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鄂東南地質大隊

鎖定
湖北省地質局第一地質大隊,是在全省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新形勢下,根據鄂編辦事改文〔2014〕65號文件精神,於2014年8月18日由原湖北省鄂東南地質大隊更名而來,屬公益二類事業單位。主要職能是保障礦產資源和保護地質環境,併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地質技術支撐。 成立於1957年,是原地質部旗下最早設立的地勘單位之一,現有職工800餘人,擁有固體礦產勘查甲級、地質實驗測試甲級、物探甲級、測繪甲級、地質災害勘查及施工甲級等資質,是一支以地質找礦為主體,以地質相關專業為配套的綜合性、技術型地勘隊伍。
中文名
鄂東南地質大隊
成立時間
1957年

鄂東南地質大隊公司簡介

湖北省地質局第一地質大隊,是在全省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新形勢下,根據鄂編辦事改文〔2014〕65號文件精神,於2014年8月18日由原湖北省鄂東南地質大隊更名而來,屬公益二類事業單位。主要職能是保障礦產資源和保護地質環境,併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地質技術支撐。
我隊成立於1957年,是原地質部旗下最早設立的地勘單位之一,現有職工800餘人,擁有固體礦產勘查甲級、地質實驗測試甲級、物探甲級、測繪甲級、地質災害勘查及施工甲級等資質,是一支以地質找礦為主體,以地質相關專業為配套的綜合性、技術型地勘隊伍。
建隊以來,主要在鄂東南地區從事地質找礦和地質科研等相關工作。57年來,儘管經歷了多次分合變遷、多次調整變革,但始終忠誠國家地質事業,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歷經風雨,飽含滄桑。幾代地質人前赴後繼,跋山涉水,先後發現各類礦牀(點)300餘處,探明和提交了銅山口銅(鉬)礦、銅綠山銅鐵礦、雞冠咀金銅礦、桃花咀銅鐵礦、華新水泥原料礦、獅子立山天青石礦等大中小型礦牀近70處,其中大型、特大型10處,潛在經濟價值近萬億元,提交的銅、金、鍶礦儲量位居湖北省榜首,鐵為第二。同時,依託技術、人才、裝備等優勢,積極主動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同時,先後有1名中科院院士、2名省部級領導曾在我隊重要管理或技術崗位上工作過,湧現出一批全省地質科學技術和管理人才,素有“出成果、出經驗、出人才”的美譽,是全省野外地質工作的主力軍。
資源勘查再譜新篇。“十一五”以來,先後承擔國家和省級各類地質找礦與科研項目多項,均取得重要進展。其中,承擔的銅綠山銅鐵礦國家危機礦山深部找礦取得重大突破,被授予2008年度“全國十大地質找礦成果”。近幾年來,我隊為國家提交銅金屬資源量52萬噸,金金屬資源量超過50噸,鐵礦石量2000餘萬噸,相當於分別提交了一處大型銅礦、一處大型金礦等資源儲量,為緩解地方礦產資源瓶頸和延長危機礦山服務年限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積極響應國家“走出去”發展戰略,已先後在烏干達、津巴布韋等非洲國家設立公司開展地質勘查及相關業務。
配套服務卓有成效。在秉承傳統、踐行使命的同時,我隊地質配套服務不斷壯大,地質技術支撐能力和作用進一步顯現。地質測繪、地質實驗、工程地質(含基礎施工)、水文地質、鑽探施工(含打井找水)等技術服務已得到相關政府部門和企業的廣泛認可。測繪業務實現了工程測量、地形(籍)測繪、礦山測量、變形觀測、地理信息、航測遙感等內外業的全方位發展,擁有衞星連續運行參考站、航測無人機、數字攝影測量工作站等各類測繪、遙感等軟硬件設施,資質、裝備等服務能力處於湖北省領先地位,先後完成了國家及地方礦業權實地核查、城市數字規劃、農村土地確權等重點測繪項目,在服務地政、礦政管理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地質實驗通過了國家實驗認可(CNAS),具備國家甲級地質實驗測試資質,擁有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ICP-MS)等各類先進測試儀器設備,開展地質樣品加工、化學分析、光譜分析、貴金屬分析、水質分析、巖礦鑑定、土工試驗等各類測試技術服務。工程勘察業務參與了漢宜、哈大、丹大等近20餘條鐵路勘察任務,提交了大廣南高速、上海綠洲湖畔商務港等數百項公路、橋樑、房屋基礎勘察報告,完成岩土鑽探超過百萬延米,為國家及地方基礎設施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民生地質積極作為。為充分發揮職能作用,主動服務政府、服務民生,我隊充分發揮技術、人才、資質、設備等優勢,着眼於政府關注、民生所需、行業所為的領域和業務,重點圍繞水文地質調查與飲水安全保障、地質環境保護與公共安全保障、生態文明建設與地質旅遊開發、農業地質調查與城鎮地質安全保障等四個方面開展工作,實現地質工作轉型發展。“十一五”以來,先後完成礦山水文地質調查、地下水資源勘查與水害防治、地質環境評估以及礦山環境恢復治理設計、施工、監理等項目百餘項;承擔三峽庫區以及鄂東南地區較有影響的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查、設計、施工項目30餘項;完成企業、鄉鎮等工農業生產、生活抗旱找水和飲水水井百餘口。面對日益趨緊的資源環境約束,地質工作將在環境保護、生態建設等工作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隊將深入落實黨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態文明”、“美麗中國”等要求,進一步提升傳統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業務技術水平,重點拓展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礦泉水資源調查與評價、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程地震安全性評價、地熱資源調查與開發、地質災害勘查與治理、重要建築物安全穩定性監測、打井找水等民生地質工作,為保障地質安全、服務民生健康、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生活富裕提供專業的地質技術支撐。
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我隊將緊緊圍繞省地質局“一體兩翼”發展戰略和“三項重點工作”部署,立足區位,以為立位,進一步發揮職能作用,推進全隊地質事業轉型發展,為實現找礦突破、保護地質環境和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再作新貢獻。
[1] 

鄂東南地質大隊獲得榮譽

“十一五”以來,我隊在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精神鼓舞下,以“三光榮”精神為信念支持,忠誠找礦,以為立位,認真履行事業職能,不斷推進企業管理,連年上交税收近千萬元。先後榮獲“全國地質勘查行業先進集體”、“全國模範地勘單位”等殊榮。
先後榮獲國家、省、部級找礦成果和科技進步獎近40項,其中全國科學大會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榮獲“全國地質勘查功勳單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狀”、湖北省“文明單位”等國家、省、部級榮譽50餘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