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郭葆昌

鎖定
郭葆昌(1867~1942),字世五,號觶齋,河北定興縣城內三街人,著名古瓷學家。 [1] 
中文名
郭葆昌
別    名
字世五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867年
逝世日期
1942年
職    業
古瓷學家
主要成就
從民間購 中秋帖和伯遠帖,仿燒康雍乾三朝官窯及洪憲瓷和觶齋瓷
出生地
河北定興縣
信    仰
儒教 佛教

目錄

郭葆昌簡介

郭葆昌(1867~1942),字世五,號觶齋,河北定興縣城內三街人,著名古瓷學家。

郭葆昌個人經歷

早年曾在北京西華門德聚成古玩店學徒,後開始獨當一面,尤精於鑑定清官窯瓷器。自己也欣賞並收藏了一批宋元以來的官窯名瓷和其它文物,在京師古玩圈子裏頗有名氣,並因此結識了許多收藏家和巨卿顯貴。曾任袁世凱的“陶務總監督”,於瓷器之道尤為擅長。特別是在1915年至1916年間,他為袁世凱“登基”燒製了4萬餘件“洪憲御瓷”,以備袁世凱登基之用,並作為饋贈參加大典的各國公使的禮品。這些御瓷極為精美,並不亞於歷代皇家“官窯”。郭葆昌為了燒製“洪憲御瓷”,僅燒製費就用去了140萬大洋。但可惜隨着袁世凱的“駕崩”,“御瓷”也風雲流散,終成稀世珍寶,成為瓷器收藏家們追逐的寶物。
郭葆昌不僅是燒製瓷器的名家,也是鑑賞家和收藏家。他的齋名之所以號“觶齋”,是因其收藏了一件價值巨昂的青銅(古時酒器)。郭葆昌在燒製“洪憲御瓷”時,也連帶燒製了一批自用瓷器,署“觶齋”款,另仿製了一批康、雍、乾三朝“官窯”,均為難得精品,今天亦是鳳毛麟角。他出過《觶齋瓷器圖譜》,收有畢生珍藏名貴瓷器三百餘件。他不僅收藏、製作瓷器,也收藏字畫碑帖。當年故宮大內的“三希貼”中王獻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遠帖》,竟歸郭葆昌所收。年事已高的郭葆昌曾多次與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古物館館長徐森玉等人交涉,希望三希帖能重聚一堂,終因國難當頭,財力不濟未能實現。郭先生去世後,其子將二帖攜至香港待價而沽。1950年底,周恩來總理得知此訊後,親自給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副主任馬敍倫等人寫信,以重金購回,兩件曠世罕有的珍品歷盡坎坷最終得以重回故宮博物院。
郭保昌曾任故博瓷器鑑定委員,中外賓客請其額定、購買古玩者車水馬龍於其寓所之前。世人多以其為袁氏寵臣,殊不知此人頗有愛國之心,從不將真品賣與外國人。1946年郭氏後人遵從遺願,將瓷器全部捐給故宮博物院。當時“郭瓷”與“楊銅”(天津楊寧史所藏的青銅器)為故宮所購重要文物。“郭瓷”中不僅有罕見的宋瓷,也有連故宮都沒有的清官窯“移棲耳尊”,後均運抵台灣。
郭葆昌逝於1942年,著述甚多,應是中國瓷器史上的殿軍人物。尤以“洪憲”、“觶齋”瓷,於今更為舉世珍品。據郭氏外孫馬常先生見告,國內真正的“洪憲”、“觶齋”瓷極為罕見。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