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鄂北調水工程

鎖定
鄂北調水工程是從根本上解決鄂北地區乾旱缺水問題的重大戰略民生工程,從2012年項目提出構想到可研報告批覆,僅用了三年時間,創造了國內重大水利建設項目審批新速度。
中文名
鄂北調水工程

目錄

鄂北調水工程介紹

工程以丹江口水庫為水源,自丹江口水庫清泉溝取水,自西北向東南橫穿鄂北崗地,沿途經過襄陽市老河口市襄州區棗陽市隨州市隨縣曾都區廣水市,止於孝感市大悟縣王家沖水庫。
工程全線自流引水,利用受水區36座水庫進行聯合調度,設24處分水口。輸水線路總長269.34公里,設計供水人口482萬人,灌溉面積363.5萬畝。工程總投資179.5億元,總工期45個月。 [1] 
鄂北引水工程全長270公里,其中引水隧洞119公里,總投資約180億元,是2015年我國開工建設的27項重大水利工程中投資規模最大的項目。項目以丹江口水庫為水源,採用自流引水方式,是目前湖北省主導建設的投資規模最大、覆蓋面積最廣、受益人口最多的水利工程項目。 [2] 

鄂北調水工程背景

提出構想到可研報告批覆,僅用了三年時間,創造了國內重大水利建設項目審批新速度。
鄂北崗地是湖北有名的“旱包子”,據水利和氣象部門統計,鄂北地區從1949年到1989年的41年間,平均每4年發生1次嚴重乾旱或者特大幹旱;1990年到2009年的20年間,平均每2年發生一次。當地老人回憶,鄂北的乾旱由來已久,至少有上百年曆史。
2010年到2014年鄂北地區遭遇連續5年大旱,千條河流斷流,千座水庫低於死水位,九成塘堰乾涸,城鄉生活用水困難,農業生產無水可灌,眾多企業因缺水限產或停產。
民生的事就是天大的事。鄂北人民羣眾乾旱缺水的問題牽動着省委、省政府領導的心。
2012年7月29日,鄂北地區的隨州、廣水一帶卻連續5年乾旱。省委主要領導在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全體成員會議上首次提出鄂北地區水資源配置工程的構想,要求省水利廳從戰略高度研究鄂北地區長期缺水問題。 [1] 

鄂北調水工程規劃

當年8月7日,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在襄陽部署颱風“蘇拉”抗災救災工作時,再次指示省水利廳要抓緊研究解決鄂北地區長期乾旱問題,儘快拿出從根本上解決鄂北乾旱問題的措施,並把該工程列為省委、省政府的“一號工程”。
省水利廳規劃設計人員只爭朝夕,只用9個月就完成了《湖北省鄂北地區水資源配置工程規劃》編制工作,2013年8月列入國務院審議通過的《全國抗旱規劃實施方案》,並獲得了水利部和省政府的聯合批覆。去年11月,項目建議書獲國家發改委批覆。2014年5月,鄂北地區水資源配置工程被列入國家重點推進、優先實施的172項全局性、戰略性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 [1] 

鄂北調水工程進展

隨着長達16.6公里的全線頭號控制性工程——唐縣鎮至尚市引水隧洞2017年11月23日安全貫通,我國“十三五”期間的重點建設項目鄂北引水工程取得突破性進展。
作為全線頭號控制性工程,湖北唐縣鎮至尚市隧道下穿厚度達8米的古河牀砂層,以及3個鄉鎮的600多户民房,隧道內特殊不良地質的比例超過了85%,地質複雜程度和施工技術難度為國內引水隧洞建設所罕見。
為保證安全施工,華東勘測設計院與中鐵十八局集團聯合體充分發揮設計施工優勢,因地制宜優化技術方案,分別採用“微差控制爆破”“超前地表灌漿加固”等新技術新工藝,按期安全優質的打通了隧洞,為我國同類隧洞建設的科研與施工積累了成功經驗。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