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郭儀長

鎖定
郭儀長(1732—1809年),字震元,號豫堂。郭氏第十五代傳人,其父郭曾榮(字維茂,號翠亭)與其叔郭貴榮(字廷茂)於康熙年間從祖居太平鄉大埔崗遷居邑城下郭后街迎恩社興仁裏,故史書多稱郭儀長為清城下廓后街人。乾隆48年(1784年)中舉。乾隆51年,授河南司主事兼辦江蘇司事,四年後升為刑部奉天司員外郎、乾隆59年升為刑部山西司郎中。嘉慶年間欽命巡視北城察院,掌江西道監察御史,兼署江南道監察御史和浙江道監察御史,誥授中憲大夫。為官清廉、公正無私。69歲告假回鄉,嘉慶皇帝特賜一筆“坊架銀”,令他在邑城建立石坊。三年後,在清城南門街建立牌坊,正面“名御史”,背面“奕世名勳”。 [1] 
本    名
郭儀長
震元
豫堂
出生日期
1732年
逝世日期
1809年

郭儀長人物簡介

郭儀長生於清朝鼎盛時期,長於富貴之家,自幼聰穎,才思敏捷。初由郡附貢生歷任刑部湖廣江蘇司額外主事,乾隆四十八年(1784年)中舉。兩年後,乾隆特別欣賞郭儀長之文才,不時召見,聽其講課,恩賞有加,乾隆五十一年(1787年)奉旨補授河南司主事兼辦江蘇司事,四年後升為刑部奉天司員外郎,每年冬夏均陪乾隆到天壇和地壇祭祀。乾隆五十九年(1795年)升為刑部山西司郎中。公元1796年,乾隆在位屆滿60年,他不想超越其祖父康熙在位61年的記錄,傳郭儀長陪他到天壇和地壇祭祀後,便宣佈退位,將帝位傳給其子嘉慶。 嘉慶即位後,對郭儀長更加恩寵。嘉慶元年(1796年)農曆正月初四,嘉慶帝在寧壽宮舉行“千叟宴”,御賜郭儀長詩章古畫、玉如意、靈壽金杖、帽緯、小荷包、桃花扇、象牙板、玉指套、西藏緞、錦緞、回子緞、江寧織紗(即名貴絲織品)等共16種。(正是這些御賜品,引發了後來郭氏祖墓全部被盜賊光顧,此是後話)。

郭儀長人物生涯

郭儀長在嘉慶年間深得皇帝信任,仕途青雲直上,不斷加官進爵,欽命巡視北城察院、掌江西道監察御史、兼署江南道監察御史和浙江道監察御史、誥授中憲大夫。可謂權傾朝野,但他為官清廉、公正無私、忠於職守,因而口碑極佳,成為嘉慶時代名震華夏的著名御史。
其父郭曾榮也被誥贈中憲大夫、刑部陝西司郎中。表志由光祿大夫、太子少保、尚書房行走,體仁閣大學士劉墉(即宰相劉鑼鍋)親自撰寫(碑文原件今藏清遠市博物館)。通議大夫、內閣侍讀學士樑上國、奉直大夫、翰林院編修龍廷槐和奉政大夫、工部營繕司郎中鄭士超等人紛紛撰文憑弔,令太平鄉大埔岡的風水寶地“漁翁撒網”聲名遠播。從此,凡清朝文官武將經過下廓后街或大埔崗郭氏祠堂,均下馬鞠躬行禮。
郭儀長身為朝廷重臣,十分注重調查研究,在《郭儀長奏疏》裏,他撰寫出大量切中時弊的奏疏,提議加強海防、整肅吏治、嚴懲械鬥、禁止非法貿易、禁止清兵擾民等,多為皇帝所接納。由於視為親子的侄兒郭見晟不幸在京城病逝,69歲的郭儀長身心霎時遭受沉重打擊,萬念俱焚,次日便告假回鄉修墓。離京之日,嘉慶皇帝依依不捨,特賜一筆“坊架銀”,令他在邑城建立石坊。三年後,一座用花崗岩構建的牌坊矗立在清城南門大街上,坊額正面雕曰:“名御史”,背面雕曰“奕世勳名”,(奕世,連續多代也,勳名,特殊的功勞和名譽也)。誠然,郭氏南遷清遠數百年,從第四代傳人郭宥定,到第九代傳人郭振卿,再到第十五代傳人郭儀長,可謂英才輩出,實為名副其實也。
據史籍記敍,“名御史”牌坊北面,還有一座紀念明朝兵部主事朱壁和知縣朱琳的“名賢坊”,兩座牌坊相映成趣,為清城增色不少。可惜,1958年因街道擴建被拆毀,在南門大街矗立了154年的“名御史”牌坊,灰飛煙滅,從此消失在世人視野,殊為可惜。行文至此,我對記載清遠歷史和文化的古蹟大量被毀而感到心痛。我們是否在建設現代化新城的同時,也要做好古蹟的保護?
郭儀長回鄉九年,特別關心家鄉公益事業,賑災、辦學、修橋、建路多得力於他,除了替家族修譜修墓,還主編邑志,收養遺孤,助其成材。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郭儀長曾捐地和捐鉅款建築“鳳城書院”,為倡盛清遠文風,作出了不朽貢獻,在京城和故鄉清遠傳為佳話。 [2] 
嘉慶14年(1810年),郭儀長逝世,終年78歲,葬祖居太平鄉大埔崗黃土塘之“漁翁撒網”,與其父郭曾榮、高祖郭君調相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