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郈,漢語三級字 [3]  ,讀作郈(hòu),指古地名,在今中國山東省東平縣 [4]  。也作姓氏。 [5] 
中文名
部    首
五    筆
RGKB
倉    頡
HRNL
鄭    碼
PDJY
筆    順
撇撇橫豎折橫折豎
字    級
三級(6704) [3] 
注    音
ㄏㄡˋ
結    構
左右結構
總筆畫
2+6
四角號碼
77227
筆順編號
33125152

現代釋義

1. 古地名,在今中國山東省東平縣。 [4] 
2.姓。 [5]  春秋時,魯有郈成子、郈昭伯。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酉集下】【邑字部】郈 ·康熙筆畫:13 ·部外筆畫:6
《唐韻》《正韻》胡口切《集韻》《韻會》很口切,𠀤音厚。魯邑名。《春秋·定十年》叔孫州仇仲孫何忌,帥師圍郈。《注》叔孫氏邑。
又姓。《廣韻》魯大夫郈昭伯。後漢郈常。
又《集韻》胡溝切,音侯。
又《廣韻》下遘切《韻會》《正韻》胡茂切,𠀤音𠋫。義𠀤同。
考證:〔《春秋·定九年》叔孫何忌,帥師圍郈。《注》在東平無鹽縣東南。〕 謹照原文九年改十年。叔孫下增州仇仲孫四字。在東平無鹽縣東南改叔孫氏邑。 [1] 
説文解字
【卷六】【邑部】郈
東平無鹽鄉。從邑後聲。胡口切
説文解字注
(郈)東平無鹽鄉。東平國無鹽、二志同。杜預曰。故宿國。今山東東平州州東二十里有故無鹽城。前志曰。無鹽有郈鄉。左傳昭二十五年。臧會逸奔郈。杜曰。東平無鹽縣東南有郈鄉亭。左正義曰。此時尚為公邑。後為叔孫私邑。從邑。後聲。胡口切。四部。 [2] 

方言集匯

1.粵語:hau6
2.客家話:[海陸豐腔] heu6 [台灣四縣腔] heu5 [客語拼音字彙] heu4 [客英字典] heu5 [寶安腔] hiu5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