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郭蘭英

(耿家大隊黨支部書記)

鎖定
郭蘭英 女,漢族,1936年11月23日出生。全家僅有半畝耕地,主要靠製鞋謀生,蘆溝橋事變後,全家逃離家鄉,流落到山東蒲台縣北鎮,在和平閻店街定居,仍以製鞋為業。
中文名
郭蘭英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地
河北省滄州市小南門
出生日期
1936年11月23日

郭蘭英人物簡介

郭蘭英 女,漢族,1936年11月23日出生於河北省滄州市小南門一個小手工業家庭。全家僅有半畝耕地,主要靠製鞋謀生,蘆溝橋事變後,全家逃離家鄉,流落到山東蒲台縣北鎮,在和平閻店街定居,仍以製鞋為業。

郭蘭英人物履歷

1949年遷居於西魏家村。 1952年小學畢業後,任村團支部書記,1953年與耿家村董文華結婚。是年八月,任耿家村婦女主任,動員全家帶頭加入了本村第一個互助組,併兼任記工員。1954年下半年,村裏成立了第一個由20户貧困户組成的初級農業合作社,當選為副社長。入社過程中説服全家帶頭將全部農具入社,為羣眾樹了榜樣。當年,初級社獲得大豐收,極大地吸引了單幹農民,推動了農業合作化運動的發展。同年11月,郭蘭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55年底,村裏成立了紅光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任副社長,分管生產和婦女工作。帶領婦女拾糞積肥,不計報酬。為抗旱興修水利,衝破“婦女不能打井”的封建世俗,帶領婦女們為耿家村打出了第一眼水井,命名為“婦女井”。 1958年人民公社化後, 任紅光管區黨總支書記,1960年5月撤銷大公社,建北鎮小公社,任公社黨委副書記。1961年10月,上級抽調部分農村幹部到信用社工作,她擔任了北鎮信用社主任。1965年12月,服從組織決定回到耿家大隊擔任黨支部書記。 [1] 
郭蘭英思想解放,團結班子齊心帶領羣眾前進。1983年-1984年10月投資100萬元建了4000平方米的大樓,對外開放招商納客,促發展。同時投資34.8萬元建了小化工廠, 年產固體鹼400噸,並由單一的產品增加到16種化工產品,到了1988年年產值毛利32萬元。1987年投資60萬元新建蓖麻籽油廠,產品打入了國際市場,出口新加坡, 年產值150萬元,毛利20萬元。她在抓經濟發展的同時不忘羣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投資15萬元新建文化大院,內有二層小樓(面積610平方米) 一幢。到1988年企業發展到17處, 固定資產700萬元,流動資金278萬元,年產值650萬元,在此基礎上經市批准1989年3月組建了“魯濱實業總公司” 。是年下半年同市交通部門聯建了個體汽車站, 佔地12畝。1991年投資120萬元,在渤海三路東側建綜合大樓面積2200平方米;同年投資20萬元建渤海三路沿街門市部40間。投資28萬元對東方賓館的設施進行改建, 投資40萬元對彈簧廠、化工廠添置設備增加新產品。1995年至1996年投資2300萬元, 新建居民宿舍樓七棟206套。新興商業市場1處,其中有大棚商場,沿街二層營業樓房118套。 面積達1萬平方米,起用後年創利可達300萬元。由於郭蘭英積極工作奮發圖強使得本單位的經濟建設大發展,居民生活大大提高。1996年,集體、個體總收入達1億元。 1976年家家通了電,1983年户户用上了自來水,1987年家家户户用上了液化氣燒水做飯。 這幾年户户添置了彩色電視機、冰箱冰櫃、洗衣機;194户住有新樓房。 居民有電話127部,大哥大22部,空調13部,收錄機90部,居民有小汽車、 奧迪、桑塔納21部,汽車、客棚車13部,有摩托車的102户,使得户户有存款家家有積累。為讓幹部羣眾在物質生活上無後顧之憂,生活有保障,1989年對全村幹羣實行生活補助制度。對一般幹部男60歲,女55歲每月發給生活補助費80元,羣眾60元。1997年享受到此種待遇的有240人, 對病殘及鰥、寡、孤、獨人員全由集體供養,對集體有過貢獻的老人按月發給100元的補助(1997年有10人享受到此待遇) 。幹羣疾病在本居委會治療的施行公費醫療。 [1] 
參考資料
  • 1.    人物  .山東省情網[引用日期2012-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