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郭樂

(近代著名實業家)

鎖定
郭樂(1874-1956),字鸞輝,號景崇,廣東省香山縣環城竹秀園村(今屬中山市)人。幼時家境貧寒,1892年前往澳洲謀生,先後做過傭工、小販和店員。1897年,他與同鄉歐陽慶民、梁創、馬祖星、彭容坤等集資澳幣1400元,盤進一家果欄,改名為永安果欄,郭氏擔任司理,從此開始了經商的生涯。1902年又在斐濟建立生安泰果欄,由其弟郭泉主理。1907年,郭樂在香港創辦了永安百貨公司,營業額迅速上升,不但獲取了鉅額利潤,而且在經營管理方面也積累了不少經驗。1910年永安在現香山石岐設立銀業部,專門負責吸收僑匯,為永安公司及其集團的發展獲取了大量僑資支持。幾年後,郭樂又將經商目標轉向國內商業最發達的上海。1915年9月5日,上海永安公司正式開業。1921年,他派其五弟郭順籌辦上海永安紡織公司,該公司從開辦至1938年間,其所屬工廠由1間擴展到5間,成為具有紡,織、印、染全能的全國大型紡織工業。抗日戰爭時期上海淪陷,日本人曾強迫其共同合作,郭樂拒任偽職,公司交侄子郭琳爽主持,出走香港。1939年,郭樂定居美國,1956年在美病逝。 [1-2] 
中文名
郭樂
國    籍
中國
籍    貫
廣東省香山縣(現為中山市)
出生日期
1874年
逝世日期
1956年
鸞輝
景崇
性    別

目錄

郭樂人物生平

郭樂,香港永安百貨公司、上海永安百貨公司、上海永安紡織公司創始人。他出生於廣東香山縣(現為中山市)竹秀園。郭樂父親名叫郭沛勳,祖先世代務農。郭樂排第二,有弟四人。大哥郭炳輝,早年赴澳大利亞謀生。在鄉的郭樂兄弟五人,和父親一起,耕耘二、三十畝土地,日出而作,戴月荷鋤歸,生活雖然不大富裕,但數年來,風調雨順,收成頗好,一家子樂也融融。1890年春,天降暴雨,竹秀園一帶成為澤園,顆粒無收。郭樂一家為兩餐大傷腦筋。闔家商量,不如由郭樂投奔在澳洲的大哥,或許有一線生機。商計已定,拿出家裏僅有的積蓄,再向親友籌借一些款項,作為郭樂的川資。 [3] 
1892年,郭樂告別故鄉,經歷一路驚濤駭浪,來到澳大利亞南部城市墨爾本,找到了大哥。大哥在這裏為人幫工,勉強餬口,要幫助郭樂,心有餘而力不足。郭樂見此情形,即轉赴悉尼(雪梨),在一同鄉的菜園裏當僱工。每天淋水施肥,幹了兩年。郭樂心想長此下去,沒有什麼出路,於是辭去了菜園的工作。為了營生,郭樂販賣瓜菜。這時在哥因病去世,就靠郭樂獨自闖澳洲了。 [3]    
當菜販也不容易。每日天還未亮,郭樂就起牀,肩挑鮮菜,沿街叫賣,直至天黑時分,才推銷完畢,披風淋雨,四季皆然。販賣菜蔬的行當幹了幾年,有一天,郭樂在街上遇到堂兄郭標,異鄉相逢,感慨萬千。郭標先到澳洲,開了一間永生果欄,經營略有起色,他問郭樂,果欄人手不夠,是否可以到那裏幫忙,郭樂一口答應。於是,郭樂就在永生果欄工作了幾年。郭樂克勤克儉,幾年間,積累了一些資金。他想,寄人籬下,終非長策。於是,他就日夜思量着發展的計劃。 [3]    
説來也巧,就在這個時候,悉尼有一家華僑開設的“永安棧”果欄,因經營不善,有意出讓。郭樂躍躍欲試,但手頭的錢不夠,於是,就和同鄉歐陽慶民、梁創、馬祖星、彭容坤等人商議。這事一拍即合,幾人籌集了1400澳鎊,1897年8月承接了該棧,改名為永安果欄。郭樂因主持事務較多,被推為司理。 [3] 
永安果欄的初期業務,以經營各種水果為主,兼營一些中國的土特產和當地的雜貨。以批發為主,兼做零售。郭樂從國內販去土特產,如糖姜、核桃、花生、炮竹、土酒、大米、鹹魚、生油、荔枝幹等,賣給當地居民和華僑。 [3]    
郭樂為人忠誠温厚,有一次,他到銀行提取五百澳鎊。當時澳鎊是硬幣,用布袋包紮。他接過銀行職員交給的錢袋時,覺得分量超過了許多,於是他交回銀行核實,果真多付給了五百澳鎊。臨財不苟真君子。這件事傳開了,西方人士驚詫之餘,莫不讚許。自此,永安果欄在當地商界中信譽日高,地位愈加鞏固。 [3]    
永安果欄的業務一天天擴展。幾年中,郭樂做了三件事:大投資。把多餘的資金放到自身企業之外,比如向磨釐(Moree)地方的聘記商行投資,以增加利潤。股創辦“生安泰”果欄,並在斐濟島開闢果園,以保證果欄的貨源供應,這就保證了利潤的增長。召喚四位弟弟先後到澳洲,協助自己開展業務,解決了人手不足的問題,併為後來擴大經營奠定了基礎。經過郭樂一番努力後,永安果欄的業務規模擴大了許多,資本的積累也日益增加了。 [3]    
郭樂有了一定的資本,就轉回農業投資。他僱用大批的華僑和土著居民,在斐濟開辦蕉園,因為經營得法,創造了可觀的利潤。澳洲華僑大多是礦工、菜園工、小商、小販和獨立的小生產者。他們都是勞苦大眾,把辛辛苦苦掙來的錢,積蓄起來,匯回國內贍養家庭。當地沒有華商銀行,僑胞存款、匯款很不方便。永安果欄就利用它與外國銀行的關係,接收華僑的臨時存款,代辦匯款。永安果欄集中了這些閒散資金,用於業務上的擴充。從此,郭樂的事業就一馬平川了。 [3]    
郭樂手頭有了充裕的資金,他的目光又從國外轉移到國內,決定回香港發展他的事業。永安果欄原來已兼營雜貨。積累了一些經驗,所以郭樂就選中百貨業。香港有幾家規模較大的英商百貨商店,他暗中觀摩,學習別人的經營管理方法,除了自己的資金以外,郭樂還向華僑招股,共集資16萬港元,於1907年建成永安百貨公司,由郭樂的三弟郭泉(鳳輝)任司理,經營業務以“環球百貨”為主,兼營金山莊業務(即銀行業),並代僑胞辦理出入口證和解決食宿等問題。 [3]    
香港“永百“創辦初期,鋪址僅一間,職工十餘人。經營路子走對了,業務蒸蒸日上。為了進一步開拓,1909年,郭樂由澳洲到香港,親自籌劃,將資本增加至60萬港元,鋪面增加至四間,同時把原來的合夥組織形式改為股份有限公司。自此,業務突飛猛進,繼而1914年和1918年在廣州、香港開設大東酒店,1919年收買維新織造廠製造針織品,此外還兼營房地產和倉庫業務。 [3] 
1910年,永安公司在中山石岐設立銀行部,專營儲蓄和僑匯業務。1915年,又另行招股,開設永安水火保險公司,在漢口、廣州、上海和國外新加坡等地設立分局或代辦處,通過保險業務,掌握各地工商業情況,廣泛吸取社會資金。 [3]    
香港永安百貨公司創辦成功,在經營管理上積累了許多經驗,同時,郭樂手頭有許多資金可以利用,於是,就準備在國內的其他大都市開辦企業,作進一步的擴展。1915年郭樂委派四弟郭葵(益輝)奔赴上海,負責籌建上海永安百貨公司。 [3] 
郭葵籌建上海“永百”,僅搞了一年,因患急病,送回香港醫治無效,不幸逝世。此後,郭樂親自掛帥,繼續籌辦。上海“永百”原計劃招股55萬港元,後來因華僑踴躍投資,資本增加至200萬港元。上海“永百”於1918年正式營業,高樓大廈,富麗堂皇。這樣巨大規模的查貨公司,當時在國內僅此一家,開幕時全市為之轟動。上海“永百”銷售“環球百貨”,琳琅滿目,美不勝收。這裏的商品,明碼實價,款式較多,講究質量,頗有吸引力。開張後,一連數十天,人頭躦動,水泄不通。原來準備幾個月的存貨,竟在頭幾天銷售一空。上海“永百”同時還兼營旅館、酒樓、茶室、餐室、舞廳、遊樂場以及銀業部、禮券部等業務,範圍相當廣泛,因此營業額大,利潤率高。由於營業發達,開張第二年,即增加資本50萬港元,此後生意蓬蓬勃勃,節節上升。 [3]    
1920年,有一廣東台山縣籍的工程師駱伯向郭樂提出,應當憑藉商業經營積累的資金,利用“永安”在廣大華僑中的地位和聲望,提出“振興實業、挽回權利”的口號,開辦紡織廠,向工業方面發展。郭樂採納了駱的建議,並於1921年4月籌備創辦永安紡織公司(下稱“永紡”),由郭樂的五弟郭順擔任總經理。第一間紡織廠於1922年5月建成,此後一發不可收拾。1925年,“永紡”購進吳淞的大中華紗廠,改名為永安二廠;1928年,購進鴻裕紗廠,改造為永安三廠;1932年,在二廠旁邊新建了一間永安四廠;1933年,兼併了緯通紗廠(抗戰後改名為永安五廠);1935年,在一廠旁建成一間印染廠。自永安一廠建成開工後,“永紡”在16年間,一躍成為紡、印、染全能的、全國私營規模數一數二的棉紡織企業。 [3] 
抗日戰爭時期上海淪陷,日本人曾強迫其共同合作,其拒絕並避到香港。1939年,代表中國赴美國出席金門博覽會。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留在美國主持三藩市和紐約兩地的永安公司業務。其曾任上海廣肇公司董事、舊金山華埠基督教表年會名譽會長。在上海創設廣東醫院、嘉惠同鄉會。1945年,其郭氏家族集資在竹秀園修建景春水庫和街道、下水道;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又捐資修建竹秀園排灌站和郭樂樓1座(用作福利事業),捐助中山華僑中學和竹秀園學校等。1956年10月,郭樂在美國病逝。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