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郡望堂號

鎖定
(1). 清 代科舉,童生經縣、府、院三級考試合格成秀才,府考時取中前十名者被列為堂號。 吳玉章 《辛亥革命·浮槎東渡》:“過院考的時候……我是府考最後一場的第二名,被列為‘堂號’(前十名稱‘堂號’,是學政必看的卷子)。” (2).舊時一户人家的稱號。 峻青水落石出
中文名
郡望堂號
類    型
堂號
讀    音
táng hào
注    音
ㄊㄤˊ ㄏㄠˋ

郡望堂號詞語解釋

【名稱】:堂號  【拼音】:táng hào  【注音】:ㄊㄤˊ ㄏㄠˋ

郡望堂號詳細解釋

舊時一户人家的稱號。 峻青水落石出》:“莊裏有一家地主,堂號 積善堂 。”
簡介

郡望堂號詞語

郡望

郡望堂號拼音

jùn wàng

郡望堂號詳細釋義

古稱郡中為眾人所仰望的貴顯家族,如清河張氏隴西李氏太原王氏吳興姚氏等。 明姚琛《丹鉛總錄·郡姓》:“虛高族望,起於 江 南。言今之百氏郡望,起於 元魏 胡 虜之事,何足為據也。” 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新錄·羣望》:“自 魏 晉 以門第取士,單寒之家,屏棄不齒,而士大夫始以郡望自矜。” 魯迅 《吶喊·阿Q正傳》:“第四,是 阿Q 的籍貫了。倘他姓 趙 ,則據稱郡望的老例,可以照《郡名百家姓》上的註解,説是‘ 隴西 天水 人也’。”
歷史上的名門望族大多有本家族的“堂號”。高大寬敞的廳堂上,懸掛着書寫“堂號”的匾額,每逢年節喜慶之日,還在門前掛起書寫着“堂號”的大紅燈籠。當地的老百姓談論某一家族時,喜歡以“某某堂”來稱呼。例如:吳昌碩祖家被稱為“三讓堂吳家”、瞿秋白祖家被稱為“八桂堂瞿家”、惲代英祖家被稱為“承蔭堂惲家”、李四光祖家被稱為“立本堂李家”等等。  著名家族堂號,如:趙姓——半部堂周姓——愛蓮堂楊姓——四知堂王姓——三槐堂、姚姓---仁聖堂、張姓——百忍堂魯姓——三異堂、丁姓——御書堂、鄭姓——玉麟堂、陳姓——三益堂、黃姓——江夏堂謝姓——寶樹堂、馮姓——善德堂、高姓——聚慶堂彭姓——述古堂景姓——念祖堂、寸姓——紫照堂、賈姓——積善堂等等。  “堂號”是家族門户的代稱,是家族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產生的宗旨大致有三:一是彰揚祖先的功業道德,二是顯示家族宗親的特點,三是訓誡子弟繼承發揚先祖之餘烈。堂號包括郡王總堂號和自立堂號。由於歷史文化習俗的影響,人們在談到和自己同姓氏的歷史名人時,往往流露出一種尊崇、自豪之情。

郡望堂號來歷

“堂號”多源自本姓祖上某一歷史名人的典故事蹟或趣聞佳話。例如:  孟姓的“三遷堂”,相傳孟子幼時家靠墓田,孟子就學埋墳、哭喪的事。孟母為了教育好兒子,就遷到集市旁邊住。孟子又學叫賣東西的聲音,孟母只好又遷。最後遷到學校旁安家,孟子學習禮讓進退。由於孟母三遷,注意家庭教育,使孟子成為聖人。
孟姓又以"平陸"等為其堂號。
趙姓的“半部堂”,出自北宋王朝開國宰相趙普“半部《論語》安天下”的典故。
周姓的“愛蓮堂”,出自北宋理學的開山鼻祖周敦頤。他在《愛蓮説》中,曾讚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  謝姓的“東山堂”,出自東晉著名政治家謝安的典故。謝安,字安石,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淡薄名利,隱居會稽東山。在國家危難的關頭辭別東山,出任宰相。指揮淝水之戰大獲全勝,繼又北伐,收復青、兗、徐、豫等州;成為流芳千古的英雄人物。成語“東山再起”説的就是謝安。
劉姓的堂號“蒲編堂”,典出三國蜀漢皇帝劉備故事。東漢末年,劉備家居涿縣,幼年喪父,貧苦無依,和母親一起織蓆賣草鞋為生。起事後,常被政敵蔑稱為“織蓆販屨小兒”。劉備稱帝后,常思其母編織蒲席之苦,茶飯無味。劉姓後人遂以“蒲編”為堂名,以告誡子孫勿忘祖先創業之艱辛,以簡樸勤奮為本。
楊姓的“四知堂”,出自東漢楊震拒收賄賂的故事。東萊太守楊震路經昌邑,當晚昌邑縣令王密求見。王密為討好上司送來“十金”,並對楊震説:“三更半夜無人知曉。”楊震嚴肅地説:“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麼説沒人知道呢。”王密只得羞慚而退。楊震後來擔任司徒太尉等重要的職務。為了紀念楊震的一身正氣、廉明清正,楊姓後人將“四知”作為家族的堂號,鞭策子孫效法祖先的清廉家風。
王姓的“三槐堂”,出自北宋王祜“植三槐,自知子必貴”的故事。王祜是開國名臣,曾任尚書、兵部侍郎等要職。他曾親手在自家庭院裏,種了三棵槐樹,並預言説:“我的後代一定有擔任‘三公’一類高官的。先用這三棵槐樹當標誌吧。”後來他的兒子王旦果然當上了宰相,天下人都稱之為“三槐王氏”。“三槐堂”由此得名。  韓姓的“晝錦堂”,是北宋社稷重臣韓琦致仕歸裏,在相州故居修造廳堂之名。典出《史記·項羽本紀》,秦末項羽統兵破咸陽亡暴秦後,思歸江東,説:“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誰知之者,”後以富貴還鄉為“晝錦”。韓琦以“晝錦”為堂號,絕非小人得志後的矜誇炫耀;而另有深意——把“晝錦堂”詩刻於石上,以告戒自己和後人:誇耀名譽地位,是一種令人菲薄的陋行;而應當把功業榮華作為對自己的激勵和儆戒。北宋文壇巨擘歐陽修在《相州晝錦堂記》一文中,對此論説甚詳。
孫姓的“映雪堂”,出自西晉孫康映雪夜讀的典故。孫康自幼篤志好學,家境貧寒,無錢買油點燈夜讀,冬夜利用白雪反光刻苦研讀。由於勤奮攻讀,學富五車,官拜御史大夫。孫姓後人把“映雪”作為堂號,旨在激勵子孫發奮讀書,立志成材。
鄭姓的“著經堂”,是讚頌東漢著名的經學大師鄭玄在學術上的巨大貢獻。鄭玄潛心著述,聚徒講學,融會貫通,遍注羣經,成為漢代經學的集大成者
博陵(河北安平崔姓的堂號為“噤李堂”,“噤李”是指使李白不能夠開口吟詩。唐朝崔顥遊黃鶴樓,在樓上題了一首詩《黃鶴樓》,文情俱佳。後來李白也遊黃鶴樓,看到黃鶴樓的美景,提筆也要題詩,見到崔顥的詩,便不敢在上面題詩了,只是吟道:“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從宋代開始,一些文人雅士喜歡把“堂號”署在詩文書畫作品上。後來,乾脆自己命名一個“堂名”,在文化交流時簽署使用。實際上,這些文藝家已把家族的“堂號”逐步演化為個人的“齋名”。文人為書齋所取之名,又稱為“室名”,例如:宋代文人蔡京的“六鶴堂”、陸游的“雙清堂”,元代文人黃公望的“三教堂”,明代文人湯顯祖的“玉茗堂”、吳文華的“濟美堂”、譚元春的“嶽歸堂”,清代文人秦榮光的“養真堂”、陳廷慶的“謙受堂”等。
現代文學藝術家劉半農的“含暉堂”、豐子愷的“緣緣堂”、陳寅恪的“寒柳堂”、馮友蘭的“三松堂”、張大千的“大風堂”、劉海粟的“藝海堂”、李可染的“耕牛堂”等都是著名的齋名。單字的齋名,在20世紀前期較為盛行,如王國維的“觀堂”、魯迅的“俟堂”、郭沫若的“鼎堂”、周作人的“知堂”、孫犁的“耕堂”、馮其庸的“寬堂”等,已為廣大文學愛好者所熟知。
近代許多政客、名人遷居天津,他們在天津購買私人住房時往往用“堂號”,卻不用本人姓名。例如: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袁世凱任直隸總督時,以“樹德堂袁”的名義買下河北區元緯路和地緯路之間20多畝土地,建起規模宏大的袁氏花園公館。
1912年,曾任北洋政府大總統的黎元洪在舊英租界盛茂路(今河北路),以“大德堂黎”的名義,購買土地,建造高級住宅。
1927年,曾任北洋政府大總統的徐世昌以“寶墨堂徐”的名義,購地15畝,建起8所住宅。
吉鴻昌將軍在天津的住所,是1930年以“有餘堂”的名義購置的。宋哲元將軍在天津的住所,是1932年以“明德堂”的名義購置的。張自忠將軍在天津的住所,是1936年以“安慶堂”的名義購置的。張學良將軍的胞弟張學銘在天津的住所,是1931年以“大福堂”的名義購置的。愛國工商業者周叔弢先生的寓所,是1935年以“詩禮堂”的名義購27畝地建造的;愛國實業家畢鳴岐先生的寓所,是1944年以“永順堂畢”的名義購買的。
政要名流購買私人住宅樂於用“堂號”之名簽署登記,究其原因,一是為了顯示家族的聲望和地位;二是不必顯示張揚自己的姓名。這種作法也體現出天津近代民俗的一種習尚。

郡望堂號堂號意義

堂號,本意是廳堂、居室的名稱。因古代同姓族人多聚族而居,往往數世同堂,或同一姓氏的支派、分房集中居住於某一處或相近數處庭堂、宅院之中,堂號就成為某一同族人的共同徽號。同姓族人為祭祀供奉共同的祖先,在其宗祠家廟的匾額上題寫堂名,因而堂號也含有祠堂名號之含義,是表明一個家族源流世系,區分族屬、支派的標記;是家族文化中用以弘揚祖德、敦宗睦族的符號標誌;是尋根意識與祖先崇拜的體現。所以,堂號和郡望一樣,都是中國姓氏文化中特有的範疇。也是中國人進行尋根問祖時不可不先熟悉的一個概念。
堂號,不僅僅是用在祠堂,還多用在族譜、店鋪、書齋及廳堂、禮簿等處;也有用在生活器具上的,如在鬥、口袋、錢袋、燈籠等上面大書堂號,以標明姓氏及族別。凡看重自己的姓氏和族屬的人,都不會忘記本族世代相傳的堂號。不僅漢族,許多遷居內地的其它少數民族,如匈奴的呼延氏“太原堂”、回紇族的愛氏“西河堂”、蠕蠕族的苕氏“河內堂”等少數民族,內遷後接受了漢文化,也有以其繁衍地的郡名或祖上業績之典故作堂號的。這就是中國人的堂號,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實際意義。
堂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堂號與姓氏的地望相關,或以其姓氏的發祥祖地,或以其聲名顯赫的郡望所在,作為堂號,亦稱“郡號”或總堂號。同一姓氏的發祥祖地和郡望不同,會有若干個郡號。如李姓郡(望)號有:隴西、趙郡、頓丘、渤海、中山、江夏、范陽、漢中、代北、雞田、柳城等30餘個;王氏有:太原、琅琊、京兆、元城、汲郡等地38個;張姓有清河、范陽、太原、京兆、南陽、中山、安定、河內等40餘個。  狹義的堂號,也稱自立堂號,在同一姓氏之間,除廣義的郡望之外,往往以先世之德望、功業、科第、文字或祥瑞典故,自立堂號,其形式多種多樣,五花八門,不勝枚舉,若按每姓一個堂號來計算的話,全國至少有數千至一萬個堂號,是姓氏文化中有待開發、整理、研究的資料寶庫。
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有祖先崇拜傳統的一個民族。在每個家族中,往往都有一個場所來供奉已去世的祖先的神主牌位,所以,舊時的每個家族都會有本家族的祠堂,並給它取一個堂號,目的是讓子孫們每提起自家的堂號,就會知道本族的來源,記起祖先的功德。
俗話説,樹大分杈。隨着生命的傳遞、繁衍,家族就會不斷擴大。擴大的結果是一些家族從祖居地遷居他處,另開基業,形成新的分支和新的宗族。這些新形成的宗族和分支,往往又會建立新的祠堂,來供奉最親近的祖先。於是,由一個祠堂又會派生出許多新的祠堂來。因此,像族譜有總譜、支譜一樣,祠堂也就有總祠、支祠、分祠之分,也就是民間所説的所謂大堂祠和小祠堂。
歷來每個姓氏、每個宗族、每個家族,都有自己的堂號。堂號的歷史悠久,應用廣泛,在中國宗法社會中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和作用。
從功能上説,堂號的意義主要在於區別姓氏、區分宗派,勸善懲惡,教育族人。如果説,郡望是高一級別的宗族尋根標誌,那麼堂號就比郡望堂低一級的宗族標誌。郡望往往可以作為堂號,但堂號卻大都不能用作郡望。一個姓的堂號要比郡望多得多,一姓的郡望只有數個多至數十個,但堂號往往有數百甚至上千個之多。郡望在宋代以後就開始走向統一和固定,但堂號卻隨着宗族的發展,一直在不斷的增加。
堂號是宗法社會的產物,在傳統宗法社會中,它對於敦宗睦族,弘揚孝道,啓迪後人,催人向上,維護家庭、宗族和整個社會的穩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隨着中國傳統社會的終結,祠堂在中國大陸不是成了歷史,就是成了文物,因此,新的堂號不可能再產生,但是,舊有的堂號卻仍然留在各姓各族人們的記憶中。
近年來,隨着中國政府的開放改革和全球華人尋根熱潮的興起,許多大陸宗祠被恢復,族譜被續修,因此,堂號再一次被人們抬了出來。不過,如今的堂號,已經沒有了宗族主義的負面作用,有的只是給人們尋根問祖、緬懷先祖、激勵後人的積極意義。特別是對於加強中華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對於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堂號都必將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

郡望堂號類別特色

現依據各姓氏堂號的來歷、特色、分為幾大類型:

郡望堂號以血緣關係命名堂號

中國的姓氏文化,首先表現出來的社會心態就是對血緣關係的高度重視,不僅同一姓氏使用相同的(一個或若干)堂號,而且有血緣關係的不同姓氏,也會使用同一堂號。如著名的“六桂堂”,是閩粵一帶洪、江、汪、龔、翁、方六個姓氏共同的一個堂號。據文獻記載,這六個南方家族,雖然姓氏不同,但卻是一個先祖所同一家族,追本溯源都是翁姓的後裔。

郡望堂號以地域命名堂號

地域觀念命名的堂號,最為普遍,往往和各姓氏的郡望相關,也就是以郡號或地名作為堂號。如前述之隴西李、趙郡李、中山李,太原王琅琊王京兆王、清河張、安定張、河內張等皆是其例。再如諸葛氏,系出葛伯,望於琅琊,發祥地是山東諸城,後世遍佈全國各地的諸葛氏,絕大多數都世代沿用琅琊的堂名。此外,如海氏的“薛郡堂”、陳氏的“潁川堂”、古氏的“新安堂”、徐氏的“東海堂”、歐陽氏的“渤海堂”,以及呼延氏的“太原堂”、林氏的“西河堂”等,都是以地望為堂號。

郡望堂號以先世的嘉言懿行為堂號

中國人向有慎終追遠的美德,往往以先世祖宗的嘉宗懿行深感自豪,往往以此命名堂號,千古留芳。如弘農楊氏四知堂”、“清白堂”即是以東漢太尉楊震的美德作為堂號。據文獻記載,楊震為東萊太守時,道經昌邑,縣令王密深夜求見,以黃金十斤賄賂楊震。楊震嚴詞拒絕説:作為故人知交,我對您是瞭解的,而您怎麼對我的人品不瞭解呢。王密説:我深夜而來,無人知道這回事情。楊震回答説:此事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怎能説是無人知曉。王密只好羞愧而退。楊氏後代子孫為尊崇和懷念這位拒腐蝕,不受賄的先祖楊震,便以“四知堂”,“清白堂”為堂號。
而範氏“麥舟堂”則是來自北宋名臣范仲淹濟危扶困的典故。有一次范仲淹遣子純仁,至姑蘇運麥,舟至丹陽,遇石曼卿無資葬親,純仁即以麥船相贈。純仁回家後告知其父,深得范仲淹嘉許。故後世以此為典,以“麥舟堂”為堂號。

郡望堂號以祖上的功業勳績為堂號

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各個姓氏在不同歷史時期,都湧現出一批功勳卓著,名垂青史的歷史人物,後人往往以此作為堂號。如東漢名將馬援,戰功卓著,名聞遐邇,“馬革裹屍”便是膾炙人口的歷史典故。後因功封“伏波將軍”,馬氏後人中有一支便以“伏波堂”為堂號。楚大夫屈原曾任三閭大夫,屈氏遂以“三閭堂”為堂號。
再如唐代宗時郭子儀,因平安史之亂,屢立戰功,出將入相二十餘年,是維繫李唐王朝的功勳大臣,被封為“汾陽王”。其後世子孫繁衍遍佈各地,多以“汾陽堂”為堂號。今海內外郭氏子孫,也多以“汾陽郭氏”為榮。  以傳統

郡望堂號倫理規範為堂號

在封建宗法社會,各個家族常以傳統的倫理道德規範為堂號,以勸戒訓勉後代子孫。如李氏“敦倫堂”、張氏“百忍堂”、朱氏“格言堂”、任氏“五知堂”、劉氏“百忍堂”、朱氏“格言堂”、任氏“五知堂”、劉氏“重德堂”、鄭氏“務本堂”、周氏“忠信堂”、古氏“敦睦堂”和“官箴堂”、蔡氏“克慎堂”、許氏“居廉堂”等,都體現了傳統的倫理道德觀念。在各氏自立堂號中,十分普遍。  如唐代鄆州壽張人張公芝,九世同居,麟德年間唐高宗祭祀泰山,路過鄆州,至其家,問何以能九世同居,安然相處。張公芝於紙上連書百餘“忍”字,道出其中訣竅,全在於百事忍讓。故堂號名之為“百忍堂”。

郡望堂號以祖上情操雅量、高風亮節為堂號

在封建社會中,有一批文人學士,才氣橫溢,品格清高,深為世人所推重。其後代族人也引以為榮。
如宋代著名理學家周敦頤,品格高雅,酷愛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品格,以所居之處為“愛蓮堂”。其後人遂以此為堂號。晉代陶淵明因不肯為五斗米折腰,遂辭官歸裏,賦“歸去來辭”以明其志。因陶淵明號五柳先生,其後人以“五柳堂”為堂號。再如唐代大詩人李白,自號“青蓮居士”,李氏族人中遂有“青蓮堂”堂號。

郡望堂號以祥瑞吉兆為堂號

古代人對祥符瑞兆十分重視,常認為是上天預示吉祥的徵兆,往往以之為本族堂號。如宋代王祐曾手植三槐於庭院,言其子孫必有位居三公者(古代百官朝會,三公對槐樹而立,故以三槐象徵三公),其子王曰果然位列宰相,當政十餘年,深為朝廷器重。其後人便以“三槐堂”為堂號,成為中國王姓中名人輩出的名門望族,與太原王氏、琅琊王氏並列為王氏三大支派。明代騰衝衞寸慶夢見紫光照地言其子孫必人丁興旺,發達。其後人便以“紫照堂”為堂號。寸姓成為騰衝地區望族大姓。

郡望堂號以先世名人的廳堂別墅為堂號

為表示對同姓先世名人的仰慕之情,各姓中以其廳堂,居處為堂號。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晚年隱居洛陽香山,號香山居士,其後人便以“香山堂”為堂號。  再如唐代宰相裴度,以宦官當權,時事已不可為,乃自請罷相,在洛陽午格創建別墅,起浩涼亭暑館,植花木萬株,綠蔭如蓋,名為“綠野堂”。裴氏一支遂有“綠野堂”之堂號。

郡望堂號以家族中科舉功名為堂號

在封建社會,一些名門望族人才輩出,科第連綿,為世人稱羨,遂以之為堂號。如唐代泉州人林披,有子九人,俱官居刺史(俗稱州牧),門庭顯赫,世人敬仰,這支林氏遂以“九牧堂”為其堂號。再如宋人臨湘人徐偉事蹟至孝,隱居教授於龍潭山中,有子八人,後皆知名,時稱“徐氏八龍”,後人即以“八龍堂”為其堂號。  以垂戒訓勉後人的格

郡望堂號言禮教為堂號

此類堂號在各姓氏自立堂號中較為普遍。如“承志堂”、“務本堂”、“孝思堂”、“孝義堂”、“世耕堂”、“篤信堂”、“敦倫堂”、“克勤堂”等等。

郡望堂號以良好祝願為家族堂號

此類堂號也較為常見。如“安樂堂”、“安慶堂”、“紹先堂”、“垂裕堂”、“啓後堂”等。

郡望堂號以封爵、諡號或旌表褒獎為堂號

此類堂號為歷代朝廷或地方政府封賞、恩賜、旌表而來。如“忠武堂”、“忠敏堂”、“節孝堂”、“孝義堂”等等。  總之,堂號作為家族的徽號和別稱,不僅有明顯的地域特徵和血緣內涵,而且帶有濃厚的封建宗法色彩,既是對某一姓氏家族特色的高度概況,也是當時社會形態的反映。同樣具有區分宗支族別,血緣親疏的社會功能。它的產生、發展,多與修族譜、建宗祠、祭祀祖先、宗親聯誼活動同時進行。

郡望堂號代表姓氏

“堂號”也叫“郡號”,郡是行政區域的建置,也是一個姓氏發祥的本源,後世深以源遠流長,懼有所失,因此立“堂號”而為信。“堂號”究竟有多少,已難確知,依據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邀請專家研究整理,查考得到的共有八十堂,二百六十七姓,各堂的代表姓氏及其居住地點如下:
01、濟陽堂:丁、卞、江、柯、卻、陶、庾、蔡。後漢設濟陰國,晉改濟陽郡,在山東定陶縣地。
02、西河堂:卜、林、卓、宰、靳。漢時的郡名,今綏遠鄂爾多斯地方,即山西離石縣。
03、河南堂:於、山、方、毛、元、平、向、利、邱、俞、陸、褚、廉、種。今河南陽縣
04、東魯堂:孔。孔子生於魯,地因人而名,故叫東魯。
05、雁門堂:文、田、童、農。戰國時為趙地,漢為郡,地當山西舊代州寧武以北及朔平、大同一帶。   06、隴西堂:牛、辛、李、時、彭、董。秦郡名,地當甘肅舊蘭州、鞏昌、秦州諸府。
07、天水堂:尹、皮、艾、狄、桂、秦、莊、趙、嚴、上官。漢時郡名,在甘肅渭縣境,即今伏羌地。
08、平陽堂:仇、汪、巫、來、常、鳳、管、衞、歐、饒。三國魏郡名,在山西臨汾縣境。
09、吳興堂:水、尤、沈、明、姚、施。三國吳郡名,今浙江省吳興地。
10、太原堂:王、羊、祁、易、武、祝、宮、温、霍、閻、尉遲。太原、汾州二府及保德、平定、忻州各地。
11、高平堂:巴、範。漢時國名,今安徽省盱貽縣境。
12、南陽堂:白、束、呼、姬、許、隆、葉、翟、韓、樂、鄧。秦時郡名,泛指河南省南陽及湖北襄陽一帶。
13、京兆堂:申、史、宋、別、冷、杜、車、宗、段、計、韋、晁、郜、浦、象、康、舒、雍、壽、酆、黎、皇甫。漢三輔之一,地轄長安以東至華縣一帶。
14、渤海堂:甘、封、高、歐陽。漢郡名,地領河北省河間、滄縣、安次各地,南至山東吳棣境。
15、汝南堂:左、言、汝、周、南、殷、商、梅、廖、袁、藍。漢郡名,地轄河南舊汝寧、陳州二府及安徽潁州府。
16、武陵堂:冉、華、龍、龔、顧。漢時郡名,今湖南省常德縣地。
17、上黨堂:樊、包、尚、連、鮑。秦時郡名,在山西東南部,今長子縣境。
18、陳留堂:伊、阮、虞、謝。漢時郡名,晉為國,今河南陳留縣,後移至開封。
19、上谷堂:成、侯、冠、榮。秦郡名,地轄保定、易州宣化、順天諸府,均在河北省。
20、沛國堂:朱。漢時設郡,後漢改國,在安徽宿縣境。
21、晉陽堂:匡、唐、景。秦漢時縣名,今山西太原地。
22、新安堂:古。三國吳郡名,在浙江省淳安縣
23、武威堂:石、安、賈。漢武帝時郡名,即甘肅省武威縣地。
24、樂安堂:任。南朝宋郡名,隋廢,在山東廣饒縣
25、馮翊堂:吉、雷。漢時郡名,為左馮翊轄地,即陜西大荔縣地。
26、中山堂:仲、湯、藺。春秋時國名,屬北狄鮮虞國地,今河北省正定縣境。
27、西平堂:池。東漢郡,今甘肅西寧縣
28、安定堂:伍、胡、席、梁、程。漢時郡名,在甘肅舊平涼、固原、涇州境。
29、東海堂:有、茅、徐。漢時置郡,地當山東兗州東南,江蘇邳縣以東。
30、河東堂:旅、薛、裴、儲、聶。秦時郡名,即山西西夏縣地。
31、下邳堂:闕。後漢時國名,即江蘇邳縣地。
32、延陵堂:吳。春秋時吳邑,季札受封延陵,今將蘇武進縣地。
33、廬江堂:河。漢時郡名,在安徽廬江縣境。
34、北海堂:邢、郎。漢郡名,東漢改國,地領山東益都以東至掖縣一帶。
35、平陵堂:孟。春秋時齊邑,今山東歷城縣境。
36、彭城堂:金、劉、錢。漢郡名,今江蘇銅山縣地。
37、清河堂:房、傅、張。漢時郡名,地當河北清河、故城、棗強、南宮諸縣及山東清平、恩縣、冠縣高唐 臨清、武城一帶。
38、東平堂:花。漢國名,即山東省東平縣。
39、博陵堂:邵。晉國名,後改郡,今河北省安平縣境。
40、山陽堂:嶽。漢郡名,故城在河南修武縣曹丕篡漢,廢獻帝為山陽公
41、滎陽堂:昌、潘、鄭。戰國時韓地,今河南省滎陽、成皋一帶。
42、臨海堂:屈。三國吳,分會稽東部置臨海,在浙江省,舊稱台州。
43、范陽堂:鄒、簡、燕。古郡名,即今河北省涿縣地。
44、齊郡堂:查、晏、覃、富、譚。漢時郡名,後改為國,今山東臨淄地。
45、高陽堂:紀、耿。漢時縣名,今河北省高陽縣地。
46、敦煌堂:洪。漢時郡名,今甘肅西部敦煌縣。
47、魏郡堂:柏。春秋時國名,在山西芮城縣境。
48、扶風堂:馬、班、祿、萬、魯。隋時置郡名,今陜西省扶風、鳳翔一帶。
49、千乘堂:倪。漢時郡名,在山東地城、益都一帶。
50、會稽堂:夏。秦郡名,地當江蘇東部、浙江西部,即今紹興。
51、河內堂:荀、司馬。漢郡名,地當河南省黃河太行山之間,今武陵、沁陽一帶。
52、廣陵堂:貢、盛。漢國名,後改郡,今江蘇都縣地。
53、薛郡堂:海。秦時郡名,地轄山東西南部、江蘇東北部。
54、河間堂:凌章詹。漢國名,後魏改郡,在河北獻縣及河間一帶。
55、南昌堂:塗。漢縣名,在江西南昌地,洪州塗氏為豫章望族。
56、豫章堂:羅。漢郡名,在江西南昌縣地。
57、潁川堂:陳、鄔、賴、鍾。秦郡名,地轄河南舊許州陳州、汝寶、汝州諸府,蓋指潁水流域。  58、護國堂:逢、邊、戴、稽。春秋時陳焦邑,今安徽省亳縣地。
59、餘杭堂:隗。隋郡名,唐復為杭州,今浙江杭縣
60、汾陽堂:郭。漢地名,唐併入陽曲,在山西省,唐將郭子儀受封於此,因而名傳。
61、琅琊堂:符、雲、諸葛。秦郡名,地轄舊山東兗、音、沂、萊四府,後漢為國,在臨沂縣境。
62、廣平堂:遊、賀、談。漢郡名,後改為國,今河北雞澤縣地。
63、江夏堂:費、黃。漢郡名,在湖北雲夢境。
64、遼西堂:項。秦郡名,地轄永平、承德、朝陽、錦州、新民一帶,在遼寧與河北間。
65、平原堂:東方。漢郡名,在山東舊武定、濟南二府之西,及樂陵、長清一帶,即平原縣地。
66、頓邱堂:葛、司空。春秋衞邑,在河南省浚縣。
67、弘農堂:楊。漢時郡名,在河南省靈寶縣境。
68、百濟堂:福。春秋時國名,在今朝鮮半島。
69、內黃堂:駱。漢時縣名,今河南省內黃縣地。
70、江陵堂:熊。春秋時楚郢都,漢置縣,宋改都,今湖北江陵地。
71、鉅鹿堂:魏。秦郡名,晉為國,今河北鉅鹿、寧晉一帶。
72、蘭陵堂:蘭。晉時郡名,在山東嶧縣,南朝宋移昌盧,在滕縣境。
73、解梁堂:關。春秋時晉邑,地領山西解縣、臨晉、虞鄉諸地,後漢關羽,即解人也。
74、燕山堂:竇。遼時燕京,宋改燕山府,地領河北省北部及東北部。
75、武功堂:蘇。漢郡名,在陜西郿縣境,今設武功縣
76、始平堂:翁、馮、龐。晉郡名,三國魏改始平,在咸陽附近。
77、梁國堂:墨、橋。漢時梁國,後魏改郡,唐改宋州,在河南商丘縣境。
78、濟南堂:伏、寧。漢初置郡名,即今山東歷城縣境。
79、平昌堂:紅、孟、管、離。三國魏置郡名,治安丘,在今山東安丘縣地。
80、濮陽堂:爰。漢縣名,後魏改郡,即古帝丘,在河北濮陽縣及山東濮縣一帶。
81、噤李堂:崔姓。郡望清河崔氏,今河北省清河一帶。
82、俊逸堂;鮑姓
83蕭姓堂號有定漢堂、制律堂、友愛堂、聽松堂、八葉堂、同文堂、河南堂、蘭陵堂、敦彝堂、世德堂、篤本堂、敦本堂、儉讓堂、永思堂、有序堂、雍睦堂、師儉堂、芳遠堂、四美堂、追遠堂、追來堂等二三十個,尤以河南堂、蘭陵堂、八葉堂、定漢堂、制律堂為最常用。

郡望堂號由來演變

郡望堂號由來

“郡望”一詞,是“郡”與“望”的合稱。“郡”是行政區劃,“望”是名門望族,“郡望”連用,即表示某一地域國範圍內的名門大族

郡望堂號秦漢

秦漢以後,隨着家族的繁衍遷徙,姓氏原有的以血緣論親疏的文化內涵逐漸淡化,而以家族地望明貴賤的內涵成了姓氏文化最為突出的特點。地望,即姓氏古籍中常用的“郡望”,指魏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每郡顯貴的家族,意思是世居某郡為當地所仰望,並以此而別於其他的同姓族人。歷代的姓氏書中,其中有一類是以論地望為主(如唐代柳芳的《氏族論》和南朝劉孝標的《世説新語》)。《百家姓》刻本,也往往在每個姓氏前面註明了“郡望”。如魏晉至隋唐在我國北方形成的“四大郡望”:范陽(今北京至河北省保定一帶)盧氏,清河(今河北省清河一帶)崔氏,滎陽(今河南省鄭州一帶)鄭氏,太原(今山西省太原一帶)王氏。
“郡”是由春秋戰國到秦代幾百年間逐漸形成的地方行政區劃。春秋時,秦、晉、楚等國有邊地設縣,後逐漸在內地推行。春秋末年以後,各國開始在邊地設郡,面積較縣為大。戰國地在郡下設縣,逐漸形成縣統於郡的兩級行政區劃制。秦統一中國後,分全國為36郡,後增加到40多郡,郡下設縣。郡、縣長官均由中央政府任免,成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權組織的一部分。漢至隋唐繼承了秦代的郡縣制,但是具體的郡縣劃分有所不同。隋唐時代,往往州、郡的名稱能相互代用,但大多數時期稱“州”不稱“郡”。到了宋代,“郡”的行政區劃已經作廢。
但“郡望”作為專指某些地域某一名門望族的習慣用語,卻保留下來。並與門閥制度緊密相連,在封建社會相當長的歷史階段中沿用不衰。

郡望堂號西漢

所謂門閥,亦即門第閥閲,指封建社會世代顯貴,影響大,輩分高的姓族家門。這些所謂“高門大姓”一般地説由家族人物的地位、身份和聲望自然造成,一旦形成則顯赫無比,十分威嚴,並世代傳承。有時官方尚作明確規定,宣稱某稱為望族大姓,甚至具體劃分姓族等級,確定門閥序列,各姓族權益的地位不等,這就是所謂的門閥制度。
門閥制度始於西漢,漢代劉氏皇族引經據典,論證其為帝堯之後,是高貴的血統,聲稱他們天生是要稱王做帝的。東漢時期,門第等級觀念已十分盛行,門閥制度初步形成。一些官宦、名流的宗族親屬往往高官厚祿,數世不衰,如弘農華陰楊氏四世四人官至三公,汝南汝陽袁氏四世五人位至三公、汝南平輿許氏三世三人官居三公等,皆成為當時令人稱羨的高門望族。
由於某一姓氏的姓源或發祥、聚集、變遷之地非止一處,於是一姓常常不止一個郡望,但通常以其中一個郡望為主,以區別主從及尊卑。

郡望堂號魏晉南北朝

門閥制度盛行的魏晉南北朝時期,與高門望族相比,門第較低,家世不顯的家族則被稱為“寒門”、“庶族”。他們即使也有一定的土地、財產,其成員也有入仕的機會,但總的説來,他們在政治生活中極受壓抑,其社會地位也無法與門閥士族相比。當時用以銓選官吏的“九品中正制”正是這種門閥制度的集中表現。所謂“九品中正制”就是根據門閥家世、才行品德,由各地“中正官”採納鄉里輿論,將人才分為九個等級進行推選,以任用官吏。
但是,以家族為基礎而盤踞於地方的門閥士族,很快就壟斷了薦舉權,其結果便是隻論門閥家世,不論才行品。出身於名門望族的“衣冠子弟”,即便無才無德,總被列為上品優先入仕,得授清貴之職,而出身孤寒的庶族子弟,即便才德超羣,也被列為下品,即使入仕,也只可能就任士族所不屑的卑微之職,以致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
門閥士族不僅各自控制地方權力,同時還左右朝政,國家法令又明文規定士族有蔭族、襲爵、免役等多種特權。士、庶這間有嚴格的區別,所謂“士庶之別,國之章也”。士族自視甚高,不與庶族通婚。如有士族與庶族通婚,或就任一般由庶族人所擔任的官職,稱為“婚宦失類”,是十分恥辱的事,會因此而受到排擠和嘲諷。
門閥制度下,不僅士庶界限十分嚴格,而且不同姓氏也有高低貴賤之分,甚至在同一姓氏的士族集團中不同郡望、堂號宗族也有貴賤、尊卑之分。唐代柳芳在其《氏族論》中對此作了明確的論述:在南北朝時,“過江則為僑姓”,王、謝、袁、蕭為大;東南則為“吳姓”,姚、王為大;山東則為“郡姓”,王、崔、盧、李、鄭為大;關中亦為“郡姓”,韋、裴、柳、薛、楊、杜首之;代北則為“虜姓”,元、長孫、宇文、於、陸、源、竇首之。以上“僑姓、吳姓、郡姓、虜姓”合稱“四姓”,“舉秀才,州主簿,郡功曹,非四姓不選”。
即使在上述“四姓”中,也因門第閥閲而有等級高下之分:凡三世有位居三公者為“膏粱”,有令、僕(射)者為“華腴”,有尚書、領、護以上者為“甲姓”,有九卿方伯者為“乙姓”,有散騎常侍太中大夫者為“丙姓”,有吏部正副郎者為“丁姓”。
為維護、推行門閥制度,載錄門第、區別族系的譜牒之學因而十分盛行。在南朝劉孝標所注的《世説新語》中,引證的家譜、家傳達數十種之多。這種別貴賤、分士庶的門閥制度,不僅的魏晉南北朝時十分流行,而且影響深遠,成為維護封建社會等級制度的準則習俗。南宋鄭樵在《通志·氏族略》中對此有一段十分精闢的論述:“隋唐而上,官有簿狀,家有譜系。官之選舉必由簿狀,家之婚姻必有譜系。歷代並有圖譜局,置郎中吏掌之,乃用博古通今之儒,知撰譜事”,以便使“貴有常尊,賤有等威”。
在封建社會里,最尊貴的姓氏是皇帝的姓,稱為“國姓”。皇帝對有功的臣僚賜“國姓”以示褒揚,接受賜姓者無不以此為榮。

郡望堂號隋朝

隋朝實行開科取士,任官選吏不全論出身,貴庶子弟一律同視,使至魏晉以來的世家大族失去了政治特權。但卻產生了一大批新的宗室親貴和功臣元勳,即新的士族集團。到宋代,郡的行政區劃已經取消,《百家姓》中所標明的“郡望”,乃是沿襲魏晉至隋唐時期所形成的名門望族的地理分佈。但由於長期形成的以姓氏、郡望標明出身門第貴賤和社會地位的影響,以郡望標註姓氏的習俗,仍然十分盛行。清王士禎池北偶談》雲:“唐人好標望族,如王則太原,鄭則滎陽,李則隴西、贊皇、杜則京兆,梁則安定,張則河東、清河,崔則博陵之類,雖傳志之文亦然。”這裏王氏説到一個重要問題,就是由於唐代士人好標郡望、多題郡望,以官方修史亦不詳細考辨人物多家鄉籍貫,而姑且題署郡望了事,時風所在,竟成為所謂修史之“原則”,造成了歷史人物籍貫的極大混亂。唐著名史學家劉知幾對此制頗為不滿,他曾參與纂修國史,在寫李義琰傳的時候,因為義琰家住魏州昌樂,已有三代之久,所以如實寫道:“義琰,魏州昌樂人也。”結果監修官竟指責他違背了寫史原則,要他照李氏郡望改為“隴西成紀人”(事見《史通·邑里》)。

郡望堂號唐朝

劉漢王朝時就明文規定,凡劉姓之人就可免除一切徭役,享受“六百石”的中級官吏的待遇。李唐王朝的編修姓氏書中,也明文規定了姓氏尊卑的排列。唐貞觀十二年,吏部尚書高士廉奉詔撰修《氏族志》時,因沿襲魏晉南北朝舊例,以山東崔姓為第一,皇族李姓為第二,唐太宗大怒,親自出面干涉,改李姓為第一,外戚之姓為第二,崔姓降為第三。武則天執政時,修纂姓氏錄》,改武姓為第一。
唐時,隴西李氏、趙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並稱“五姓七族”,門第最為清高。子女婚嫁首重門第。即使身為宰相的李義府也因不屬“五姓七族”中之望族,在為其子向山東崔氏求婚時,也遭精通拒絕。
最能説明姓氏貴賤,而且一直流傳到今影響深遠的姓氏書,當數宋朝編撰的《百家姓》。《百家姓》的前八姓是“趙錢孫李,周吳鄭王”。趙姓國姓,當然位居傍首,錢為吳越王之姓,其餘六姓為皇后外戚之姓。
門閥制度下,姓氏直接影響着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婚姻問題,以至前途命運。甚至連日常交往、場面坐次亦明確有別,西晉文學家左思在《詠史》詩中曾對這種不合理現象做了尖鋭的批評,詩曰:“鬱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草。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世胄躡高位,英俊沈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金張籍舊業,七葉珥漢貂。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詩中“金張”指西漢宣帝時的權貴金日石單和張安世,他們的後代憑着祖先的世業,七代為漢室高官。而奇偉多才的馮唐(即詩中之“馮公”)卻因出身微門,竟一生屈於人下,不能展露其才。
這種以地望明貴賤的現象,從某種程度上説是姓氏延續了古代以氏論貴賤的傳統;列出姓氏的郡望也使姓氏在發展繁衍的過程中,有了一個比較清晰可尋的主流與支流脈絡。歷史上,一般姓氏,都有多個郡望,説明它們是由古代同一個或幾個“根”上在不同的時期衍生出來的“分支”、旁系而已。

郡望堂號宋代

宋代人亦常以郡望自標,比如,劉攽有兩種著作分別題為《彭城集》和《中山詩話》,這裏,彭城和中山均為劉氏郡望,並非其人籍貫,劉分攵之籍貫在臨川新喻(今江西新餘)。姚鉉本是廬州人,卻自題郡望曰“吳興”。

郡望堂號明清

明清時人也不乏標識郡望之例。如,明代鄭真本是浙江鄞縣人,其別集卻題為《滎陽外史集》,滎陽者,鄭氏郡望也。清代薛雪,蘇州 人,卻自題郡望曰“河東”。

郡望堂號近現代

郡望現象到如今尚不絕跡,歸因於人們的尋根念祖的觀念意識。如今人們還很重視自己姓氏的來歷和郡望,特別是現代寓居異國他鄉的華人,大都把自己的姓氏、郡望、家譜視為命根子,常常以同姓、同郡望來聯宗認親。據資料統計,在當今台灣2200萬人口中,漢族佔96.4%以上,幾乎每一個姓氏都保留着傳統的姓氏郡望,以示不忘對故土先人的眷戀之情。台灣同胞每遇紅白之事,多在門前懸掛標有郡望的燈籠,以示世人。
尤其近年來隨着全球尋根熱的興起,海外炎黃子孫紛紛歸國,旅遊觀光,尋根問祖。姓氏郡望成為他們追尋家世淵源,謁祖朝宗的重要依據。“姓氏郡望”這一傳統的歷史文化遺產,在團結海內外炎黃子孫,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等方面,仍具有現實的意義。

郡望堂號小結

我國姓氏中郡望堂號最多的是張姓,有43望之多,此外王姓也有32望。然而,如今的張姓則習慣稱16望,即清河、南陽、吳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陽、犍為、沛國、梁國、中山、汲郡河內高平、百忍、金鑑。其中,除最後兩個是堂號外,其餘14個全是郡望;王姓則稱23望,即太原、琅邪、北海、陳留、東平、高平、京兆、天水、東平、新蔡、新野、山陽、中山、章武、東萊、河東、金城、廣漢、長沙、堂邑、河南、三槐、開閩,其中三槐、開閩是堂號。由於張、王二姓歷來就是我國的大姓,其郡望堂號也要較其他姓氏為多。
我國的不少姓氏只有一個郡望堂號,如丁氏只稱濟陽堂、於氏只稱河南堂、並氏只稱南陽堂、鄭氏只稱滎陽堂等等。至於宋元以後,人們對郡望、堂號的內容不再有所區分,把二者同樣作為姓氏發祥地的代稱,則是另外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