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邱城遺址

鎖定
邱城遺址,位於浙江省湖州市北9公里的白雀鄉小梅口,總面積約3萬平方米,邱城是湖州歷史上第一座古城,距今2500餘年。
邱城依山而建,共有兩座規模略等、南北相連的城垣,分別將兩座小山(均名邱城山)圍在其中,城牆用泥土夯築,相連略成“呂”字形。據清同治《湖州府志》載,邱城是“春秋時吳築三城之一”(邱城、彭城、吳城)。
1981年4月13日,邱城遺址被重新公佈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 
中文名
邱城遺址
地理位置
浙江省湖州市北9公里的白雀鄉小梅口
所處時代
春秋戰國
佔地面積
30000 m²
保護級別
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浙江省人民政府

邱城遺址歷史沿革

邱城是湖州歷史上第一座古城,距今2500餘年。春秋時期吳王(前514—前496年)使弟夫概在太湖西南濱築三城三圻作屯戍之所。邱城連蘆圻在後來的烏程縣境;其餘二城:吳城連斯圻,彭城連石圻均在長興縣境。大概在三城三圻練就了較為強大的水師與步騎兵,在後來與楚軍的作戰中,起了重要作用。 [5] 
1959,邱城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 [7] 

邱城遺址遺址特點

邱城遺址總面積約3萬平方米,堆積層次複雜,遺物豐富,墓葬密集,跡象完好。城牆傍山建造。南城牆全部用灰土築成,夯土內含有大量的印紋陶、釉陶、紅陶、黑陶碎片與石器、青銅箭頭、玉玦、玉璜等。有東漢墓葬埋葬在城牆內。分上、中、下3個文化層。 [5]  [7] 
下層,距今約6000多年,屬馬家浜文化。此層為較大的建築遺蹟。生產工具主要是石器,以背面弧突的錛和斜背舌表刃的穿孔斧最具特徵。還有較多的鏃鑿、碓、針等骨質工具。生活器皿以夾砂紅陶和泥質紅陶為主。器形有腰沿釜、釜形鼎、喇叭形圈足豆和腹部有—對牛鼻式器耳的陶罐等,還有牛、鹿、豬、魚類等動物遺骸。
中層,距今約5000多年,屬松澤文化。石器以扁平穿孔石斧和長條形石錛為主。生活器皿多為黑陶,包括鼎、豆、盉、罐、杯、觶、筒形器等,形狀規整,有些施有圓形和三角形的鏤孔圖案。
上層,即城牆部分,1957年發現夯土中伴有印紋陶、原始青瓷、紅陶、黑陶和石器、銅鏃、五琺、玉璜等,最晚的是印紋陶和原始陶。邱城山東南文化堆積的上層,出土有夾砂繩紋陶鼎、三角形斜把石破土器、弧背有段石錛等遺物。 [5] 

邱城遺址文物遺存

文物名稱
簡介
圖片
新石器時代邱城遺址石刀
中斷,殘斷面有半個殘孔,對鑽孔,有台痕。器背平直,單面刃,正面磨製精細,背面略顯粗糙,側邊也似刃面呈傾斜狀面,但收邊不似刃口鋒利,比較鈍平。從殘存器形推測,此件很有可能是“耘田器”(或稱“雙翼形”石刀)的殘件。現藏與浙江省博物館。 [4] 
新石器時代邱城遺址石刀 新石器時代邱城遺址石刀
新石器時代邱城遺址石斧
器身厚重,截面略呈圓角方形。雙面平刃,整器磨製不精,留有許多打琢痕,刃口也不鋒利,較平鈍。現藏與浙江省博物館。 [3] 
新石器時代邱城遺址石斧 新石器時代邱城遺址石斧
新石器時代邱城遺址石鏃
柳葉形,截面呈菱形,有脊有鋌。鋌截面呈扁圓形,表面磨製較粗糙。中脊線一面較正中、明顯,另一面的較偏斜、較模糊。邊鋒鋒利。器身,尤其是背面和鋌部殘留許多橫向磨擦痕,截面呈菱形是江南石鏃的特徵,中原石鏃多呈正三角形。現藏與浙江省博物館。 [2] 
新石器時代邱城遺址石鏃 新石器時代邱城遺址石鏃
新石器時代邱城遺址石錛
器身厚重,正視基本呈長方形,器身有許多打擊性斑痕,單面刃,刃口略弧翹,背部略弧凸,這種弧背錛最初出現於馬家浜文化中,此後不見,但到印紋陶文化時又有出現。現藏與浙江省博物館。 [1] 
新石器時代邱城遺址石錛 新石器時代邱城遺址石錛
新石器時代邱城遺址殘銅錛
為銅錛殘件。器表風化鏽蝕較嚴重,呈凹凸不平狀,刃部保留較完整,上部插口處僅存一側邊。刃口為雙面刃,正鋒。印紋陶文化時期出現的青銅器多為此類小型銅器。刃線兩端微上弧。現藏與浙江省博物館。 [6] 
新石器時代邱城遺址殘銅錛 新石器時代邱城遺址殘銅錛
注:僅舉例部分代表性文物

邱城遺址歷史文化

  • 名稱來歷
邱城的東、南和西南部,有新石器時代遺址,故稱邱城遺址。 [5] 

邱城遺址保護措施

1963年3月11日,邱城遺址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 
1981年4月13日,邱城遺址被重新公佈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 

邱城遺址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邱城遺址位於浙江省湖州市北9公里的白雀鄉小梅口。 [5] 
  • 交通
自駕前往邱城遺址:從湖州站出發,路程大約15.9千米,約需28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