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鄒守益

鎖定
鄒守益(1491~1562),字謙之,號東廓,江西安福人,明朝著名學者王守仁門人,明朝正德六年(1511)進士第三名(探花),官至南京國子祭酒
隆慶元年(1567),追贈南京禮部右侍郎,諡文莊。
全    名
鄒守益
別    名
東廓先生
謙之
東廓
諡    號
文莊
所處時代
明朝
出生地
江西安福
出生日期
1491年
逝世日期
1562年
主要成就
王守仁的門人
最高官職
南京國子祭酒

鄒守益人物生平

正德六年(1511),考中會試第一名(會元),出自王守仁門下。參加廷試,高中進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編修。一年以後,告假歸鄉。有一天,鄒守益與士人談《中庸》,嘆息説:“程朱補《大學·格致傳》,而《中庸》乃首言慎獨,不及格致,何耶?積疑莫釋。”鄒守益非常懷疑,而不能解釋。
正德十四年(1519),拜訪王守仁於虔台,反覆論辯,憣然領悟説:“道在是矣”,於是師從王守仁,講學於贛州朱宸濠叛亂,鄒守益跟隨王守仁,參贊軍事。
明世宗即位,才開始任官。鄒守益再次拜訪請教王守仁於越州。一個月後兩人分別,王守仁悵然,遠望不已。王守仁的門人問:“何念謙之之深也?”王守仁回答:“曾子所謂以能問於不能云云,若謙之良近之矣”。
嘉靖三年(1524)二月,大禮議爆發,明世宗欲去他的生父興獻王本生之稱。鄒守益上疏進諫,忤旨,被明世宗責問。一個月後,鄒守益再上疏:“陛下欲隆本生之恩,屢下羣臣會議,羣臣據禮正言,致蒙詰讓,道路相傳,有孝長子之稱。昔曾元以父寢疾,憚於易簀,蓋愛之至也。而曾子責之曰:“姑息”。魯公受天子禮樂,以祀周公,蓋尊之至也。而孔子傷之曰“周公其衰矣”。臣願陛下勿以姑息事獻帝,而使後世有其衰之嘆。且羣臣援經證古,欲陛下專意正統,此皆為陛下忠謀,乃不察而督過之,謂忤且慢。臣歷觀前史,如冷褒、段猶之徒,當時所謂忠愛,後世所斥以為邪媚也。師丹司馬光之徒,當時所謂欺慢,後世所仰以為正直也。後之視今,猶今之視古。望陛下不吝改過,察羣臣之忠愛,信而用之,復召其去國者,無使奸人動搖國是,離間宮闈。昔先帝(明武宗)南巡,羣臣交章諫阻,先帝赫然震怒,豈不謂欺慢可罪哉。陛下在藩邸聞之,必以是為盡忠於先帝。今入繼大統,獨不容羣臣盡忠於陛下乎”。
明世宗大怒,將鄒守益打入詔獄拷掠,貶官廣德州判官。鄒守益廢淫祠,建復初書院,與學者講授其間。升任南京禮部主客司郎中,州人立生祠以祭祀。鄒守益聞王守仁去世,設立牌位,為他哭喪,服心喪,每日與呂柟湛若水錢德洪王畿薛侃等人論學。考滿入京,即稱病歸鄉,與安福知縣程文德復古書院。歷任南京吏部考功司郎中,召為司經局洗馬。鄒守益以太子年幼,未能出閣,於是與霍韜上《聖功圖》,自神堯茅茨土階,至帝西苑耕稼蠶桑,共作圖十三張。明世宗以為毀謗諷刺,幾乎得罪,幸好霍韜受明世宗所知,事情得到解決。鄒守益上薛文清從祀議。次年,遷太常少卿侍讀學士,被夏言所排擠,出掌南京翰林院御史毛愷請求讓他留侍東宮,被貶官。後改任南京國子祭酒九廟受災,鄒守益陳上下交修之道,言:“殷中宗(太戊)、殷高宗(武丁),反妖為祥,亨國長久。”明世宗大怒,鄒守益罷官歸鄉。鄒守益在家鄉,每日講學,四方從遊者踵至,學者稱他東廓先生。居家二十餘年卒。
隆慶元年(1567),追贈南京禮部右侍郎,諡文莊。 [1-2] 

鄒守益親屬成員

父:鄒賢,字恢才,弘治九年(1496)進士,歷任南京大理寺評事福建按察僉事
子:鄒善
孫:鄒德泳,鄒善之侄,萬曆十四年(1586)進士,歷任御史尚寶司少卿太常寺卿 [1-2] 

鄒守益人物評價

明史》:守益天姿純粹。守仁(王守仁)嘗曰:“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謙之近之矣。”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