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郭華

(山西樓東俊安煤氣化有限公司董事長)

鎖定
郭華,山西孝義人,1948年5月11日出生於山西,山西樓東俊安煤氣化有限公司董事長。
中文名
郭華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48年5月11日
出生地
山西孝義樓東村
職    務
山西樓東俊安煤氣化有限公司董事長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郭華人物經歷

激烈的戰鬥和即將到來的解放曙光,彷彿喻示着郭華與生俱來的兩種性格,那就是如鋼的堅強和對共和國、對家鄉的無限忠誠。
在上個世紀70年代的時候,孝義樓東村是有名的窮村。人無糧,馬無草,買毛主席語錄本還要貸款。當然這在那個年代也屬正常,可23歲入黨的郭華卻有種強烈的革新意識,他堅定地認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生產力低下,大家餓肚子,路線再正確也是不正確。 1976年,28歲的郭華被推選為樓東村書記。當時正是“文革”後期,仍屬於極左時期,郭華頂着壓力,冒險組建了木工組、建築隊和運輸隊,還開了一個磚廠,可以説是領全國風氣之先,搞起了多種經營。
結果多種經營的路子沒走多久,郭華就在76、77年割資本主義尾巴的風潮中受到了批判,説他是“走資本主義道路”,給他戴上了“不務正業,破壞以糧為綱”、“唯生產力論”的帽子,成天被批鬥、寫檢查。
被關了禁閉之後,風華正茂的郭華自覺問心無愧,覺得不管紅衞兵強加給自己多麼嚴重的罪名,可肚子都吃不飽,算什麼社會主義;作為一個山區的農村幹部,自己什麼都不怕,也沒什麼可失去的,如果還有從頭再來的機會,自己還是要帶領大家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正是抱着這樣的信念,在一份檢查中,郭華寫下了這樣的題目:《幹資本主義我膽大,幹社會主義我更膽大》。
在郭華處於人生的低谷時,“窮怕了”的村民還是給了郭華堅定的支持,郭華還能清晰地記得當時的批鬥會上,他的一句話“社會主義就是帶領村民共同富裕”得到大多數村民的掌聲。
鄉親的支持,讓郭華堅定了把樓東鄉鎮企業發展下去的決心。在1975-1977年,樓東村的鄉鎮企業也是辦辦停停,停停辦辦,雖一直沒有大的起色,但是也為樓東後來的工業基礎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真正開始走上坦途是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郭華開始大刀闊斧地做事,樓東村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文革”終於過去了,到了20世紀八十年代初,中國農村實施了由“集體公社” 到“分田到户”的重大改革,“包產到户的承包責任制”迅速在全國各地推廣。而對於集體經濟已經有一定規模的樓東村,如何應對這場聲勢浩大的改革呢?此時的郭華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方案:那就是不在樓東推行包產到户。
這個方案讓很多人大為驚訝,覺得郭華是怎麼了,是不是被整怕了,怎麼全國都在搞包產到户,你反倒不敢搞了。
郭華其實是有自己獨到的思考,他覺得樓東人多地少,一直就是集體農場,如果包產到户了,每家各顧各的二畝地,怎麼實現機械化、水利化,包產到户雖然好,但不代表在全國所有的地方都能解放生產力啊。如果把樓東全村的耕地由少數種田能手集體承包,從事現代機械化農業,絕大多數勞動力轉移到工業上去,很可能樓東會發展得更快。
郭華這麼做在當時承擔着巨大的壓力,因為當時考核農村基層幹部的指標就是是否執行好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時間最終證明了郭華的判斷,十年後,當全國各地推廣土地規模經營、強調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時,樓東村早已先人一步,使得自己的生產力得到迅速發展,時至今日樓東依然堅持大公社集體農場的模式。
郭華始終執著地堅持一個信念:“富裕樓東,幸福百姓”。“文革”中,他冒險在樓東村建設“資本主義”的小工廠;全國推行“包產到户”的時候,他堅持搞集體承包制這些都為樓東後來的發展打下了基礎。當我們今天再看中國突出的三農問題,不能不感嘆郭華在三十年前的遠見卓識。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樓東村都是山西經濟中別具特色的一面旗幟。
如今的山西樓東俊安煤氣化有限公司之股東孝義樓東工貿企業集團公司,在郭華的牽頭下,始建於1986年,是一家以煤焦為龍頭,包括工農商業、房地產、服務、娛樂等27個大小企業的集體聯合企業,其擁有固定資產3.1 億元人民幣,年經營收入超過2億元,為當地税收、財政收入,乃至繁榮穩定都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可以説改革開放30年來,樓東村始終是公認的先進集體,三大產業的幾十個企業齊頭並進,年創利税兩個多億,資源並無突出優勢的樓東村能取得如此突出的經濟成就,不能不讓人們感到震驚。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背景之下,樓東村是一個參與平等市場競爭的經濟實體,但能不斷提升市場競爭能力,不斷做強做大,很值得研究。

郭華主要貢獻

郭華在帶領全村發展工業的同時也不忘農業,畢竟土地是農民的根本。20 世紀90年代,樓東村將全部土地在村民自願的原則下,由集體統一耕種管理,建起孝義市首家農場。依靠科技,大膽創新,走了區域化種植、農場化生產、社會化服務、企業化管理的現代農業新路子。並與中科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山西農業大學、省農科院等科研單位建起了長期協作關係。發展優質小麥種籽基地600餘畝,開發復墾廢棄地120畝,新建了農業科技示範園。示範園區內渠、林、路、水、電全部配套,現已具規模。並且園區種、養、加的鏈條發展已具備一定的基礎,為樓東農畜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給孝義市農業調節帶了好頭,起到輻射作用。
不僅如此,樓東實際上就是一個小社會,樓東的體制、機制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實現了經濟持續穩定地增長,實現了共同富裕和社會公平公正,並在經濟發展中堅持科學發展觀。 正如郭華所言:“樓東精神”的核心是“創富”的使命感和“共富”的社會責任感。這種精神激勵着樓東人艱苦創業,永不懈怠。樓東的“共富”思想突破了小農意識的侷限性,儘可能地把樓東經驗傳送到其他貧窮地區,幫助更多的農村脱貧致富。
另一方面是樓東村提出的“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的發展思路。根據這個發展思路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解決了教育農民的問題,這正是今天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需要借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