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郭有守

鎖定
郭有守(1901.9一1978.1.20),又名子傑,蔡家鄉人,幼年讀私塾;18歲考入北京大學文學系,適逢“五四”運動,郭一改温文爾雅的性格,積極投身反帝愛國學生運動,後自費留學法國,進巴黎大學攻讀文學。1963年,郭有守被台灣國民黨當局派駐比利時任“大使館參事”。1978年1月20日,惠腦溢血逝世,葬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 [1] 
中文名
郭有守
別    名
子傑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01年9月
逝世日期
1978年1月20日
郭有守(1901.9一1978.1.20),又名子傑,蔡家鄉人,幼年讀私塾;18歲考入北京大學文學系,適逢“五四”運動,郭一改温文爾雅的性格,積極投身反帝愛國學生運動,後自費留學法國,進巴黎大學攻讀文學。1928年,獲博士學位回資中,任省立第六中學代理教務主任,次年,國民政府教育部任命郭有守為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第二科長兼電影檢查委員會主任。1932年,被派往英、法、意等十多個歐洲國家考察教育,仔細研究這些國家的教育制度和事業發展。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郭有守任教育部秘書長,夜以繼日地為制定戰時國民教育法,推廣陶行知的平民教育勤奮工作,制定出戰時教育法規和教材,適應抗日戰爭需要。
1939年3月到抗戰勝利,郭有守任四川省教育廳長,積極推行戰時國民教育,提高人民羣眾的文化水平和愛國主義思想,發展全省教育事業,當時,國家財政非常困難,郭有守在四川大力提倡私人辦學,以此打破十多年來教育事業停滯不前的局面。1938年,資中僅有各類中學5所,到1945年郭先後批准創辦私人中學10所。1945年,郭回資中視察,一天,他悄悄來到省立資中中學,發現有幾個學生在宿舍打牌,沒有去上課,他進去勸阻,學生反以惡言相加。後來,學校將這幾個學生默退,震動了縣教育界。有位中學教師,因上課時説了對蔣介石不滿的話,資中專員公署專員知道後,不準各個學校聘他,郭有守出面做工作,才得以化解。
郭有守還積極為提高師資素質努力,發展師範教育,規定各地每半年舉辦國民教育師資訓練班,舉行合格教師考試。為提高教師待遇奔走呼籲。1946年初,郭有守作為顧問隨教育部長王世傑去英國,籌備中國參加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工作。他以對教育事業淵博的知識,對各國教育的熟悉及對發展教科文的獨特創見贏得各國同行的欽佩。2月,郭移住紐約,任聯合國科學小組委員會主席。10月,他以高等顧問資格提交發展世界教育計劃大綱並建議聯合國在巴黎設國際教育工作廳,均獲通過。翌年,中國被接納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員國,他被聘為軟育委員會科長,1948年改任遠東教育顧問,赴東南亞各國考察教育工作。
1949年春,人民解放軍解放北京,郭有守的夫人楊雲慧帶若小兒子回到祖國。郭時刻期望祖國紫榮富強,也盼望能回到祖國為教育事業出一份力,楊雲慧把他的心恩向周恩來作了彙報,根據周總理指示,郭有守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身份,積極聯絡海外文藝界人士,宣傳我國的優秀文化。著名國面大師張大千在巴架時,郭與之情同手足,積極為張籌辦畫展,並與油畫家帶玉、女畫家張玉良、趙元楹等經常往來。
1963年,郭有守被台灣國民黨當局派駐比利時任“大使館參事”。1966年因事去瑞士,被瑞士當局發現他與中共有聯繫,受到監視,中國駐巴黎大使館派人護送郭經蘇聯飛回祖國,外交部謝黎、楊雲慧及郭在北京的友人胡子昂、劉開渠等到機場迎接,4月8日,外交部副部長王炳南接見並設宴招待。郭在《人民日報》發表聲明,表達對祖國統一的熱切願望。回國不久,“文化大革命”開始,郭無法實現獻身祖國教育事業的宏願。後由周總理安排到全國政協直屬組學習,1978年1月20日,惠腦溢血逝世,葬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 [1] 
參考資料
  • 1.    資中縣誌編纂委員會,資中縣誌,巴蜀書社,1997年10月,第757-75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