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邳州市第一中學

鎖定
邳州市第一中學(Pizhou No.1 Middle School),簡稱“邳州一中”,位於江蘇省邳州市新城區東湖街道,始建於1957年,是由邳州市教育局主管的公辦高級中學,國家級示範高中、江蘇省四星級普通高中。 [1] 
學校由原邳州市第三中學和原邳州市炮車中學於2009年9月合併組建。邳州市第三中學、邳州市炮車中學於2003年11月被確定為江蘇省二星級普通高中。2006年12月,邳州市炮車中學晉升為江蘇省三星級普通高中;2009年8月,學校實施初高中分設,高中部轉設為邳州市第一中學。2009年9月,邳州市第三中學正式併入邳州市第一中學,邳州市第一中學被確立為國家級示範高中。2019年2月,江蘇省教育廳批覆確定邳州市第一中學為江蘇省四星級普通高中。 [2] 
學校設施設備一流。學校新老校區佔地近500畝,建築面積約13萬平方米,擁有省標準化實驗室24口、計算機專用教室12口,配備近800台計算機,多媒體教室80口,千兆光纖保證了校園網絡全覆蓋。學校圖書館按省中學一級館的要求裝備,紙質圖書與電子圖書共計30餘萬冊,學校擁有可供4000人住宿的五棟學生公寓,新校區單體建築18棟,教育教學用房功能齊全。 [3] 
中文名
邳州市第一中學
外文名
Pizhou No.1 Middle School
簡    稱
邳州一中
創辦時間
1957年(丁酉年)
辦學性質
公立高中
學校特色
江蘇省四星級普通高中(2019年)
學校特色
國家級示範高中(2009年)
主管部門
邳州市教育局
校    訓
誠、樸、勤、毅
校    歌
《邳州市第一中學校歌》
地    址
江蘇省邳州市新城區東湖街道長江路東首
知名校友
王天琦
王淑芳

邳州市第一中學歷史沿革

邳州市第一中學前身溯源

  • 邳州市第三中學
1983年,學校創建,時名”運東中學“,校址門臨邳州市人民廣場。
1984年10月,學校被縣委、縣政府命名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文明單位。
1993年10月,學校被評為徐州市中小學百佳校園優勝單位。
1995年4月,學校被江蘇省教委授予“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稱號。
1997年,學校更名為”邳州市第三中學“。
2000年,學校被徐州市總工會評為民主管理先進單位。
2002年3月,學校被江蘇省教育廳授予“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稱號。
2003年11月,學校被確定為江蘇省二星級普通高中。
2005年,學校被中共徐州市委統戰部、教育局和市民族宗教事務局聯名授予“徐州市民族團結教育模範學校”稱號。
2009年9月,學校整體併入邳州市第一中學,原校舍啓動改建,建成後為新的住宅區。 [1] 
  • 邳州市炮車中學
1952年7月25日,設炮車初級中學。同年9月5日,學校開學,暫寓炮車小學,由其代管。
1956年8月,新校建成,趙友竹任校長。同年9月9日,學校遷入新校舍。
1957年9月,炮車中學第一個學生會組織成立。年底,學校因“整風反右”運動停課,歷時兩個月。
1958年9月9日,新招初一兩個班,高一兩個班,校名改為“炮車中學”。年底,“大躍進”風浪和“浮誇風”影響學校,教學工作受損。
1959年9月,紀集初級中學部分併入學校。
1960年7月,高校擴大招生,高二年級兩個班提前畢業,17名學生被選入高校。同年9月,新招初一3個班、高一2個班學生。紀集中學併入的兩個班遷回原校。
1961年7月,首屆高中畢業生畢業,5人考入高校。
1963年9月,學校根據縣教育局指示,從初中一年級始,實行中學5年制試驗。
1964年10月,縣宣傳部、教育局帶領“社教”工作組來校指導開展“社教”運動,歷時一個多月。
“文革”時期,學校改名“炮車中學革命委員會”,正常教育秩序和教學設施遭到嚴重破壞,教學工作基本停滯。
1977年12月,“貧宣隊”撤出學校,學校恢復正常教學工作。
1978年4月25日,學校被文教局確定為重點中學。
1979年1月1日,恢復“炮車中學”校名。
1986年1月,學校與無錫市第一中學建立友好關係。
1987年3月,由無錫一中提供設備,創辦校精密鑄造車間。
1997年6月,“授業樓”建成並投入使用。
1999年1月,學校隨炮車鎮劃回邳州市而更名“邳州市炮車中學”。
2003年8月,炮車鎮第二、三、四中學併入。同年11月,學校被確定為江蘇省二星級普通高中。
2006年12月,學校晉升為江蘇省三星級普通高中。
2009年8月,學校實施初高中分設,初中部成立邳州市炮車中學,成為一所由邳州市教育局主辦的獨立初級中學;高中部成立邳州市第一中學,成為一所由邳州市教育局主辦的獨立普通高中,並由炮車鎮(現炮車街道)遷至邳州市區的新址辦學。 [4] 

邳州市第一中學合併發展

2009年9月,邳州市第三中學正式併入邳州市第一中學,邳州市第一中學被確立為“國家級示範高中”建設學校。同年12月,學校被江蘇省中小學教學研究室評為“江蘇省高中語文課程教材改革實驗工作先進集體”。
2012年4月,徐州市青少年文學協會授予徐州市校園文學活動邳州市第一中學《星河》報“十佳報刊”。
2013年10月,邳州市第一中學首屆校園文化藝術節正式啓動。
邳州一中校門 邳州一中校門
2015年10月,邳州市第一中學新校區運動場全面投入使用,舉辦秋季田徑運動會。
2016年8月,邳州市第一中學被確立為“江蘇省教師發展研究基地”。同年9月,學校重啓“邳州市第一中學勵志班”招生工作。同年12月,學校科技樓竣工並投入使用。
2017年4月,江蘇省十三五規劃課題《核心素養背景下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的策略研究》開題。同年9月,學校極課大數據系統正式投入使用。同年10月,學校被確立為“江蘇省人文藝術教育課程基地”。
2019年2月,省教育廳批覆確定邳州市第一中學為江蘇省四星級高中。 [1] 

邳州市第一中學辦學條件

邳州市第一中學硬件設施

校園俯瞰 校園俯瞰 [5]
新校區地處風景秀麗的江蘇省邳州市沙溝湖新城區,按省四星級高中標準規劃、設計、建設,作為市重點工程,一期工程投資1億8千萬元,二期工程計劃投資5千萬元。學校文化氛圍濃厚,亭台樓閣,花草石橋,長廊幽徑,相映生輝,教學區綠樹掩映,幽靜清新;活動區綠草如茵,開闊靈動;生活區公寓與餐廳比肩,錯落有致。 [1]  首先,辦學條件已完全達標。學校總面積113208.6m2,生均37.02 m2;建築面積44080 m2,生均14.42m2;宿舍面積9720 m2,生均5.34 m2;餐廳2940 m2,可容1800名學生同時就餐。學校建有400m配套設施完善的標準跑道和兩座水沖廁所。學校綠化面積31759 m2,生均10.39 m2。
學校擁有省標準化實驗室24口、計算機專用教室12口,配備近800台計算機,多媒體教室80口,千兆光纖保證了校園網絡全覆蓋。學校圖書館按省中學一級館的要求裝備,紙質圖書與電子圖書共計30餘萬冊,學校擁有可供4000人住宿的五棟學生公寓,新校區單體建築18棟,教育教學用房功能齊全。暑期、二期工程竣工後辦學條件將達到省四星級高中標準。 [1] 
學校總面積113208.6平方米;建築面積44080 m2;宿舍面積9720 平方米;餐廳2940 平方米,可容1800名學生同時就餐。學校建有400米配套設施完善的標準跑道和兩座水沖廁所。建有計算機管理的現代化圖書館,館藏圖書197668冊(含電子圖書);理化生實驗室12口,生物標本室1口,器材、準備室6口,實驗器材、藥品齊全,能夠確保按課程標準開設全部實驗,並能保證學生2人一組的分組實驗;學生微機教室6個,藝術專用教室6個,擁有齊備的音、體、美及攝影、攝像設備;還有設備完善、藥品齊全的衞生室及心理諮詢室。學校建成了全市一流的校園數字化網絡系統,大大提高了教學條件的現代化水平,供學生使用的電腦336台,達到9人一台。學校綠化面積31759平方米。校園佈局三區分明,環境優美,為師生提供了優雅的學習、工作、生活環境。 [6] 

邳州市第一中學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教學班68個,高中專任教師206人,其中大學本科學歷190人,佔92.23%,具有中高級以上職稱的107人,佔52.28%,50歲以上教師2人,35—49歲教師36人,35歲以下168人,老、中、青之比為 1:18:84,具有高中循環教學經歷的老師135人,佔65.53%。近兩年,學校有19位教師獲市縣優質課一、二等獎,發表及獲獎論文500餘篇,教改成績突出,承擔《徐州市有效教學實驗研究》等10多項國家省市級課題。 [1]  其次,隊伍建設成果顯著。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學歷層次高,管理和工作能力強,思路明晰、作風務實。206名高中專任教師,本科以上學歷190人,達標率92.23%;中級以上職稱107人,佔教師總數51.98%,65.53%的教師具有高中循環教學的能力和經歷,56.8%的教師兼教一門選修課,有255篇(部)論文論著在省市級報刊上發表、出版或獲獎,有17位教師擁有省市級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等稱號。該校的教師隊伍是一支素質較高、水平較高、成績突出、完全能夠適應新課改要求的隊伍
高中專任教師隊伍達星級高中要求,青年教師比例為81.55%,是一支充滿朝氣、富有創新精神和工作熱情、業務素質較高、成績十分顯著的隊伍。
校圖書館工作人員7人,其中本科學歷1人,高級職稱1人,中級職稱2人;醫務室工作人員3人,其中中級職稱2人;實驗室工作人員8人,其中本科學歷3人,中級職稱4人,以上各室教輔人員多為經驗豐富、學歷技術職稱較高的同志,他們責任心和工作能力強,服務意識和質量較高。 [7] 

邳州市第一中學辦學成果

邳州市第一中學學生成果

半個世紀以來,學校形成了“自覺、自尊、自強、自新”的校風,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教風,“博學、審問、明辨、篤行”的學風。先後向北大、清華南大等省內外高校輸送優秀畢業生4000餘名,輸送飛行員35名,培養和輸送等級及高水平運動員200多名,先後有55位校友獲得博士學位。 [1]  積極實施素質教育,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績效穩步攀升。三年中,學校的高一、高二年級在全市的質量評估中,始終處於全市前三名;高考成績突出,本科上線率、一本佔有率、總均分等均居邳州市同類學校第一;學科競賽成績斐然,先後有17名學生獲國際大獎,64名學生獲國家級獎勵,95名學生獲省市級獎勵,該校也連續三年被評為邳州市教學工作先進單位。 [6] 

邳州市第一中學學校榮譽

學生生活
學生生活(3張)
學校辦學半個世紀以來,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在周邊地區形成了良好的輻射效應,贏得了一系列榮譽。多年來,先後獲“全國軍訓試點學校”、“21世紀中國學校體育發展研究實驗學校”、“全國體育先進學校”、“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江蘇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江蘇省廉政文化示範點”、“江蘇省田徑賽第一名”、“江蘇省招飛先進單位”、“徐州市愛國衞生先進單位”、“徐州市綠色學校”、“徐州市模範學校”等榮譽稱號。區劃調整以來,連年被評為邳州市教學工作先進單位、邳州市教科研工作先進單位。 [1] 
學校管理有序、優質、高效。學校管理機構健全,建立健全了一整套非常完善的規章制度,各部門職責明確,各項工作有章可循,體現出目標管理、過程管理、制度管理、民主管理和人事管理相統一的特色。從未發生過重大事故。先後被評為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徐州市民主管理先進單位、徐州市愛國衞生先進單位。
邳州市第一中學所獲榮譽
榮譽稱號
獎勵時間
授獎部門
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
2002.12
江蘇省教育廳
文明學校
2003.3
邳州市教育局
人民防空先進單位
2003.3
邳州市人民政府、邳州市人民武裝部
十佳五四紅旗團委
2003.5
共青團邳州市委
愛國衞生先進單位
2003.6
徐州市愛國衞生運動委員會
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單位
2003.8
徐州市教育局
2002-2003學年度教學工作先進單位
2003.9
邳州市教育局
2002-2003學年度教科研工作先進單位
2003.9
邳州市教育局
2003-2004學年度高中教學工作先進單位
2004.9
邳州市教育局
2003-2004學年度教科研工作先進單位
2004.9
邳州市教育局
中國青少年素質發展示範基地
2004.12
中國青少年素質發展論壇工作委員會
2004-2005學年度教學工作先進單位
2005.9
邳州市教育局
2005年學校體育工作先進集體
2005.12
徐州市教育局、徐州市體育局
徐州市民族團結教育模範學校
2005.12
徐州統戰部、徐州教育局、徐州民宗局
十佳五四紅旗團委
2006.5
共青團邳州市委
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教育活動先進集體
2006.6
中共邳州市委員會
2005-2006學年度教學工作先進單位
2006.9
邳州市教育局

邳州市第一中學文化傳統

邳州市第一中學校訓

誠、樸、勤、毅

邳州市第一中學校風

自覺自尊,自強自新

邳州市第一中學教風

身正育人,學高授業

邳州市第一中學學風

博學審問,明辨篤行 [6] 
一中校園風光

邳州市第一中學學校領導

歷任校長
校長是一校之魂。校長的治校理念、品行修養,直接影響着學校的辦學方向、發展速度及辦學業績。炮車中學發展的每一步無不深深銘刻着歷任校長的個人印跡。從學校始建至今,炮中先後迎來了13位校長。他們無論任職長短,都為炮中事業的發展傾盡了自己的心血與智慧,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8] 
校長
任職時間
副校長
任職時間
趙友竹
1957—1960


孟靜如
1960—1961


王宗白
1961—1971


叢安
1965—1966


徐其生
1966—1974


王維棟
1974—1976
王洪印
1974—1977
伏廣田
1976—1981


薛以民
1981—1987
王延同
1984—1987
孫松江
1987—1989


劉茂華
1989—1992


季鳳祥
1992—1999
薄品安
1993—1995
周普讓
1993—1998
孫繼連
1995—1999
陸金忠
1998—1999
魏健
1998—1999
魏健
1998—1999
孫繼連
1999—2004
許貫中
2000—2004
陳雷
2004—2012
孫繼連
2004——
許貫中
2004——
王大全
2007——
劉發吉
2006——
李波
[8] 
2012—2014
王大全
2007——
王道峯
2012——
陳輝
2012——
郭攀
2012——
劉傳超
201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