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邸,漢語二級字 [4]  ,讀作邸(dǐ),本義指戰國時諸侯或朝見皇帝時在京城的住所,泛指官員辦事或居住的處所。也作姓氏。 [3] 
部    首
部外筆畫
5
總筆畫
7
五筆86
QAYB
倉    頡
HMNL
筆順編號
3515452
四角號碼
77727
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90B8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邸dǐ
⒈ 高級官員的住所(現多用於外交場合):官邸。府邸。私邸。 [3] 
⒉ 旅舍:客邸。邸店。
⒊ 停:邸車。
⒋ 屏風。
⒌ 姓。 [1] 
基本詞義
◎ 邸 dǐ
〈名〉
(1) (形聲。從邑,氐( dǐ)聲。本義:戰國時諸侯或朝見皇帝時在京城的住所。泛指官員辦事或居住的處所) [3] 
(2) 同本義 [guild hall]
邸,屬國舍也。——《説文》
舍燕邸。——《漢書·盧綰傳》。注:“諸侯王及諸郡朝宿之館,在京師者謂之邸。”
(3) 又如:邸城(古代在京師為郡國諸侯或外藩君主朝覲起居所建的小城)
(4) 高級官員、貴族辦事或居住的地方 [residence of a high official]。如:官邸;邸閣(屯積軍糧的場所);邸觀(邸舍與樓觀);邸院(邸宅);私邸
(5) 店鋪 [hotel]。如:邸店(古代兼具堆棧、商店、客舍性質的店鋪)
(6) 止,到 [till;to]
自中山西邸瓠口為渠。——《史記·河渠書》
邸余車兮方林。——《楚辭·屈原·涉江》
常用詞組
邸報、邸宅 [2]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邸【卷六】【邑部】
屬國舍。從邑氐聲。都禮切
説文解字注
(邸)屬國舍也。文帝紀曰。入代邸。顏注曰。郡國朝宿之舍在京師者率名邸。邸、至也。言所歸至也。按今俗謂旅舍為邸。經典假借邸為柢。如典瑞四圭有邸是也。釋器。邸謂之柢。當作秪謂之邸。釋言曰。柢、本也。鄭司農引作邸本也可證。爾雅皆釋經之辭。從邑。氐聲。都禮切。十五部。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