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郊壇下和老虎洞窯址

鎖定
郊壇下和老虎洞窯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是南宋為燒造御用瓷器而專門設置的窯場。 [4] 
郊壇下和老虎洞窯址由郊壇下窯址和老虎洞窯址組成。郊壇下窯址出土有窯爐2座,作坊遺址1處,出土瓷片3萬餘片,窯具數千件;老虎洞窯址遺蹟與出土遺物豐富,共清理出不同時代的龍窯窯爐3座、小型饅頭窯4座、作坊10座、澄泥池4個、轆轤車基座坑12個、釉料坑2個、採礦坑遺蹟2處,還發現瓷片堆積坑24個,出土大量瓷片和窯具。郊壇下窯址、老虎洞窯遺址的發掘,為宋代官窯生產能力、工藝流程、制瓷技術、產品特點等各種問題提供了可靠的實物例證。 [4] 
2006年5月25日,郊壇下和老虎洞窯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中文名
郊壇下和老虎洞窯址
地理位置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
所處時代
宋至元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6-0091-1-091

郊壇下和老虎洞窯址歷史沿革

20世紀20年代,郊壇下窯遺址被發現。
1956年,浙江省文管會曾在遺址南部進行首次局部發掘,清理龍窯窯爐一座,併發掘了窯旁的部分瓷片堆積。 [2] 
1985年10月,南宋臨安城考古隊對玉皇山南烏龜山下郊壇下官窯窯址進行正式考古發掘,共發現窯爐一座、作坊遺址一處,面積約為2000平方米左右。整個窯場呈東西窄、南北長的狹長條形。 [1] 
1988年冬,因建設南宋官窯博物館又進行了考古發掘。 [2] 
1990年,郊壇下窯遺址上建成保護廳,作坊房基內外分佈練泥池、轆轤坑、釉料缸、素燒爐、素燒坯堆、堆料坑、道路、排水溝等生產遺蹟,現此區域採取總體覆土復原展示、局部原貌展示的方法加以保護。 [1] 
1996年,老虎洞窯址被發現。同年11月,杭州市文物考古所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考古調查,發現兩座窯爐和作坊遺址。
1998年、1999年,老虎洞窯址先後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的考古發掘,實際發掘面積約2300平方米,揭露了該窯址的全部文化層。 [2] 
2002年10月,老虎洞窯址向社會各界免費開放。 [1] 

郊壇下和老虎洞窯址遺址特點

郊壇下和老虎洞窯址由郊壇下窯遺址和老虎洞窯遺址組成,是南宋為燒造御用瓷器而專門設置的窯場。 [4] 
郊壇下窯遺址共發現窯爐一座,作坊遺址一處。作坊遺址包括房基三座、練泥池一口、轆轤坑兩個、釉料缸兩隻、堆料坑一個、素燒爐一座,以及素燒坯堆、排水溝、道路等遺蹟。 [2] 
郊壇下窯址
老虎洞窯遺址共清理出不同時代的龍窯窯爐3座、小型饅頭窯4座、作坊10座、澄泥池4個、轆轤車基座坑12個、釉料坑2個、採礦坑遺蹟2處,還發現瓷片堆積坑24個。老虎洞遺存分為三個時期:南宋時期元代前期、元代後期。在元代後期地層中出土了帶有八思巴文銘記的窯具,有些瓷片與傳世哥窯產品相似,經上海硅酸鹽研究所測定,其化學成分與傳世哥窯產品相同。 [1-2] 
老虎洞窯址

郊壇下和老虎洞窯址文物遺存

郊壇下窯遺址出土瓷片三萬餘片,窯具數千件;老虎洞窯遺址出土大量瓷片和窯具。 [1] 

郊壇下和老虎洞窯址歷史文化

  • 相關記載
最早記載修內司官窯的南宋人葉氏在其《坦齋筆衡》中指出:“中興渡江,有邵成章提舉後苑,號邵局,襲故京遺制,置窯於修內司,造青器,名內窯。澄泥為範,極其精緻,油色瑩澈,為世所珍。”修內司官窯遺蹟無處查考,成為懸案。老虎洞窯址在南宋當屬禁苑,平民百姓是不可能進入禁地燒窯的。考古專家都認為這裏就是消失的修內司官窯遺址,可見葉氏的記載較為可靠。 [2] 

郊壇下和老虎洞窯址文物價值

郊壇下和老虎洞窯遺址的發現,為研究中國古代官窯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2] 

郊壇下和老虎洞窯址保護措施

2006年5月25日,郊壇下和老虎洞窯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郊壇下和老虎洞窯址榮譽稱號

老虎洞窯遺址被評為“200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1] 

郊壇下和老虎洞窯址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郊壇下和老虎洞窯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 [4] 
  • 交通信息
乘坐杭州市內公共交通39路至復興城市家園站,或者乘坐42路、87路至施家山(南宋官窯博物館)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