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郭沫若紀念館

鎖定
郭沫若紀念館(Guo Moruo Memorial Museum),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前海西街18號,1988年6月以郭沫若故居的名稱正式對外開放,1994年更名為郭沫若紀念館,隸屬於中國社會科學院 [1] 
郭沫若紀念館佔地7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大門坐西朝東,是清朝時期恭王府馬號 [1] 
1988年1月,郭沫若紀念館內的郭沫若故居被中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1992年,郭沫若紀念館被評為“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  ;2011年5月16日,郭沫若紀念館被評為北京共青團“關愛農民工子女”志願服務示範基地 [3] 
中文名
郭沫若紀念館
外文名
Guo Moruo Memorial Museum
地理位置
北京市西城區前海西街18號
佔地面積
70000 m²
類    別
社會科學類人物博物館,舊址類博物館
投用時間
1988年6月
開放時間
星期二至星期日9:00-16:30(每年12月25日至次年正月初四閉館)

郭沫若紀念館歷史沿革

郭沫若銅像 郭沫若銅像
民國初年,樂達仁堂由購買了位於北京市西城區西河沿8號(現北京市西城區前海西街18號)的地產,修建了庭院。
新中國成立以後,該地產改為蒙古人民共和國駐華大使館館舍,後由宋慶齡同志居住。
1963年,郭沫若由北京市西城區西四大院衚衕5號遷入該處。
1979年,郭沫若著作編輯出版委員會於遷入該處,隨後組成“郭沫若紀念館籌備小組”。
1982年2月,中共中央書記處決定把郭沫若晚年的居住的此處定名為“郭沫若故居”。同年9月,鄧穎超成仿吾李一氓分別為郭沫若故居題寫匾額 [3] 
1982年11月16日,郭沫若故居舉行定名揭幕儀式。
1983年2月17日,郭沫若故居正式隸屬於中國社會科學院 [3] 
1988年4月,郭沫若家屬搬出故居,修繕工程開始 [3]  。6月12日,郭沫若故居正式對外開放,由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和全國雕塑規劃小組共同建造的郭沫若全身銅像在郭沫若故居的草坪上落成。
1994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決定將“郭沫若故居”更名為“郭沫若紀念館”。
1999年,郭沫若紀念館進行全面維修,對取暖系統進行燃煤改天然氣工程 [3] 
2000年5月,郭沫若紀念館經過一年的維修重新開館,展覽內容進行補充和調整 [1] 
2001年2月,郭沫若紀念館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室對外開放。同年2月24日,北京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新世紀”宣講團在郭沫若紀念館成立,宣講團成員不定期擔當紀念館義務講解。同年3月,郭沫若紀念館網站開通。
2003年4月15日,郭沫若紀念館完成900平方米草坪微噴改造 [3] 
2020年1月24日,郭沫若紀念館暫停開放,恢復開放時間另行通知 [4] 
2020年8月18日,郭沫若紀念館有序恢復對外開放 [5] 

郭沫若紀念館建築格局

  • 綜述
郭沫若紀念館大門 郭沫若紀念館大門
郭沫若紀念館是一個佔地面積7000多平方米的庭院式兩進四合院,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大門坐西朝東,共設8個展室,展出總面積約400平方米 [3] 
郭沫若紀念館的東西廂房和後罩房兩側的房間,分別做過秘書辦公室及郭沫若家人的住房,已闢為陳列展廳1(東廂房)、陳列展廳2(西廂房)、原狀陳列室(客廳、辦公室、卧室、媽媽屋)和陳列展廳3、4(東西后罩房) [6] 
  • 陳列展廳1(東廂房)
該展廳展示了郭沫若的少年時代(1892-1913年)、創造十年(1914-1925年)和北伐途次(1926-1928年) [7] 
  • 陳列展廳2(西廂房)
該展廳展示了郭沫若的流亡十年(1928-1937年)、抗日洪流(1937-1945年)和迎接新中國(1945-1949年) [8] 
  • 原狀陳列室
該部分分為四間展廳,保留了郭沫若、於立羣生前居住原貌 [9] 
客廳(正房1)
原狀陳列室
原狀陳列室(9張)
客廳的沙發擺成馬蹄型,鋼琴前面的單人沙發是郭沫若接待外國朋友時習慣的座位。由於他雙耳重聽,助聽器只能戴在多少有些功能的左耳上,所以主賓坐在他左手的位置。沙發後面懸掛的是中國山水畫家傅抱石的《遊九龍淵詩意》,由郭沫若題跋。在這幅丈二山水畫的下面,郭沫若陳列了一排他所喜歡的石頭 [9] 
辦公室(正房2)
客廳東面是郭沫若的辦公室,一排書櫃依西牆而列,書櫃上方橫掛着毛澤東的真跡《西江月·井岡山》。對面是夫人於立羣的隸書中堂,錄毛澤東詞《沁園春·雪》。靠近海棠樹的窗下,面對面放着兩張書桌,郭沫若常用的是東邊那張 [9] 
卧室(正房3)
辦公室東邊是卧室,一張棕繃牀、綠格子牀單旁邊放着一部百納本的《二十四史 [9] 
媽媽屋(後罩房中間)
院子 院子
媽媽屋是郭沫若夫人於立羣的寫字間,三面牆上交相輝映着他們的書法佳作。左邊是於立羣的小篆條屏《沁園春·雪》;右側是郭沫若和夫人合作的青銅器拓片的題跋;正面一幅郭沫若的行草《詠武則天》 [9] 
  • 陳列展廳3、4(東西后罩房)
該展廳展示了文化新篇、和平使者、筆耕不輟(1949-1978年)、郭沫若著譯書目及觀眾互動區 [10] 

郭沫若紀念館館藏文物

藏品簡介
藏品圖片
石英鐘
1972年,日中友好青少年游泳代表團贈郭沫若的石英鐘 [11] 
石英鐘 石英鐘
“滄海遺粟”書匣
1957年4月18日,時任中國對外貿易部絲綢總公司的負責人陳誠中將存放郭沫若流亡日本時成就的甲骨金文著作的書匣由日本帶回國內,郭沫若為此套書匣題名“滄海遺粟”。
説明文字:“餘以一九三七年隻身回國後,此箱手稿遺留日本者垂二十年,自以為不可重見矣。直至今年四月始由陳誠中同志攜回,實屬喜出望外。題此以志始末。” [12] 
“滄海遺粟”書匣 “滄海遺粟”書匣

郭沫若紀念館文化活動

1989年4月,為紀念“五四”運動70週年,“郭沫若與‘五四’精神”學術座談會在郭沫若紀念館內舉行 [3] 
1989年9月,郭沫若紀念館舉行詩歌音樂朗誦會《漫遊郭沫若的文學世界》,實況錄音由中央廣播電台播出 [3] 
1994年3月,“紀念《甲申三百年祭》發表50週年展”在郭沫若紀念館專題陳列室展出 [3] 
1994年5月,為迎接“六一”兒童節,“郭沫若與少年兒童暨青少年教育基地活動展”在郭沫若紀念館內展出 [3] 
1995年5月,《北京歷史上的名人》展覽在郭沫若紀念館內展出 [3] 
2003年5月16日,《梅蘭芳藏中國戲畫展》在郭沫若紀念館展出 [3] 
2003年8月26日,《老舍幽默小品賞析展》在郭沫若紀念館展出 [3] 
2005年10月20日, 為慶祝中古建交45週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合作局、郭沫若紀念館與古巴駐華使館,在郭沫若紀念館內聯合舉辦“古巴藝術節,獻給古巴詩人尼古拉斯·紀廉和中國詩人郭沫若”的紀念活動 [3] 

郭沫若紀念館所獲榮譽

1992年,郭沫若紀念館被評為“青少年教育基地” [1] 
2000年9月,經北京市政府批准,“青少年教育基地”更名為“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3] 
2011年5月16日,郭沫若紀念館被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北京市志願者聯合會評為北京共青團“關愛農民工子女”志願服務示範基地 [3] 

郭沫若紀念館保護措施

1988年1月13日,郭沫若紀念館內的郭沫若故居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郭沫若紀念館參觀信息

郭沫若紀念館地理位置

郭沫若紀念館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前海西街18號 [1] 

郭沫若紀念館開放時間

開放時間:星期二至星期日9:00-16:30
館休日:星期一
閉館期:每年12月25日至次年正月初四 [13] 

郭沫若紀念館門票價格

  • 收費參觀
門票價格:20元
半價優惠(憑有效證件):10元
1、大專院校學生(成人高校學生、研究生除外)
2、60-65歲老年人
3、旅行社組織的青少年團體 [14] 
  • 免費參觀
憑有效證件:
1、每週二、五下午,18歲以下(含18歲)青少年團體參觀免費,旅行社組織的青少年團體除外。(10人以上團體參觀需提前兩星期預約)
2、18歲以下(含18歲)青少年個人參觀免費
3、殘疾人
4、省部級以上勞動模範
5、每年7月1日,省部級以上優秀黨員及優秀黨務工作者
6、現役軍人(含武警)
7、教師
8、離休人員及本市65歲以上老人(10人以上團體參觀需提前兩星期預約)
9、全國文博系統職工
10、旅行社導遊
11、媒體記者(憑有效記者證或有效新聞單位證明、介紹信參觀) [14] 

郭沫若紀念館交通路線

  • 公交
乘坐北京公交3路、13路、42路、107路、111路、118路、612路、701路在北海北門站下車 [15] 
  • 地鐵
乘坐北京地鐵6號線在北海北站B口出站 [1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