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鄆城縣第一初級中學

鎖定
鄆城縣第一初級中學是一所學校,成立於2009年,位於鄆城縣西門街中段,原鄆城縣實驗中學老校區。
中文名
鄆城縣第一初級中學
簡    稱
鄆城一初中/一初
創辦時間
2009年03月
校    訓
為成功人生做準備
現任校長
曹務成
所屬地區
山東-菏澤-鄆城

鄆城縣第一初級中學辦學歷史

2012年城區學校佈局調整,原鄆城鎮中學併入鄆城縣第一初級中學,形成東、西兩個校區,72個教學班,學生4500餘人。

鄆城縣第一初級中學辦學條件

鄆城縣第一初級中學辦學規模

2012年城區學校佈局調整,原鄆城鎮中學併入鄆城縣第一初級中學,形成東、西兩個校區,72個教學班,學生4500餘人。

鄆城縣第一初級中學硬件設施

學校擁有一流的教學設施,建有教學辦公樓、圖書實驗樓、過街天橋、運動場等,並按標準化裝配了物理實驗室、化學實驗室、生物實驗室、電子備課室、音樂室、美術室、多媒體教室、多功能報告廳、科普活動室、科普展室等。

鄆城縣第一初級中學辦學成果

鄆城縣第一初級中學中考佳績

2011年中考
2011年6月27日鄆城縣第一初級中學喜報:
在剛剛結束的全縣高中招生考試中,該校取得優異成績:
馬瑤同學以732分取得全縣第一名;
全縣前5名:該校有4人;全縣前10名:該校有7人;全縣前20名:該校有14人;
全縣前30名:該校有23人;全縣前50名:該校有34人;鄆城一中共錄取該校畢業生503人!
在此,鄆城縣第一初級中學全體師生員工衷心感謝各級組織的正確領導,感謝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
(注:在2014年高考中,馬瑤同學以全縣前十的成績從鄆城一中考入廈門大學金融系)
2012年中考
2012年6月27日鄆城縣第一初級中學喜報:
一年一度的中考成績揭曉,鄆城縣第一初級中學又邁新台階,再創新輝煌!
全縣前10名被該校囊括!
前30名該校佔28名!
600分以上該校有457人!
2013年中考
2013年6月27日鄆城縣第一初級中學喜報:
該校2010級學生參加了中考,該校最高分746分,再次創造了鄆城教育的奇蹟。特向全縣人民報喜:
該校全校平均分位居菏澤市第一名!
全縣前十名該校佔8名!2013年中考語文平均分全市第一!
長空萬里,龍鳳呈祥;喜鵲翩翩,四方來賀!如此輝煌驕人的成績,是縣委縣政府、縣教育局和教研室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社會各界和全縣人民大力支持的結晶,更是全校師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獻給中共十八大的厚禮。我們深信,有上級的正確領導和關懷,有社會各界的理解和支持,有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我們一定會推動鄆城教育又好又快發展,讓學生成才,讓家長放心,讓社會滿意!
2014年中考
2014年6月27日鄆城縣第一初級中學喜報:
鄆城縣第一初級中學 鄆城縣第一初級中學
在剛剛結束的全縣高中招生考試中,鄆城縣第一初級中學取得優異成績:

鄆城縣第一初級中學教師成績

學校按照《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要求,開展“講師德、比奉獻、塑形象”的系列活動,進一步樹立愛崗敬業、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教師形象,努力建設一支“學習型”和“服務型”的高素質教師隊伍。2010年以來,學校教師先後有206人次榮獲縣級表彰,76人次榮獲市級表彰,8人次榮獲省級表彰。

鄆城縣第一初級中學學校榮譽

學苑風光
學苑風光(7張)
學校自2009年建校以來,學校各項工作健康發展,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認可和高度評價。2009年、2010年,學校均被縣人事局、教育局授予“教育工作先進單位”稱號。2010年學校在全市初中教育教學評估工作中榮獲第一名並被評為2010年度全市初中教育教學先進學校。2011年2月,學校被菏澤市委評為“2010年度市級文明單位”。

鄆城縣第一初級中學文化傳統

鄆城縣第一初級中學辦學理念

以人為本 以愛為源 注重個性 和諧發展

鄆城縣第一初級中學辦學目標

市內一流 全省知名

鄆城縣第一初級中學育人目標

品德高尚 志存高遠基礎紮實 全面發展

鄆城縣第一初級中學學校精神

艱苦創業的拼搏精神 精誠合作的團隊精神
潤物無聲的奉獻精神 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

鄆城縣第一初級中學校 訓

為成功人生做準備

鄆城縣第一初級中學校 風

勤奮 嚴謹 文明和諧

鄆城縣第一初級中學教 風

博學 敬業 善教愛生

鄆城縣第一初級中學學 風

勤學 善思 自主合作

鄆城縣第一初級中學愛心基金會

導言
提起鄆城縣第一初級中學,就不得不説一説鄆城縣第一初級中學愛心基金會。2009年底,第一初級中學為培養全校學生儉省節約、低碳環保、關愛他人的意識和能力,決定成立愛心基金會 [1] 
愛心捐助
麥浪滾滾,豐收在望。5月28日下午,縣第一初級中學的6名師生代表,懷揣着全校3000多名師生賣飲料瓶和廢紙換來的2000元現金和部分生活用品,來到鄆城縣張營鎮張三村兩個腦癱兒童家中,為他們送去了沉甸甸的節日祝福。
走進這個簡陋的農家小院,學生代表李宏瑞用雙手遞給爺爺張友相2000元紅包,並用略顯稚嫩的聲音説:“爺爺奶奶辛苦了,我們第一初級中學的愛心基金會用賣礦泉水瓶和廢紙換來的2000元錢及部分生活用品捐助您們,希望能給兩個小妹妹和修威弟弟一點幫助,祝他們‘六一’兒童節快樂!”爺爺張友相激動地接過紅包,眼含熱淚説:“謝謝同學們,同學們揀個瓶子不容易,這2000元錢對俺來説非常珍重,俺全家像捧着3000顆師生的心!”
2011年5月18日,《最堅強的爺爺奶奶》一文在本報刊出後,立即在第一初級中學引起強烈反響。同學們圍着讀報欄,有的想跟家裏要錢捐助,有的打算把自己最喜歡的衣服送給兩個腦癱小妹妹,還有的想跟失去媽媽的張修威交朋友。如何捐助這個困難家庭一時成為全校師生議論的話題。
鄆城縣第一初級中學 鄆城縣第一初級中學
最後,經學校領導研究同意,還是決定啓用學校裏的愛心基金會,把愛心基金賬户上的資金全部取出來捐出。可是,愛心基金會的賬户上還不到2000元,怎麼辦?再積攢和突擊收集一星期廢品,一定要捐助他們2000元和更多一些的生活用品!倡議書發出後,全校學生立刻行動起來,初二·二班同學潘港臻從家裏蒐集了20多個飲料瓶交給班級,而初二·十八班的同學陳寧放學回家時,為揀兩個行人喝剩的礦泉水瓶,一直跟蹤了好長路才拾到,回到家午飯都涼了……
愛心基金會本着“關愛、互助”的原則成立,及時把每一份愛心送給最需要關懷的人手中,把每一分錢用在最需要資助的地方,並把“共建和諧第一初中,奉獻一片真摯愛心”作為愛心基金會的主題。愛心基金哪裏來?一是該校全體員工和學生的募捐,二是社會上熱心公益事業的人士及企事業單位的捐助,但更重要的是依靠學生的自身行動。在日常生活中,全體同學積極募集廢紙和廢塑料袋、塑料瓶等上交到愛心基金會,順手把衞生區、班內地上的廢紙團等撿起來,整理收集、統一上交、統一變賣存儲為基金。為此,學生們多了一項富有意義的課餘活動,學校也多了一間存儲室。
鄆城縣第一初級中學 鄆城縣第一初級中學
學校通過“愛心基金會”這個平台,積極把社會作為實踐的場所,多方引導同學們參與社會、瞭解社會、感受社會。2010年11月,組織學生到東城開發區、華晨蓋業、文物保護區樊林等開展為期一週的考察學習,使同學們學到了許多學校以外的知識。
2013年春季,鄆城第一初級中學愛心基金會又一次組織了特別的團日活動——到丁里長鎮敬老院看望、慰問老人。在敬老院,同學們爭相打掃衞生,熱情地與老人們交談,陪敬老院的爺爺奶奶們一起度過了一個愉快的週末。2013年4月20日8時02分,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發生特大地震,全校師生聞訊悲痛不已,紛紛為逝去的同胞默哀。4月底,愛心基金會借校春季運動會為雅安蘆山積攢基金。運動場上,愛心基金會的幹部分發這一張張白紙,白紙上的內容是這樣的——温馨提示:本次春季運動會期間所有礦泉水、廢塑料瓶變賣的資金,全部捐給四川災區。謝謝您的大力支持!!感謝您的愛心!!像這樣小小的愛心,在這裏還有很多很多……
愛心基金會雖然成立時間不長,吸收資金不多,但已像一塊巨大的磁石深深地吸引了全校師生。兩年來,已多次為病弱教職工和學生捐款資助達20000萬元。2010年4月12日,經過全校師生努力,及時為研究生白血病患者劉晶捐款11380元,共同唱響了一曲生命的讚歌。
“愛心基金會是一道‘愛’與‘被愛’間的橋樑。小小基金藴大愛,一滴水使天下的花朵有了顏色,一顆星讓地面的腳步有了方向,用愛心點燃希望,用行動播種陽光!只有我們共同架起愛的橋樑,世間才會變得更加和諧美好。
社會關懷
鄆城縣第一初級中學 鄆城縣第一初級中學
鄆城縣是全國聞名的武術之鄉,崇尚文化,重視教化,民風淳樸,雷鋒精神在這裏代代相傳,形成了豐厚的道德“富礦”。鄆城縣第一初級中學愛心基金會辦公室內,裝飲料瓶的袋子堆滿了半間屋。這又不是垃圾回收點,哪來這麼多廢品?
2月27日這天的大課間休息,輪到初二年級的郭志軒和李傲霜值班記錄每個班級送來的廢品。幾雙小手將髒兮兮的飲料瓶裝進大編織袋,堆放在辦公室的一角。
“同學們平時蒐集的塑料瓶等,按照班級上交到愛心基金會,統一整理,變賣存儲為基金。”愛心基金會的負責老師劉國棟告訴記者,他們每個月收集的廢品有上千斤。
“撿起一片碎紙,奉獻一片愛心。”2010年,學校為培養全校學生儉省節約、關愛他人的意識,成立了愛心基金會。愛心基金會把愛心送給最需要關懷的人。所用資金,就靠平時同學們收集廢品變賣得來。
鄆城縣第一初級中學 鄆城縣第一初級中學
2010年4月12日,經過全校師生努力,為研究生白血病患者劉晶捐款11380元;2012年3月5日,學生來到雙橋鎮前黃崗村,為龍鳳胎孩子送去了500元現金和生活用品。
“愛心基金會成立至今共捐助2萬多元,幫助了很多社會弱勢羣體和困難學生。”校長曹務成説,讓同學們養成隨手撿起廢品的習慣,會讓他們體會到自己奉獻愛心、幫助別人的樂趣。
3月,到雙橋鎮郭莊敬老院看望老人併到民間藝術家劉愛香慰問……
從學生抓起,從孩子開始傳遞“正能量”,在這個縣城,“推動學雷鋒常態化,打造公民思想道德建設高地”,日益成為鄆城全社會廣泛認同的價值取向。
——摘自《菏澤日報》20130305期 光耀永不磨滅的“正能量”一文【山東好人】
2013年10月菏澤市鄆城縣第一初級中學愛心基金會成功入選“山東好人 每週之星”大眾評選活動助人為樂之星,編號為21119。截止2013/12/14日,共獲網絡投票1729票,排名第十五。

鄆城縣第一初級中學學校特色

鄆城縣第一初級中學德育

校徽 校徽
學校通過各種形式的教育、實踐活動,讓學生明確目標、明辨是非、規範行為、不斷成長。每學期舉辦文明禮貌月、運動會、校園藝術節、繪畫作品展等大型活動,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通過競選產生一批優秀的團委、學生會幹部,實行學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培養了學生健全的人格。校基金會美名遠揚,助殘,扶老,愛幼,一致獲得社會各界的好評!

鄆城縣第一初級中學管理辦法

學校堅持“以人為本、以愛為源、注重個性、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形成“勤奮、嚴謹、文明、和諧”的校風,對學生嚴格管理,要求教師關愛每一位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鄆城縣第一初級中學文化建設

2011年山東省科協領導來校視察,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張防,縣委常委、縣委辦公室主任楊湧陪同檢查。
鄆城縣第一初級中學 鄆城縣第一初級中學
省科協領導實地查看了科普活動室,並興致勃勃地觀看了學生的小製作、小發明,並聽取了關於學校科普工作開展情況的彙報。科協領導對第一初中科普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第一初中雖然成立時間比較短,但從校領導班子到一線教師對科普工作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團結一致,齊心協力,為科普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第一初中成立來,學校高度重視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依託科普活動周、綜合實踐課、科普創新等載體,確保科普進課堂、進家庭、進生活;學校不斷加大對科普活動的投入,充實完善了各種硬件設施,具有功能完備的電子備課室、實驗室、閲覽室、科普活動室和展覽室,為科普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便捷的活動平台;學校還組織學生成立了各類興趣小組,定期開展科普活動,增強了學生的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能力。兩年來,有幾十位學生在市縣級的各類科普大賽中取得多種獎項,學校被授予省級“科普教育基地”榮譽稱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