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郟縣山陝會館

鎖定
郟縣山陝會館,又稱郟縣山陝廟,也有人稱其為關帝廟,位於河南省位於平頂山市郟縣城關鎮西關大街西段,郟縣山陝會館是清代山陝商賈往來西東南北的驛站和洽談生意、祀神招財、迎賓宴客的商會場所,是全國保存較好的會館之一。 [3-4] 
郟縣山陝會館坐北面南,佔地面積6300平方米,門臨河道,其主要建築有鎮河照壁、廟門和戲樓迭建一體的門樓、鐘樓、鼓樓、中殿(關公殿)、後殿(春秋樓)、堂樓等古建築組成。院內東西廊房各11間,中央空地闊大,可容觀眾千人觀戲。郟縣山陝會館建築佈局嚴整,木、石、磚雕精美,充分體現了山、陝、豫古代建築綜合風格,其建築羣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徵和時代特徵,其木雕、磚雕、石刻技藝高超,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 [3-4] 
2013年3月5日,郟縣山陝會館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中文名
郟縣山陝會館
地理位置
河南省位於平頂山市郟縣城關鎮西關大街西段
所處時代
佔地面積
6300 m²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7-1209-3-507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別    名
郟縣山陝廟、關帝廟

郟縣山陝會館歷史沿革

郟縣山陝會館創建於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 [4-5]  [7] 
2021年,郟縣山陝會館片區道路、排水及通訊工程升級。 [6] 

郟縣山陝會館建築格局

郟縣山陝會館坐北面南,佔地面積6300平方米,門臨河道,其主要建築有鎮河照壁、廟門和戲樓迭建一體的門樓、鐘樓、鼓樓、中殿(關公殿)、後殿(春秋樓)、堂樓等古建築組成。院內東西廊房各11間,中央空地闊大,可容觀眾千人觀戲。
山陝會館的大門的門飾、磚雕、垂花結構精巧,與二樓的古戲樓構建一體,配以左右之鐘鼓樓,使廟門更顯得小巧玲瓏。郟縣山陝會館建築功能完備,圍牆高大端正,中殿(關公殿)、後殿(春秋樓)、客棧樓館,以及倉儲馬廄等一應俱全,顯示出古代晉陝商人的聰明才智和經商理念,是山陝會館中的典型建築。 [3-4] 
郟縣山陝會館

郟縣山陝會館主要建築

  • 照壁
照壁寬8米,高7米,厚1米。基座用質地堅硬、加工平整的紅石大塊砌築,灰泥抹縫,密不透水。上部用青磚砌造,青瓦覆頂。壁陰正中磚雕砌築圓池一個,池內鑲嵌磚雕團龍,生動活潑,被時人稱之為“鎮河大將軍”。門樓三間,中門供人出入,兩次間為門衞及接待之所。 [3-4] 
  • 古戲樓
古戲樓在會館北面,二樓三間敞通,磚雕樓脊,脊之正中,以磚雕麒麟馱寶瓶之造型,築成高大的脊剎。 [3-4] 
  • 鐘樓、鼓樓
戲樓兩側有鐘樓、鼓樓。樓基高達4米,鐘鼓樓周圍各用12根圓木立柱將樓頂十字架樑承起。雙層飛檐,斗拱端莊,渾厚朴實。 [3-4] 
  • 其他建築
戲樓北為中殿(關公殿)面闊5間。殿東側尚有堂樓5間及附屬棧舍。再往北去,為後大殿(春秋樓)。 [3-4] 

郟縣山陝會館歷史文化

  • 山陝會館
在中國明清時期,由於個體經商力量微薄,為避免受到地方勢力侵擾,身處異地的山陝商人結合後,在很多城鎮建造山陝會館,會館方便了大家議事言商,同時在團結秦晉地域的商人、互通商情、維護同鄉和同業商人利益、調解商業糾紛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據史料記載,明清時期山陝會館東起江浙,西至新疆,北至遼寧,南到兩廣,遍及全國各地,是山陝商人創造輝煌商業奇蹟的縮影。
郟縣原是山西、陝西通往安徽的古道,也是洛(洛陽)蔡(蔡州,現駐馬店市汝南縣)古道上的交通重鎮,商貿繁榮。到了明清,平頂山境域的區位優勢更為善於經商謀富的山西、陝西二省商人所看重。故山西、陝西兩省商會在此設置辦事機構,後有21名商人捐資興建會館,作為迎賓、聯誼、祭奠的場所,會館內供奉關帝。郟縣山陝會館是由山西、陝西商人合建的一處廟宇與會館相結合的建築羣。 [4] 

郟縣山陝會館文物價值

郟縣山陝會館建築佈局嚴整,木、石、磚雕精美,充分體現了山、陝、豫古代建築綜合風格,其建築羣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徵和時代特徵,其木雕、磚雕、石刻技藝高超,具有很高的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 [4] 

郟縣山陝會館保護措施

2013年3月5日,郟縣山陝會館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2019年,郟縣山陝會館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萬里茶道”申遺項目遺產點 [1] 

郟縣山陝會館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郟縣山陝會館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城關鎮西關大街西段。
  • 交通指引
郟縣人民政府距離郟縣山陝會館1.9千米,可步行前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