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都城隍廟廟會

鎖定
都城隍廟廟會是一種中華民俗活動,屬於北京市最早的,也是最熱鬧的廟會之一。 城隍神是由《禮記》天子八蜡中的水庸神演變而來的。水庸神是管溝渠的,凡城都有護城河,水庸神也就成了城市保護神了。
中文名
都城隍廟廟會
類    型
廟會
記    載
《禮記》
所在地
北京

都城隍廟廟會廟會由來

城隍神之名,最初見於《北齊書》。南北朝時期城隍廟尚侷限於南方的一些地區;唐代中期以後,逐漸普遍;進入宋代,全國府、州、縣城皆建有城隍廟,並列入祀典。
城隍神最烜赫的時期是明代。朱元璋建國後,想利用羣眾迷信心理,鼓吹城隍神能鑑察民之善惡,行善者得福,作惡者受懲罰,用以震懾臣民,鞏固統治。他於洪武二年(1369年)正月大封京城和天下城隍。城隍即所謂鎮守。各府有都城隍廟一座,其屬下各縣有城隍廟一座。北京城內有二縣,各有城隍廟。明馮應京《月令廣義》説北京的城隍先是文天祥,後為楊椒山。他們是正義的化身。楊椒山即楊繼盛,是明代的一位正直大臣,因彈劾權奸嚴嵩十大罪狀,被逮入獄,受盡酷刑後被害死,終年40歲。明清兩代北京有城隍廟四座:都城隍廟、宛平城隍廟、大興城隍廟、江南城隍廟。都城隍廟廟會歷史最悠久。
都城隍廟位於復興門內的成方街(舊稱城隍廟街)路北。始建於元至元四年(1267年),名佐聖靈應廟。明永樂年間重修,改名大威靈祠。正統十二年(1447年)重建,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毀於火又重建,萬曆三年(1575年)重修。清雍正四年(1726年)和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重修。同治十年(1871年)毀於火又重建。坐北朝面,中軸線上依次有門三重(廟門、順德門、闡威門)、鐘鼓樓、大威靈祠和寢祠,以及治牲所、井亭、燎爐、碑亭等。廟內有順治十五年(1658年)立石的《西棚老會碑記》,康熙十二年(1673年)立石的《東棚二聖會碑記》和雍正十二年(1734年)立石的《重修京都城隍廟街掛燈會碑記》;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立石的《重修都城隍廟碑記》以及《中棚聖會碑記》。
都城隍廟會在明代是最大的廟會。明劉侗著《帝京景物略》:“城隍廟市,月朔、望,廿五日,東弼教坊,西逮廟墀廡,列肆三里。圖籍令日古今,彝鼎之曰商周,氍鏡之曰秦漢,書畫之曰唐宋,珠寶象玉珍錯綾緞之曰滇粵閩楚吳越者,集市族族,行而觀者雲,貿遷者三,渴乎廟者一。“詳盡地記載了廟會出售鐘鼎、書畫、玉器、文玩的興旺景象。明人筆記《談經》還説到外國客商逛都城隍廟廟會:“碧眼胡商,飄洋番客,腰纏百萬,列肆高談”的情景,《談經》中還説:“廟市則起自刑部街之東弼教坊下,繞北,延至都城隍廟,綿亙十里。”從“列肆三里”和“綿亙十里”,足以説明廟會規模之大。
都城隍廟廟會舊曆每月初一、十五、二十五開市。開市之日商販雲集,不僅人們日常所用之物無所不有,還彙集了全國各地的名特產品,如蘇繡、蜀錦、綾羅綢緞、筆墨宣紙等以及國內外奇珍異寶,如商周之彝鼎、奏漢之匜鏡、唐宋之書畫、名窯瓷器、珠寶、象牙、玉器、珊瑚樹等等,盈架懸陳,琳琅滿目。客商不僅來自國內四面八方,還有國外的。
清代每年舊曆五月初一至初十,開廟十天。初一日,宛平縣的城隍出巡,至都城隍廟相會見。城隍出巡,氣勢很大,儀仗威嚴,銅鑼開道,肅靜迴避牌,旌旗傘扇,全份執事。以八人肩輿抬着城隍爺,轎前後有捨身還願者,扮成判官、鬼卒,或披枷戴鎖,扮作罪犯,慢慢跟行。還有各種香會相隨,如秧歌、高蹺、五虎棍之類,邊走邊表演,鑼鼓喧天,謂之獻神。沿途觀者如潮。宛平縣城隍駕到時,都城隍廟亦以旌旗執事,香會文場相迎。屆時幾檔子甚至數十檔子香會相聚一起,各自表演拿手絕技,把走會活動推向了高峯。進廟會後,舉行隆重的儀式,上香焚表,祈禱城隍爺保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善男信女進香者,不計其數。

都城隍廟廟會廟會的發展

該廟山門以內為順德門,內有鍾、鼓樓各一座。依次為闡威門,院內兩廡為十八司,正中為大威靈祠供奉城隍塑像,後為寢祠。都城隍廟是明代北京最大的廟會。是由每年舊曆五月十一日祭祀城隍而形成的廟會,後來發展為每月初一、十五、二十五日開市。當時,從城隍廟向東,列肆三里。最盛時,綿亙十里。廟會上的貨物“人生日用所需,粗精皆備”特別是來自全國各地,甚至是國外的有名特產和奇珍異寶,也相當豐富。如珊瑚樹、走盤珠、犀角、象牙、綾羅綢緞、扇墨古玩、商周彝鼎、秦漢□鏡、唐宋書畫等等。盈架懸陳,盈箱疊貯。客商不僅來自國內四面八方,還有來自國外的洋商。 清代每年舊曆五月初一至初十日,開廟十天。初一日,宛平縣城隍出巡,至都城隍廟相會見。儀仗威嚴,銅鑼開道,迴避肅靜牌,旌旗傘扇,全份執事。以八人肩輿抬着城隍爺,有捨身還願者,或扮做馬僮,或扮成判官鬼卒,或披枷戴鎖,扮作罪犯,彳亍而行。還有各種香會相隨,如秧歌、高蹺、五虎棍之類,鼓鑔喧天,邊走邊練,謂之獻神。所經街市,觀者如潮。宛平縣城隍駕到時,都城隍廟亦以旌旗執事,香會文場相迎。屆時幾檔子甚至數十檔子香會相聚一起,各自表演拿手絕技,把走會活動推向了高峯。及至接進廟後,地方往祭官員人等,馬上上香焚表,祈禱城隍爺保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善男信女進香者,無計其數。廟期,百戲雜陳,攤棚林立。尤以賣估衣者為多。據清人德碩亭《草珠一串》載,“濫濺紗羅滿地堆,鄉里婆娘多中暑,為穿新買估衣回。”

都城隍廟廟會廟會的衰落

光緒初年,都城隍廟毀於大火。殿堂皆成廢墟,所謂各直省城隍像殘毀無餘,甚至石碑亦皆煅裂。光緒末,僅修復三間正殿,以便春秋祭享。 民國初年時,該廟香火還很盛,而且有為各種原因而許願、還願的。有的人把兩支胳膊肘下邊扎穿,拴上提爐來朝拜;有的男孩則把自己身價“降低一等”,穿上紅衣紅褲,濃施粉黛,梳上兩個小抓髻,扮成女孩,一步一拜或三步一拜的來還願進香。儘管有信眾,有香火,但廟會已廢不復舉了。在今成方街一帶。清末一場大火,將廟和附屬建築都燒得蕩然無存了。然而這座古廟與老北京的經濟發展有着密切的關係,是北京廟會的誕生地。明代都城隍廟的廟會規模相當可觀。明代的《燕都遊覽志》説:“廟市者,以市於城西之都城隍廟而名也,西至廟,東至刑部街,至三里許,大略與燈市同。每月以初一、十五、二十五開市,較多燈市一日耳。”明代一年一度的燈市,可轟動九城,能與燈市相比的都城隍廟廟會,其盛況可想而知了。
清代除了每月三天的廟會外,每年農曆五月十一日還由太常寺官員在此舉行祭祀城隍的盛大活動。屆時,香客遊人絡繹不絕,小商販雲集此地,高聲叫賣,熱鬧非凡。至今仍留下“鬧市口”這一記載當時廟會盛況的地名。舊有“鬧市口常鬧事”,“太平湖不太平”的諺語。 廟會上不僅吃穿用的商品無所不有,而且還有珍奇異寶,連一些外國客商也趕廟會,做生意。明代有這樣的記載:“碧眼胡商,飄洋香客,腰纏百萬,列肆高談。”
隨着社會的發達,都城隍廟的廟會逐漸衰落,被廣安門裏的報國寺廟會取代。不久琉璃廠市場又取代了報國寺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