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郭石林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鎖定
郭石林,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1] 亞太地區手工藝大師 [2]  ,中國玉石雕刻大師,北京特級工藝美術大師,中國文聯客座教授,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亞洲珠寶聯合會國際會員。是“四大國寶”之一翡翠插屏《四海騰歡》的主創和製作者。
中文名
郭石林
外文名
Guo Shilin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44年10月
畢業院校
北京市工藝美術學校
職    業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玉石雕刻大師
出生地
北京
代表作品
國寶翡翠插屏《四海騰歡》(1986)、珊瑚《劈山救母》(1980)、綠松石《呂布戲貂嬋》(1982)、瑪瑙《觀音坐相》(1988)、翡翠《心中有佛·春江水暖鴨先知》(2008)、白玉《禮佛圖》(2009)、南紅《乘龍觀音》(2015)

郭石林人物簡介

郭石林,1944年出生於北京,1959年考入北京市工藝美術學校(現為北京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學習雕塑,1962年分配到北京市玉器廠從事玉雕工藝、創作與設計,1963年郭石林師從老藝人方壽金和“北玉四傑”之一、玉雕一代宗師王樹森,學習繼承了中國玉雕文化博大精深的傳統藝術;後又進修於中央美術學院,跟隨多位著名美術家深造玉雕藝術理論。
1982年-1990年,參加八六國寶工程,擔任翡翠插屏《四海騰歡》的主設計和製作。
2003年,退休後設立郭石林玉雕工作室,即北京伯龍閣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繼續帶徒施教。
郭石林
郭石林(4張)
多年的藝術實踐使郭石林匯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於一體,熔繪畫藝術與玉雕工藝為一爐,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郭石林人物履歷

1965-1976年,創作岫玉《摘蘋果》,瑪瑙《傣族姑娘》、《繡花姑娘》、《新疆舞》,京白玉《白毛女》,白玉《毛主席坐像》等作品。
1976年,因嫺熟的技術、精巧的構思,擔任北京玉器廠人物車間設計師。
1982年,參與震驚玉器界的“86國寶工程”,擔任翡翠插屏《四海騰歡》的主設計師與製作。
1989年,被評為北京特級工藝美術大師;同年參加在中央美術學院辦的工藝美術專業技術幹部雕塑高級研修班。
1993年,被評為第三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3] 
1990年-1999年,創作翡翠《桐蔭鸚戲》、《惜春》瑪瑙雙膽《風塵三俠》、翡翠《戲蟾》、《有龍則靈》,翡翠《卧觀音》白玉《觀音像》、《觀音童子》等作品。
2000年後,仍然堅持玉雕創作,完成多項玉雕作品,如《乘龍觀音》、《佛悦盛世》、《雲龍九現》、《皆大歡喜》、《點睛破壁》、《天龍護法觀音》《四美圖》《四海騰歡》縮小版等眾多佳作。
2003年仿製翡翠《四小國寶》榮獲北京工藝美術行業協會特別金獎。 [4] 
2004年被授予“中國玉石雕刻大師” [5] 
2005年作品“八仙過海”翡翠浮雕牌榮獲北京工藝美術協會頒發的“北京工美杯”特別金獎 [6] 
2006年作品翡翠《安居樂業》在中國玉器“百花獎”(擺件類)被評為銀獎 [7] 
2006年作品《白玉 觀音菩薩》、《中華神韻》在中國玉器“百花獎”被評為金獎。 [8] 
2011年被授予“中華特級玉雕藝術大師” [9] 
2015年中央電視台拍攝電視節目《玉石的背後》。
2016年入選第三屆“亞太地區手工藝大師”。 [2] 
2016年玉雕作品《唯我獨尊》被南昌工學院收藏。 [14] 
2016年 白玉對牌《劈山救母》《呂布與貂蟬》、和田玉·新疆白玉山料 [10] 精衞填海 瑪瑙入選“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 [11] 
2017年中國手藝傳承人叢書《北京玉雕·郭石林》出版。
2017年,創作白玉作品《天龍護法觀音》、《四美圖》、白玉對牌《呂布與貂嬋》《劈山救母》。
2018年特授予“珠寶行業文創人才貢獻獎” [12] 
2018年作品玉雕·俄羅斯白玉 觀音入選“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 [13] 
2019年被授予“功勳玉雕大師” [15] “新中國70年珠寶行業工匠精神傳承人”榮譽稱號 [16] 
2022年在四大國寶重展之際,創作縮小版《四海騰歡》碧玉插牌。
2024年被授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1] 

郭石林國寶工程

1982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由北京玉器廠的能工巧匠精心創作的“四大國寶”工程正式開啓,在“86國寶工程”中,郭石林參與了《岱嶽奇觀》和《四海騰歡》的設計與製作,並擔任了《四海騰歡》的主設計師兼製作。
郭石林精心設計了九條龍,“九”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最大的陽數,代表尊貴和吉祥。翡翠浮雕插屏《四海騰歡》和其他三件翡翠雕刻珍品《岱嶽奇觀》、《含香聚瑞》、《羣芳攬勝》合稱為國藏“翡翠四寶”,榮獲國務院嘉獎和中國工業美術百花獎“珍品”金盃獎。現存於中國工藝美術館。

郭石林技藝傳承

北派玉雕傳承宮廷玉雕的皇家風範和國學傳統,郭石林大師作為北派玉雕的傳承人,作品既具備宮廷玉器的端莊大氣、古樸典雅、國韻文風,又具備民間玉器的素樸自然、精美細膩,曾多次參與玉雕國之重器的設計和製作,屢獲大獎。郭石林大師孜孜不倦地傳授玉雕技藝,收徒廣泛,言教身傳,所教徒弟眾多,其中崔奇銘、王希偉、張鐵成、王建,李東,現今都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有自己的工作室並收徒傳承。

郭石林核心技藝

郭石林在60多年的藝術實踐中,傳承經典,勇於創新,逐漸形成了自己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石林四妙”,即:神、美、易、趣。
1神,就是傳神,創造性提出:龍除九似外,還有一似,似人,將八大金剛和哼哈二將的人物特徵融進龍形,給龍賦予人的表情。在翡翠四寶之《四海騰歡》中全面體現。
2美,在現代玉觀音作品中展現最全面。觀音的形象:觀音面如滿月、雙頤豐腴、鼻樑隆起,雙目微閉下視;或飄然而立,或盤膝端坐,觀音形象不拘一格、儀態萬方。
3易,就是運用對比手法而產生強烈的藝術效果。玉雕設計要文與武、剛與柔、力量與智慧相結合,達到剛柔相濟、陰陽相輔的意境,把具有明顯差異對比的元素集中在一個統一體中,形成相輔相成的比照和呼應關係。代表作《呂布貂蟬》《英雄》《天龍護法觀音》。
4趣,就是藝術情趣。作品不僅要反映宏大的歷史主題,作品具有豐富多彩的藝術趣味和鮮明的時代色彩。作品《板橋愛竹》《喜象》《鵝如意》。

郭石林主要貢獻

郭石林大師首先潛心鑽研龍的造型。龍的形象有“三停九似”之説。“三停”就是龍的身體分為三等份:“自首至膊、膊至腰、腰至尾,皆相停也”。“九似”即“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郭石林大師經過多年對龍的形和神的揣摩和研究,創造性地提出:龍的“九似”還少了一似,那就是“似人”。將“八大金剛”和“哼哈二將”的人物特徵融進龍的形象,給龍賦予了人的表情。並用“蹬抓撓踹、輾轉騰挪”等典型動作表示出龍“喜怒哀樂”的情感,使龍的形象由虛變實、由幻變真。
郭石林大師多年來專注觀音題材,塑造的玉雕觀音形象特點鮮明,被稱為“現代玉觀音”。郭石林大師揚棄古典觀音形象的神秘感和抽象感,賦予了觀音以獨特的“現實人”真實的神韻。取“楊柳觀音”手拿楊枝淨瓶,以甘露滋潤悲苦眾生的特點,取“白衣觀音”身披白色長袍,手持蓮花願印的特點,着重刻畫觀音的悲天憫世、慈善祥和、可親可敬的人間大救星的形像。

郭石林代表作品

1、巨型翡翠插屏《四海騰歡》
它是86國寶工程之一,現珍藏於中國工藝美術館。整個插屏高74釐米,寬146.5釐米,厚1.8釐米,用罕見翡翠巨料(一部分)為材質雕琢而成,畫面採用中國傳統題材“龍”為主題,雕刻9條巨龍雲海翻騰的畫面,表現出“九龍鬧海”、“四海騰歡”的意境。
在設計創作過程中,因材施藝,俏色妙用,在最佳綠色部位設計龍的造型,並利用原料上俏色相互交錯的特點,巧妙處理龍與雲海、水波之間的關係,使之相互繚繞,讓九條龍以不同的造型及神態在白茫茫的雲海中忽隱忽現,象徵中華民族騰飛與崛起的磅礴氣勢。
附:《四海騰歡》工程人員
技藝指導:王樹森、王仲元、高祥、蔚長海、董文鍾
設計:郭石林
琢碾:郭石林、頡文迎、王震宇、董玉慶、沈淑珍、徐寶桐、黃寶瑞、崔奇銘、王希偉、黃祖明
拋光:李立明、張寶和、史永山、李貴平、王永祥、王海峯、高振忠、劉鐵成
2、珊瑚《劈山救母》
材料:珊瑚
尺寸:高19釐米x寬12.5釐米
年代:1980年
作品選用高檔稀少的玉石材料紅珊瑚雕刻而成,主題取材於神話故事“寶蓮燈”中沉香救母的情節,在設計雕刻中利用珊瑚料本身的扭動彎曲,刻畫出一位婀娜端莊的三聖母形象及身形輕盈欣喜異常的沉香形象。
3、綠松石《呂布戲貂蟬》
材質:綠松石
尺寸:高18釐米x寬8釐米
年代:1984年
作品採用世界稀有名貴寶石綠松石為雕刻材質,選用《三國演義》中呂布與貂蟬的愛情故事為題材。
4、翡翠《禮佛圖》
材質:翡翠
尺寸:高25釐米寬22釐米厚15釐米
完成時間:2009年
作品採用高檔翡翠雕刻而成,在設計創作中,將翡翠上下劃分為兩部分,分別雕琢天上的須彌世界與塵世人間兩個世界,兩種時空,同時表現須彌山佛陀的莊嚴及凡塵人間拜佛、敬佛兩種情景。
5、翡翠《心中有佛.春江水暖鴨先知》
材質:翡翠
尺寸:高9釐米寬7釐米厚5釐米
年代:2008年
作品説明:本作品是郭石林大師“相玉”的經典之作。設計中保留翡翠原料外皮,將玉料一分為二。畫面層次清晰,用圓雕來表現香爐及煙火,運用深淺浮雕的手法刻畫人物及樹木。不同的雕刻手法及黑白灰的俏色處理,拉開了作品的遠近空間感,意境深邃,充滿了安然祥和。
6、和田玉《乘龍觀音》
材料:糖白玉
尺寸:高21釐米X寬10釐米X厚10釐米
年代:2010年10月
作品採用和田玉糖白玉雕刻製作,在設計創作過程中,因材施藝,俏色處理,巧妙構思,玉料上半部分為和田白玉,設計觀音造型,玉料底部為糖色,巧雕出龍頭和龍爪。
7、碧玉插屏《雲龍九現》
材料:碧玉
尺寸:長70釐米x寬50釐米x厚3釐米
年代:2011年
繼國寶《四海騰歡》作品完成之後,郭石林大師相繼設計完成了多件龍的作品,其中碧玉龍牌《雲龍九現》就是其中佳作之一。
8、瑪瑙《精衞填海》
材料:瑪瑙
尺寸:高11釐米x寬7.5釐米x厚4.5釐米
年代:2015年
作品變現實為象徵,衝破了“實”的侷限,張開了幻想的翅膀,以一隻弱小鳥翼女身的生靈,譜就了一曲氣勢恢宏的英雄頌詩。
9、南紅《觀音南渡》
材料:南紅瑪瑙
尺寸:高13.5釐米寬10釐米厚7釐米
完成年代:2015年2月
郭石林大師多年來研究了許多繪畫、石窟、木刻的觀音造像,融匯歷朝歷代觀音形象的不同特點,去粗取精,創造性地融入現實人的元素,在不斷探索與實踐中,塑造了他心目中的觀音形象。
10、白玉《天龍護法觀音》
材料:和田白玉
尺寸:高46釐米寬26釐米厚14釐米
完成:2017年
郭石林大師從2015年開始,經過兩年的潛心創作,塑造了白玉《天龍護法觀音》。作品打破了傳統觀音雕像正襟危坐、沉默寧靜的形象,精心刻畫出觀音雙腿一屈一垂,身軀微轉的形態,神情自然灑脱、大氣怡然。加之優質白玉“形質相映”,展現了別開生面的審美形態:
11、和田白玉《呂布與貂蟬》《劈山救母》
材料:和田白玉
尺寸:高24釐米寬14釐米厚7釐米
完成時間:2016年
《呂布與貂蟬》是郭石林大師自1984年的綠松石《鳳儀亭-呂布戲貂蟬》,2004年的和田白玉《梳妝擲戟》之後,第三次表現這個題材。和1984年表現的“紅顏薄命”,2004年表現的“美的瞬間”不同,2016年的作品表現了呂布和貂蟬的純美愛情。
12、碧玉縮小版《四海騰歡》
材料:和田碧玉
尺寸:長20釐米寬10釐米厚2釐米
正值2022年四大國寶在中國工藝美術館重展之際,78歲高齡的郭石林大師再次創作紀念版縮小《四海騰歡》

郭石林薪火相傳

2003年,郭石林大師創建北京玉雕工作室,推陳出新大膽嘗試創作出了一批經典作品
2014年,郭石林大師專注於中國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玉雕藝術,使其發揚光大、永續傳承。因而建立北京伯龍閣文化發展公司。
2018年10月28日郭石林大師玉雕上海工作室創立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