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郊遊

(詞語解釋)

鎖定
郊遊,到郊野休閒以散心健體。俗也稱“踏青遊百病”,尤為婦女所喜愛,她們穿紅着綠、三三兩兩,到野外“遊百病”,以“將晦氣擲之外邊”,稱“十五十六遊百病,老牛老馬歇三天”。郊遊也有“玩十五,逛十六”的講究,即在十六日上午方郊遊踏青。 [1] 
中文名
郊遊
外文名
picnic
解    釋
郊遊,到郊野休閒以散心健體
俗    稱
踏青遊百病 
適宜季節
春秋兩季

郊遊詞語解釋

郊遊,到郊野休閒以散心健體。郊遊,陝北農村也稱“遊百病”或“走百病”,是通過遊覽散步消除百病的一項健身運動,多在婦女、老人、小孩或體弱多病者中間進行。貴州地區有端午“遊百病”的習俗。 男女老幼往野外遊玩, 穿新衣, 在中午一時左右, 路上山上或樹下擠滿人羣,手抱花草,非常快樂。晚上回家將花草和水煮開洗澡,老年人稱為“遊百病”及“洗百病”。

郊遊民間活動

只是一些愚昧做法應摒除,如郊遊時,有病之人要作繞水井或轉古廟的活動。繞轉時,將隨身之物裹上土塊、瓦礫投之井中或擲之廟外,並拾柴在十字路口點燃,以示與病永訣。老年婦女也到野外拾谷茬豆秸燒鍋和擦拭炊具以除五毒。兒童則用高粱稈數節制成串,稱‘打鬼捧”,以驅鬼祛邪,也有製成燈籠掛於門口祈福者,在豫南,有在十五日晨,執“煙把”到田中燻煙以除毒,新縣人則燒“元寶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