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邮轮”在我国近代并未被广泛使用, [13]2024年12月1日起执行的《船舶登记种类与船舶检验类型对照表》(由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印发)未将“邮轮”列入“客船”的登记种类中,属于非规范的客船分类名词。 [3]上世纪七十年代至本世纪初期中国大陆出版的船舶工程类辞典内也不存在“邮轮”这个名词,直到2010年前后被各类主流媒体广泛使用。 [1]
通常所说的邮轮,实际上是指在海洋中航行的旅游客船。 [4]国产大邮轮爱达·魔都号英文被称为"Cruise ship" [5]而在英语中泰坦尼克号则被归纳为"Ocean liner"中文:远洋班轮。 [6-7]
- 中文名
- 邮轮
- 外文名
- yóu lún
- 类 型
- 非规范船舶分类术语 [3]
- 泛用时间
- 2010年前后 [1]
- 常用领域
- 邮轮产业、邮轮经济、国产邮轮 [18] [20]
命名争议
播报编辑
近代使用
“邮轮”在近代未被大规模使用;在“大成故纸堆”这一收录了热巩劝从清末至1949年间出版的7000多种报刊,涵盖了13万多期,总计180万篇文章的老旧期刊数据库,通过使用“邮轮”、“客轮”、“游船”等关键词在该数据库中进行检索,结果如下表所示。 [13]
主题词 | 出现的篇次 | 出版时间 |
邮轮 [13] | 2 | “四海”杂志( 1932) 、华商报( 1941) |
客轮 | 9 | 1873—1948 年 |
班轮 | 13 | 1931—1952 年 |
客船 | 24 | 1878—1933 年 |
游船 | 34 | 1873—1948 年( 含公园游船和大型海上环球游船) |
轮船 [13] | 21300 | 清末至 1949 年以前( 含各类大小船舶) |
游轮 | 0 |
客船分类
“邮轮”未被纳入船舶登记种类中,2024年11月5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关于印发的《船舶登记种类与船舶检验类型对照表》中将“客船”划分为“普通客船”婆欢、“祝战交通船”、“旅游客船”、“高速客船”、“高速客滚船”、“滚装客船”、“火车渡船”、“客渡船”、“车客渡船”、“地效翼客船”,未出现“邮轮”这一名词。 [3]
名词手册
1979年至2003年出版的船舶名词手册中未出现“邮轮”;国防出版社出版的《船舶名词术语》(1979)《船舶工程名词 : 1998》,《海峡两岸船舶工程名词》(2003),这些船舶名词手册中并没有收录“邮轮”一词。
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和上海交通大学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船舶工程辞典》(1998)中,虽有词例“邮船( mail ship)”,但在介绍中也指出,“20 世纪 60 年代后随着航空事业的发展它渐趋衰落,现多数已改为不定期的长途旅游船”。 [1]
专业目录
中英对照
播报编辑
例句列举
游轮是一种客船,通常从一个港口出发,随机访问几个港口,最终到达出发的港口。 [7]
远洋班轮是一种从a地到B地的客船,它主要用于运输,主要穿越大洋。 [7]
词根释义
均无法从字面直接翻译出邮政:"mail""postal service""dawk" [12]
其他名词
现代使用
播报编辑
邮轮产业
我国正从旅游大国迈向旅游强国,邮轮旅游业快速发展。2016年,我国邮轮游客达228万人次,位居全球第二,上海成为亚太第一大邮轮母港。当前,我国邮轮产业正经历三大转变:从高速增长转向稳健发展,从数量扩张转向结构升级,从供给驱动转向需求引导。产业对市场规律和产品品质的重视不断提升,游客体验持续改善。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中国邮轮产业进入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 [18]
邮轮经济
邮轮经济指的是以大型豪华邮轮为载体,通过跨国航行活动形成的综合性服务产业经济。这种"邮轮"以载客为主,排水量通常在几万吨至数十万吨级,舱内配备客舱、餐厅、电影院、酒吧、舞厅等生活娱乐设施,兼具运输与度假功能。邮轮经济依托现代邮轮产业,涵盖旅游、酒店、餐饮、零售等多个领域,形成高附加值的产业链。与传统旅游经济相比,邮轮经济具有外向度高、产业联动性强、服务层级高端、外币流通快、行业利润丰厚等特点,被誉为"漂浮的黄金产业"。邮轮经济的繁荣程度往往被视为现代都市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其发展能显著带动港口城市就业、消费及基础设施升级,因此有"邮轮到来即财富到来"之说。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