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郭博

(郭沫若之子、攝影家)

鎖定
郭博(1920年3月15日—2010年),建築設計師、攝影家,郭沫若之子, [3]  他的母親是郭沫若的日本裔夫人郭安娜(佐藤富子)。 [2]  1920年生於日本,出生後不久,父母便帶着他和哥哥回到中國,後再次前往日本,就讀於日本京都大學,攻讀建築學。1950年代,受黨和國家的召喚,回國進入上海建工局設計公司工作,參加社會主義建設。 [3]  郭博曾為上海建築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上海市政府參事室參事、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出版有《上海光影:郭博攝影作品精選》。 [2] 
中文名
郭博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四川樂山 [1] 
出生日期
1920年3月15日
逝世日期
2010年
畢業院校
日本京都大學
出生地
日本國福岡縣 [1] 
性    別
人物關係
郭沫若之子

郭博人物生平

郭博 郭博 [4]
博多,是日本九州福岡縣的一個地名。1920年3月15日郭博出生於此。其父郭沫若拿個“博”字給他作了名字。或許是詩人的靈感與天意相應,看似偶然的取名,競與郭博的秉賦剛好吻合:郭博自幼聰穎,博學多才。9歲的他以一幅跨海大橋的水彩畫,斬獲全日本一等獎,全家喜氣洋洋。父親獎勵他一套油畫材料,母親郭安娜獎勵他一架柯達相機。繪畫與攝影都是郭博的童心之愛。郭博對攝影的痴迷,似乎是與生俱來的。不少人以為郭博攝影是“半路出家”,實在是個很大的誤解。郭博中小學時代成績優異,數次跳級,以優異的成績考進出了有多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京都大學,又以高材生的身份從建築學系畢業。不久,他取得了一級設計師資格——日本建築界的最高資格。
1955年,36歲的郭博回到中國,行李中有幾大箱攝影畫冊和攝影雜誌。此後每個月,有攝影雜誌從日本寄來。他獲取着不曾割斷過的全面滋養。郭博的攝影眼界和觀念,與世界一流水平保持着同步提升。 [5]  回國後,郭博在上海市建築工業局設計公司工作。1957年,郭博在上海民用建築設計院工作。1988年1月,郭博從上海市建築設計研究院退休。 [9] 
1975年後,郭博對許多古老建築保護不當感到痛心,他想到用相機將其保存下來。出於一個整築師的第六感覺,他毅然拿起了相機,愧頭對準幢幢離有時代特色的古老建築。憑着一架普通的135相機,他每個月要拍掉12卷膠捲。以每卷36張計算,1975年至1989年間他已拍了8萬多張服片。 [8] 
1983起,郭博開始舉辦個人攝影展。1994年9月3日至7日,郭博第十次個人影展在上海美術館舉行。 [6]  2008 年11月,郭博先生將其所拍攝的2萬餘張(含底片)上海歷史照片,全部捐贈給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收藏,為上海的文博事業畫上了濃重一筆。 [7]  2009年3月15日,由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策劃的“記憶中的上海一一郭博先生捐贈攝影作品展”在上海圖書館開幕,這也是郭博先生的第十五次個人攝影展。 [4]  2010年,郭博逝世,享年90歲。 [2] 

郭博親屬關係

父親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本名郭開貞,號尚武,乳名文豹,筆名除郭沫若外,還有麥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鴻、羊易之等。中國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和古文字學家,傑出的作家、詩人和戲劇家,革命的思想家、政治家和著名的社會活動家,百科全書式的文化巨匠。
早年留學日本,在九州帝國大學醫學部獲得醫學學士學位。1921年組織創造社,出版《女神》。《女神》是中國第一部成熟的新詩集。1924年翻譯河上肇《社會組織與社會革命》,逐步轉變為馬克思主義者。1926年參加北伐,先後擔任北伐軍總政治部宣傳科長、副主任。1927年3月30日,在朱德寓所寫下《請看今日之蔣介石》。8月參加南昌起義,任宣傳委員會主席、總政治部主任,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2月,為躲避國民黨政府緝捕,經周恩來同意,在中共地下黨掩護下離開上海赴日本。定居千葉縣市川市,行動受憲警監視。在流亡日本十年期間,出版了《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甲骨文字研究》《卜辭通纂》《金文叢考》《兩週金文辭大系圖錄》《兩週金文辭大系考釋》等著作,成為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派的領軍人物。全面抗戰爆發後回到上海,創辦《救亡日報》,後在武漢、重慶擔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1940年改任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在國統區積極宣傳進步文化,宣傳團結抗戰。1941-1943年間,完成《棠棣之花》《屈原》《虎符》等六部歷史劇,代表了中國現代歷史劇創作的最高成就。1944年發表《甲申三百年祭》,被中共中央定為整風文獻。1945年出版《青銅時代》《十批判書》。1946年參加舊政協會議,參與國共談判。1947年由滬赴港。1948年底北上,籌備新政協會議。1949年4月,率中國代表團參加世界擁護和平大會的布拉格會議,並被選為大會主席團成員。同年8月,在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上,被選為全國文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郭沫若繼續從事文史研究和文學創作,同時擔負着國家事務、科學文化教育和國際交往等方面的領導工作,曾擔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院副總理兼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主任、歷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二、三屆主席、中國人民保衞世界和平委員會主席、中日友好協會名譽會長等重要職務。在中國共產黨第九屆(1969)、十屆(1973)、十一屆(1977)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在第一至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均被選為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歷任全國政協第一、二、三、五屆副主席。 [2] 
母親郭安娜(佐藤富子),1894年3月4日生於日本仙台,1916年夏與郭沫若在東京相識,並相愛,同年12月同居,兩人共同生活了20年。1949年,郭安娜送子女到中國定居,並加入中國籍。1983年被增補為全國政協委員。 [11]  1994年8月15日,郭安娜在上海華東醫院病逝,享年105歲。 [12]  兩人育有四子一女,郭博為二子。郭博大哥郭和夫(1917-1994),有機化學和石油化學家,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所研究員、副所長,當選第五、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弟弟郭復生(1922-2004),中國科學院動物所工程師。妹妹郭淑瑀(1925-1984),天津外國語大學教授。弟弟郭志鴻,1932年出生,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出版有《郭志鴻鋼琴作品選》。 [2] 
兒子郭允,1956年生於上海。1981年赴日。曾為朝日新聞社攝影部職員。 [1] 
郭允 郭允 [13]

郭博社會活動

1992年10月,郭博參加樂山紀念郭沫若百週年誕辰紀念活動。 [10] 

郭博社會評價

王天平:郭博捕捉的手法,顯然與當時的攝影家判若不同。審美的超前性、家人的素養積澱,匯聚到郭博審美和瞬間定格上。只要一拿起相機,他即刻物我兩忘,天人合一。他學養深厚,視野廣闊、秉性剛柔,揉和在一起賦予他作品的內涵和超前性。郭老的鏡頭表現最多的題材,乃老本行建築。在他眼裏,建築即人,人即建築。他最愛表現的題材是以小見大,只帶廣闊場面和敍事,而敍事呢,偏又不以情節面貌出現;而情節,通常又藏而不露。他的作品返璞歸真、典雅樸素,往往同一個主題用不同側面去表現。他用了一輩子的心血,求索尋覓,不曾停止。 [5] 
陳友泉:郭博的攝影作品以黑白為書。他以建築師特有的曝光,把凝固的建築與人的活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無論是外灘宏偉的西歐古典式建築,還是上海南市老城廂的簡隨民居,抑或是哈爾濱的俄羅斯東正教室,成都的東方式寺院,無不調動透視、受光、造型等藝術手段,使作品具有高度的藝術性。 [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