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郭亮

(中國科學院專家)

鎖定
郭亮,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非線性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人員,主要從事力學、柔性電子技術方面的研究工作 [1-5]  [31]  ,在航空航天、機械、物理等領域的科學普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曾任中國力學學會科普部部長,是中國科協首席科學傳播專家,中國造船工程學會科普傳播專家 [6-7]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科普專家,中央電視台少兒頻道欄目專家,榮獲北京市海淀區“科普先進個人”、中國科學院“科普啓明星”、首都科技創新成果展特別貢獻獎等。曾參與中央電視台一套、二套、十套、紀錄片頻道,湖南衞視,北京衞視,遼寧衞視,騰訊,優酷等多檔科技和科普類節目,為相關節目開發和提供科學素材。多次在中國科技館“科學講壇” [8]  、清華大學“青年科學家專題論壇” [9]  、國家情報中心“科普講座”和全國大中小學校開展科普講座。
中文名
郭亮
民    族
畢業院校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7] 
主要成就
北京市海淀區“科普先進個人”、中國科學院“科普啓明星”、首都科技創新成果展特別貢獻獎

郭亮科學傳播

部分獎項和講座現場
部分獎項和講座現場(11張)
郭亮,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非線性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人員,主要從事力學、柔性電子技術方面的研究工作,在航空航天、機械、物理等領域的科學普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32]  。曾任中國力學學會科普部部長,是中國科協首席科學傳播專家,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科普專家,中國教育促進會理事,中央電視台少兒頻道欄目專家,榮獲北京市海淀區“科普先進個人”、中國科學院“科普啓明星”、首都科技創新成果展特別貢獻獎等。曾參與中央電視台一套、二套、十套、紀錄片頻道,湖南衞視,北京衞視,遼寧衞視,騰訊,優酷等多檔科技和科普類節目,為相關節目開發和提供科學素材。多次在中國科技館“科學講壇”、清華大學“青年科學家專題論壇” [9]  、國家情報中心“科普講座”和全國大中小學校開展科普講座。組織策劃了一系列針對研究生、大、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科技類競賽,多次帶領學生參加青少年創新大賽並獲得獎項 [10] 

郭亮研究領域

1 柔性結構與器件力學 [7] 
柔性結構的有限變形、屈曲與後屈曲理論柔性傳感器與柔性驅動器的設計、理論、製備與產品化,重點在大應變傳感器和彎曲傳感器柔性可穿戴設備的設計、分析、製備與產品化
2 微重力流體力學技術
空間傳質係數測量
表面張力與接觸角測量
大Marangoni數空間熱對流研究
3 機械結構設計
懸浮揹包系統設計與製備
單兵外骨骼和智能揹負系統設計與開發
固體火箭發動機壽命評價

郭亮社會任職

天舟貨運飛船熱對流項目載荷主任設計師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科普專家
中國造船工程學會科普傳播專家
中國科協首席科學傳播專家
北京市科普文化促進會副理事長
中央電視台少兒頻道欄目專家
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常駐嘉賓 [7] 

郭亮獲獎及榮譽

首都科技創新成果展特別貢獻獎
中國科學院科普啓明星
北京市發明創新大賽創新大工匠
北京市海淀區科普先進個人 [7] 

郭亮設計及製作

郭亮老師參與的部分電視節目錄制
郭亮老師參與的部分電視節目錄制(11張)
2010年開始,被中央電視台少兒頻道欄目專家,為節目開發和提供相關素材。曾先後參與中央電視台《透視新科技》 [11]  、《加油向未來》、《走進科學》、《我愛發明》、《正大綜藝》 [12]  、《原來如此》 [13]  、《極客出發》、《我的牛頓教練》 [14]  、《異想天開》,北京電視台《生活這一刻》 [15]  ,湖南衞視《新聞大求真》 [16]  、《小子好樣的》 [17]  、《我是未來》,遼寧衞視《奇幻科學城》,優酷《火星研究院》 [18]  等節目的設計和製作。

郭亮科普內容創作

1. 曾經以“力學老三”為筆名 [19]  ,創作了十餘篇力學主題科普文章,通過新媒體信息化的形式進行傳播,取得了很好的反響。比較典型的文章如:
“挑戰馬拉松,你夠“格”麼。” [20] 
“在里約,弧線球和女足更配。” [21] 
“在家裏就能製造龍捲風” [22] 
“洪荒之力到底是個什麼鬼,普通人也能爆發出奇蹟。” [23] 
點擊量近百萬。
2. 與湖南衞視合作錄製了50餘期科普節目《新聞大求真》,並聯合團隊在網上拍攝了“逃離危機”主題系列共10餘部微視頻 [24]  ,得到了很好的評價,傳播效果非常好。
3. 與央視紀錄片頻道合作拍攝了《我的牛頓教練》系列科普紀錄片,獲得了中央電視台2018年度優秀節目評選,紀錄片類二等獎。

郭亮科技產品研發

趣味力學科普展廳
趣味力學科普展廳 趣味力學科普展廳
2012年起,着手研究科技類培訓,在中科院力學所內建立了一個近400平左右的動手體驗展廳,共分五個部分,既有中小學動體驗的物理類互動展品,也有流動顯示儀、多平台實驗水槽、水錘揚水機、多種渦流演示儀等實驗級展品,同時輔以圖書、視頻、遊戲及問答設備。寓教於樂,吸引了大批社會人士預約參觀,得到了參觀者的一 致好 評。
中小學科技實驗室
曾先後參與了多箇中小學科技類實驗室的設計和製作,比如:
  1. 為天津大學附屬中學打造的探月工程主題實驗室,實驗室中包括風洞實驗、3D打印機、全月圖等等各類探月工程相關的實驗儀器,為學校開展科技類教育提供了一個前沿高端平台,同時撰寫了輔導材料及教案,方便老師教學使用。
  2. 為北京十二中打造的航空航天科技教育實驗室,實驗室中包括風洞,高倍望遠鏡等設備儀器,同時配合以專屬的科技課程輔導,讓學生們不出校門就能夠學習到最前沿的理論和知識。
  3. 為建華學校亦莊分校設計並打造科學實驗室,包括機器人、編程、物理、機械、力學等諸多動手實驗項目和相關主題課程,力求打造一個以趣味為主導,以實驗為工具的探索發現實驗室,讓學生們可以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進行高端的小課題探究學習。
科學實驗室 科學實驗室
大型可測控模型火箭實驗平台
2014年,研發了大型可測控模型火箭實驗平台。該款大型模型火箭總長度0.94米,直徑0.09米,底部裝載5枚C系列固體火箭發動機,捆綁式並聯方式發射,滿負載飛行高度約為100~150米,接近40~50層樓高。模型火箭箭體構造完全模擬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嫦娥衞星專用),包括整流罩、返回艙、傘降艙、燃料倉等,輔助以發射架和遙控點火器,可以實現遠程讀秒操控發射,最後通過傘降艙中的降落傘實現火箭回收,不會損壞箭體和相關設備。
大型可測控模型火箭實驗平台 大型可測控模型火箭實驗平台
模型火箭的另一大特色在於可測控性,在返回艙內裝備有各種傳感器測量模塊,能夠實時監測火箭的高度、速度、加速度、角速度、温度、姿態等,並且通過搭載在返回艙內的射頻模塊,可以與地面的控制中心(筆記本操控台)實現遠距離實時數據傳輸,我們在地面便可以獲得火箭在飛行過程中的全部參數,相當於一個飛行控制中心。同時火箭箭體上安裝微型攝像頭,也會記錄飛行時的視頻錄像。
風洞、磁懸浮、流動顯示等科研平台開發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院士視察風洞平台設備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院士視察風洞平台設備
將科研級實驗平台簡化,專門為學校打造了適合青少年“研究性學習”的課程,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他們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做出一些階段性的成果。課程中融入了航空航天方面的基礎知識,通過引入了三維建模、計算機仿真計算、風洞、PIV技術等科研平台,以3D打印和激光切割等輔助設備支撐,形成一整套從設計到優化再到製作的完整閉環課程。在航空航天熱的大背景下,既能夠激發大多數同學的學習熱情,也能夠讓少數同學利用該科研平台進行研究性,並做出一定的創新性成果。
小課題研究
2015年開始接待中學生自主選題的小課題研究培訓,連續4年與陳經綸中學合作,為每年的高一科技實驗班進行課題研究培訓,取得了多個北京市科技創新大賽的獎項;連續3年與北京市海淀外國語學校合作,為國際班的學生做科研課題輔導,部分同學已經獲得了美國和英國知名院校的錄取資格。為海淀區少年科學院量身打造了多個創新課題,獲得了青少年創新大賽一二等獎。
2015年,陳經綸中學的小課題研究“霧霾檢測火箭”獲得北京市創新大賽一等獎。 [25] 
2016年,石家莊二中的小課題研究“分子擴散的探索”獲得河北省創新大賽一等獎。 [26] 
2018年,河北九中的小課題研究“高鐵列車風的數據重構及空間分佈研究”獲得河北省創新大賽一等獎。 [27] 
2020年,北京市第十三中學分校的小課題研究“基於複合結構的類皮膚可拉伸LED陣列電子器件“獲第40屆北京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10] 
2023年,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學的小課題研究“基於激光成型技術的柔性可拉伸LED陣列護頸裝置”獲得第42屆北京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33] 
2023年,北京市第八十中學的小課題研究“不同外形汽車流場特徵的仿真和實驗研究”獲得第42屆北京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34] 

郭亮懸浮揹包開發

作為主要發明人之一,申請了懸浮揹包的專利設計方案 [28]  ,並開發了軍用和民用版“懸浮揹包”。項目團隊參加了由海淀區和中科院聯合舉辦的概念驗證創新大賽。 [29]  人們在行走時,揹包會隨身體上下振動,產生衝擊力。懸浮揹包在設計時增加了阻尼系統,避免運動過程中身體高低變化引起揹包的振動,實現減輕實際揹負重量的效果。本項目完全是自主知識產權的開發研究,目 前已經完成了初樣設備的製作,小批量生產也已啓動。 [3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