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都下送辛大之鄂

鎖定
《都下送辛大之鄂》——為孟浩然在長安送辛大回鄂州時做的詩,在表達辛大空有“濟川”之心,而沒有發揮“調鼎”之用的同時也表達了自己是忘卻了一切求名求利、勾心鬥角的機心的人。
作品名稱
都下送辛大之鄂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出處
《孟浩然集》
文學體裁
五律
作    者
孟浩然

都下送辛大之鄂作品原文

南國辛居士,言歸舊竹林。
未逢調鼎用,徒有濟川心
餘亦忘機者,田園在漢陰
因君故鄉去,遙寄式微吟。

都下送辛大之鄂作品鑑賞

前四句敍述辛大,後四句敍述自己。南方的辛居士,要回家鄉去了。他空有“濟川”之心,而沒有發揮“調鼎”之用。信佛教而不出家的稱為居士。“濟川”,在這裏也是求官的比喻。“調鼎”本來是宰相的職責,這裏用來比喻做官。這兩句詩,寫得很堂皇,説穿了,只是説;他想求個一官半職,可是竟沒有到手。有人把“濟川心”講做“救世濟民的心”,未免抬得太高了。
後半首説自己也是一個“忘機者”,家園也在漢水邊上,因為聽説你要回家去,所以從遠地寄這首詩給你,以表慰問之情。“忘機者”是忘卻了一切求名求利、勾心鬥角的機心的人。這是高尚的比喻,事實上是指那些在功名道路上的失敗者。《詩經·邶風》有一首詩,題名《式微》。有一個黎國的諸侯,失去了政權,寄居在衞國。他的臣子做了這首詩,勸他回去。“式微”的意義是很微賤。亡國之君,流落在外,是微賤之至的人。孟浩然説這首詩是“式微吟”,是鼓勵辛大回家鄉的意思。這個辛大,想必也是一位落第進士,和孟浩然一樣的失意人物。所以這首送別詩,沒有惜別之意,而表達了自己的式微之感,從而抒寫了自己的鄉愁。古典文學中用“式微”一詞,相當於現在的“沒落”。“式饊吟”就是“沒落之歌”。

都下送辛大之鄂作者簡介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唐代詩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稱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後,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隱士終身。曾隱居鹿門山。年四十,遊長安,應進士不第。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為之擱筆。後為荊州從事,患疽卒。曾遊歷東南各地。詩與王維並稱“王孟”。其詩清淡,長於寫景,多反映山水田園和隱逸、行旅等內容,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編詩二卷。 [1] 

都下送辛大之鄂相關詩詞

高似孫:《都下》 王阮:《都下病起呈王樞密一首項安世:《都下呈叔表兄陳造:《都下春日》
方惟深:《都下寄友人葉褧之項安世:《都下次韻謝松陽沈術人二首》 戴復古:《都下書懷》
李中:《都下再會友人》  方文:《都下竹枝詞》 晁衝之:《都下追感往昔因成二首
鄭起:《送友人之鄂》
參考資料
  • 1.    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