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邵武長門

鎖定
邵武長門,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傳統音樂,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長門(tang),是邵武南區的肖家坊鎮、和平鎮、大埠崗鎮、桂林鄉特有的一種吹打樂曲牌。其產生最遲不晚於明嘉靖,“長門”的“門”字是藝人們自創的一個地方方言字,至於為什麼稱為“門”,據説是世代相傳,老藝人們也難言其詳。吹打樂“長門”是在長期的婚喪喜慶和其他禮俗活動中,而根據活動的不同內容,進行的不同階段進行演奏而形成的比較固定的成套樂曲,形成了參與各種禮俗活動的程序性特徵,形成一種獨特的演奏方式。長門分“一門”“二門”“三門”。每一門又有“小工調”“五六工”“六調”等變化,每種變化又有“正調”與“邪調”的區別,演奏時,由嗩吶主奏,打擊樂擊節,用清鑼在曲牌與曲牌之間連接。 [2] 
2005年,“邵武長門”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項目編號:Ⅱ-11。 [3] 
中文名
邵武長門
批准時間
2005年
遺產級別
省級
遺產類別
傳統音樂
申報地區
福建省南平市
保護單位
邵武市文化館
項目編號
Ⅱ-11

邵武長門歷史淵源

邵武南部地區嗩吶吹奏的歷史悠久,其產生最遲不晚於明嘉靖。《嘉靖邵武府志·卷九》中有“邵俗親死皆用鼓吹”的記載。當地藝人將其特有的曲牌命名為長門(tāng)。 [1-2] 
長門的“門”字,就是門字中間加一豎,這是邵武藝人的自創字。因為當地人在關房子的大門時,為了加固,除了用門閂外,還用一根木槓,一頭頂着門閂,另一頭戳在地上,形成“T”形。這樣,大門的門板就能夠承受住巨大的撞擊力,可以有效地保護屋內人的安全。頂槓和撐頂槓的動作,邵武方言就叫“門”。至於為什麼把曲牌稱作“門”,老藝人説這是世代相傳,未道其詳。 [4] 
邵武農村還有4支歷史較為久遠的“長門”樂班。它們分別是和平坎頭村樂班、大埠崗鎮南陵樂班、肖家坊鎮樂班和肖家坊鎮將石村樂班。 [4] 

邵武長門基本特徵

主要特徵
在長期參加婚喪和其他禮俗活動中,長門伴隨民俗活動,形成了根據活動進行的不同階段的內容,演奏比較固定的成套樂曲,形成了參與禮俗活動的程序性特徵;“長門”曲牌在演奏時以嗩吶為主、以鼓指揮,構成了嗩吶主奏、以鼓振節的導樂性特徵。 [1] 
主要分類
長門分“一門”“二門”“三門”。藝人在演奏時用移指、借字等手法,將原始曲調作多種變化。然後又將變化了的曲調回到原調上來演奏,並可以再次進行變化,如此不斷反覆,變化多端。故“長門”又化出“二門”“三門”,每一“門”又有“小工調”“五六工”“六”調等變化,每種變體又有“正調”與“邪調”的區別。 [1] 
樂器演奏
“長門”的樂器分為吹奏類、打擊類兩大類。吹奏類主要是嗩吶二至四支;打擊類主要是板鼓、板、大小鼓各一個,大鑼、鈸各一個。鼓吹班一般由四至六人組成,即嗩吶兩支(有時三至四支);板鼓、板、大小鼓各一,多為一人負責敲打;大鑼、鈸各一,也多為一人負責表演。演奏時,由嗩吶主奏,打擊樂擊節,用清鑼鼓在曲牌與曲牌之間連接。嗩吶一般都是齊奏,有時有一兩個樂句(節)作翻上翻下八度進行,主要曲目有《小八仙》《打天宮》等。 [1]  [4] 

邵武長門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邵武長門以其獨特演奏方式,在整個閩西北地區吹打樂中佔有重要地位,是閩西北地區吹打樂的縮影。 [1] 
傳承狀況
獨特的邵武長門雖然有新發展,但仍存在許多難以解決的問題。如,一些傳統民俗日益淡化,吹打樂的主要活動陣地逐漸縮小,過去十幾個樂班演奏的場面已不復存在;一些頗有造詣的吹打樂手因年事已高逐步退出舞台,有的相繼謝世,有些絕技難以得到傳承,年輕吹打樂手在技藝上難以獨樹一幟;隨着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對吹打樂感興趣的人越來越少。這些因素都在影響“邵武長門”吹打樂的傳承和發展。 [4] 

邵武長門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1984年,肖家坊鎮將石村嗩吶藝人謝春金參加南平地區“武夷之夜”吹嗩吶比賽,獲得一等獎。 [4] 
主要活動
邵武農村的“長門”樂班除了參加傳統的婚喪活動外,還積極參加各種慶典和鄉村文化藝術節的表演,並在各種民俗活動中表演助興。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