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郭亮墓

鎖定
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長沙市望城區銅官街道郭亮村郭亮文化園內。1928年4月,自長沙歸葬於此,1957年修復,其妻李燦英、胞兄硯章與之合墓。佔地面積45平方米。塋地及墳堆均鑲嵌銅官燒製的綠色構件。墓呈半圓形,水泥封頂,墓後立碑三通,主碑橫書"中共黨員",豎刻"烈士郭亮李燦英墓",碑額上刻有紅色五星一顆,墓圍直徑5米,陶瓷桌一張,陶瓷凳數條。由石階40餘級導入墓區,兩旁植常青松柏。前臨池塘,後依羣山,左側有郭亮舊居,右側為郭亮生平業績陳列室。
中文名
郭亮墓
地理位置
長沙市望城區銅官街道郭亮村郭亮文化園內
門票價格
免費
修建時間
1928年修建1957年修復

郭亮墓郭亮簡介

郭亮1901年生於長沙縣銅官文家壩(今長沙市望城區銅官街道郭亮村)。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2年任湖南省總工會委員長。1927年當選為中共“五大”中央委員,湖南省委書記,是馬日事變國民黨反動派懸重賞捉拿的人物。 1928年1月任中共湘鄂贛邊特委書記。3月27日深夜在岳陽被捕,29日凌晨被殺害於長沙。反動派把郭亮頭顱先懸掛在長沙城內的司門口,後又掛到銅官東山寺戲台“示眾”。郭亮二哥郭正雅和赤衞隊員們一面設法將烈士身軀從長沙運回銅官,一面冒險從東山寺搶回頭顱,縫合後裹以紅綢迅即葬於郭硯章(郭亮之大哥, 1915年病故)墓穴。
1950年4月,郭亮妻李燦英逝世後也合葬於此。1957年修墓時特保留了郭硯章墓碑作為歷史紀念。1963年在墓右下方10米處修郭亮墓廬。1983年將郭亮故居按原貌易地修復,陳列烈士業績和部分原物。1987年利用墓地周圍山地修建了郭亮烈士陵園。2011年對郭亮陵園進行提質改造,並更名為郭亮紀念園,免費對外開放。
郭亮生平業績陳列室 郭亮生平業績陳列室 [1]
郭亮烈士墓於1972年9月和1983年10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兩次公佈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郭亮墓和郭亮生平業績陳列室於1995年1月被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公佈為湖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郭亮墓公交交通

參考線路1:長沙公交W132郭亮紀念園站下車
銅官首末站——花果路華城路口——白楊路石龍路口——銅官大道白楊路口——銅官污水處理廠——銅官大道花果路口——花果路口南——銅官工業園管委會——合新路口——譚家老屋——萬星村——橫塘——譚家坳——瓦屋子——書堂大道梅銅路口——郭亮紀念園——文昌壩——羅家莊——新河學校——彩陶源村——中山村——陳家灣——馬家塘——高粱村——東茅山——書堂大道黃橋大道口——書堂山敬老院——書堂大道蘭丁路口——書堂山歐陽詢紀念園——梁胡衝——炭盆坳路口——王家塘(丁字灣)——丁字新苗幼兒園——丁字供電所——丁字衞生院——丁字灣街道——丁字客運站 [2] 
參考線路2:長沙公交W129路電廠大道梅銅路口站下車

郭亮墓自駕遊線路

長沙市內遊客可以從長沙汽車北站出發,沿着芙蓉北路一路向北行駛,進入芙蓉北大道,沿途會路過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涉外學院、金字灣商業廣場,在第二個紅綠燈位置左拐進入丁字新鎮,進入丁字新鎮後約500米左右,看到毛澤東石像右拐進入書堂大道,沿着書堂大道行駛3公里看到有3米限高位置後右拐繼續直行7.5公里,在馬路左側。
省內省外遊客可以走S61嶽臨高速(岳陽-臨武)在銅官收費站下高速,下高速後右拐沿着梅銅公路(梅花嶺-銅官)前行300米右拐進入郭亮大道(書堂大道北延線),前行500米在馬路右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