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郭松林

(晚清湘軍名將)

鎖定
郭松林(1833~1880),字西堂,號子美,湖南湘潭人,晚清湘軍名將。
郭松林起初隸屬於湘軍,後來成為淮軍初創時期的左膀右臂,參與鎮壓太平天國起義、捻軍起義,官至湖北提督直隸提督,予輕車都尉世職,卒諡武壯。
本    名
郭松林
西堂
子美
所處時代
清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湖南湘潭
出生日期
1833年
逝世日期
1880年
主要成就
參與鎮壓太平天國起義、捻軍起義
諡    號
武壯
爵    位
輕車都尉

郭松林人物生平

郭松林早年經歷

郭松林“相貌奇偉,雙眉插鬢,不事農儒,跌宕鄉里”。
咸豐六年(1856年),曾國荃曾國藩之命,回鄉募集三千人馬以救援被困江西的曾國藩,郭松林應徵入伍。

郭松林鎮壓太平天國

咸豐六年(1856),隸屬於曾國荃,隨軍救援江西,攻克安福,收復永新、太和萬安蓮花廳龍泉,敍功,升把總。圍攻吉安府城。
咸豐七年(1857),石達開率軍救援,被湘軍截擊于吉水三曲灘,郭松林衝鋒陷陣,多有斬獲,收復新喻峽江、吉水。
咸豐八年(1858),隨軍攻克吉安,擢守備
咸豐九年(1859),攻克景德鎮浮樑,賜花翎
咸豐十年(1860),圍攻安慶,會剿陳玉成於小池驛,直逼集賢關,每戰皆捷。
咸豐十一年(1861),攻克安慶,擢遊擊,賜號奮勇巴圖魯。攻克廬江、無為運漕鎮,佔領沿江要隘,擢參將
同治元年(1862),郭松林跟隨李鴻章淮軍八千人前往上海,與忠王李秀成、慕王譚紹光大戰於滬西,破太平軍十萬人。會攻太倉,炮擊城毀,士卒爭進,浮橋斷,太平軍乘機出擊,戰死數百人,郭松林力戰,得以保全軍隊。
同治二年(1863),攻克太倉,郭松林擊敗太平軍於茜涇、支塘,會克崑山新陽,以總兵用。李秀成集合水陸大軍數十萬人救援江陰,進犯常熟劉銘傳出謀劃策,乘敵未定而擊之。太平軍北自北漍,南至張涇橋,東自陳市,西至長壽,縱橫六七十里,憑河築壘,氣焰囂張。劉銘傳進攻北漍攻其左,郭松林進攻南漍攻其右,周盛波等進攻麥市橋為中路,黃翼升以水師助之。郭松林敗敵於陳市,越南漍直取張涇,揮刀衝殺,突擊敵陣,鮮血把衣服染成紅色,太平軍大潰。劉銘傳、周盛波等人同破賊,自顧山以西皆盡,以總兵記名。尋克江陰,以提督記名。又破賊緱山、梅村、麻塘橋,郭松林遭遇矛傷,收復蘇州無錫,加頭品頂戴
同治三年(1864),攻克宜興荊溪,敗太平軍於張渚,收復溧陽,解常熟之圍,授福山鎮總兵。大破三河口敵營,敵軍爭相逃跑,六浮橋盡斷,屍體塞河,河水都已經不流了。攻克常州,進剿浙西,攻克長興,收復湖州,功勞第一。太平軍敗走廣德徽州,匯合江寧杭州的殘軍自江西逃往福建。
同治四年(1865),李鴻章命郭松林率五千人渡海救援福建,攻克漳州、漳浦、雲霄詔安,太平軍竄逃廣東嘉應,最後破滅。

郭松林剿滅捻軍起義

同治五年(1866),曾國荃調郭松林率新募湘軍圍剿捻軍於德安,攻克應城雲夢,再次擊敗捻軍於皂河、楊澤。追至臼口,中伏,郭松林的腳受傷,卧地不起。將卒不見郭松林,再次闖入陣中,揹着他而出。弟郭芳珍戰死。郭松林因重傷歸鄉。
同治六年(1867),郭松林傷愈,李鴻章令郭松林統率萬人,號武毅軍。東捻首領任柱已被擊斃,餘黨敗走壽光,郭松林擊敗捻軍於杞城。捻軍沿海南走,被彌河所阻,捻軍首領牛喜子率白旗進攻劉銘傳軍;賴文光率藍旗進攻郭松林軍。兩軍猛烈進攻,捻軍大潰,壽光村民紛紛出戰,捻軍投河無數,浮屍二萬餘人,俘萬餘人,奪騾馬二萬匹。捻軍首領徐昌先、範汝增、任定伏誅。賴文光泅水南逃,郭松林疾馳六百里,追至清江。賴文光拼死逃命,至揚州瓦窯鋪,為吳毓蘭所擒。東捻平定。
同治七年(1868)春,西捻進犯畿輔,郭松林敗之於安平,再破之於茌平。自臨邑築長圍至馬頰河,郭松林和潘鼎新、王心安駐守,敗捻軍於海豐,追至德州,歷經十六晝夜,斬捕過半。六月,郭松林和潘鼎新大破捻軍於沙河,俘斬四千人。捻軍敗走黃河運河、徒駭河間,郭松林與劉銘傳縱橫截擊,張宗禹投水自殺。西捻平定,賜黃馬褂,予輕車都尉世職。授湖北提督,駐防襄陽
光緒六年(1880),調任直隸提督。未到一個月,卒於官,原籍湖南及江蘇、福建、山東立功省份均建立專祠祭祀,諡武壯。 [1-3] 

郭松林史籍記載

清史稿·卷四百三十一·列傳二百十八》 [1] 

郭松林親屬成員

父:郭玉階,曾捐得登仕佐郎 [2] 
母:羅氏 [2] 
四弟:郭芳珍 [1] 
子:郭人漳 [2] 

郭松林歷史評價

清史稿》:郭松林、李長樂楊鼎勳滕嗣武皆由湘、楚舊部改隸淮軍,平吳、平捻,卓著聲績。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