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邯鄲郡

鎖定
邯鄲郡,是指中國秦朝時期的行政區劃名。先秦屬冀州戰國時屬趙國。郡治邯鄲秦始皇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秦滅趙置邯鄲郡,漢初復為趙國地。漢景帝三年(前154年),廢趙國為邯鄲郡。漢景帝五年(前152年),復分邯鄲郡西北部為趙國。 [1] 
秦代邯鄲郡存在約25年,其轄境相當於今河北省邯鄲市轄區、河北省邢台市轄區西部 [2]  及河南安陽一帶。郡治邯鄲,邯鄲故城在今邯鄲市西南郊區趙王城遺址。漢景帝間復置邯鄲郡存在二年即廢。
中文名
邯鄲郡
政區類型
古行政區名(省級)
始置年代
秦始皇十九年(前228年)
政府駐地
邯鄲城(今邯鄲市西南趙王城)
所屬地區
中央直轄
下轄地區
邯鄲、鄴縣、安陽等縣
地理位置
今河北省邯鄲市一帶
存續年代
前228-前203年、前154-前152年

邯鄲郡建置沿革

民國《邯鄲縣誌》卷一疆域·沿革 民國《邯鄲縣誌》卷一疆域·沿革
古為冀州之域。
春秋本衞邑,後屬晉。 [1] 
戰國時屬趙國,都於邯鄲。
秦始皇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秦滅趙,置邯鄲郡
漢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封其子如意為趙國之王,都邯鄲,成為司馬遷所稱道的漢代五大都會之一(見《史記》),其周圍地區則置邯鄲縣。
漢景帝三年(前154年),廢趙國復置邯鄲郡。
漢景帝五年(前152年),復分邯鄲郡西北部為趙國。
1993年《邯鄲縣誌》第一章建置沿革 1993年《邯鄲縣誌》第一章建置沿革
東漢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廢趙國 [1] 
[注]《漢書》記載為漢高帝四年,1993《邯鄲縣誌》記載為漢高帝五年。

邯鄲郡行政區劃

秦始皇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秦滅趙置邯鄲郡。公元前221年,秦統一中國,分天下為三十六郡,邯鄲郡為其中之一,直轄於中央政府。唯一記載秦朝的正史《史記》沒有地理志,邯鄲郡轄縣確切數目無考。漢景帝間復置邯鄲郡,存在時間較短,轄縣已無考。現僅據《中國歷史地圖集》秦代行政區劃列舉秦代邯鄲郡部分轄縣(其餘存疑縣未列):
邯鄲縣鄴縣、武安縣、安陽縣、棘蒲縣(舊治在今魏縣城南)等等。 [2] 

邯鄲郡志書記載

《漢書》卷二十八地理志
趙國,故秦邯鄲郡,高帝四年為趙國。景帝三年復為邯鄲郡,五年復故。莽曰桓亭。屬冀州。户八萬四千二百二,口三十四萬九千九百五十二。縣四:邯鄲。堵山,牛首水所出,東入白渠。趙敬侯自中矣徙此。易陽,柏人,莽曰壽仁。襄國。故刑國。西山,渠水所出,東北至任入浸。又有蓼水、馮水,皆東至朝平入湡。 [3] 
《通典》卷一百七十八郡國志
古冀州上(今置郡府二十二 縣一百二十七)
古冀州:……秦平天下,置郡為鉅鹿、(今常山、信都,趙郡之東北境,博陵郡之西境,鉅鹿之北境,饒陽之南境,兼兗州之域景城之南境,皆是也。)邯鄲、(今廣平、鄴郡,鉅鹿之南境,趙郡之西南境,皆是也。)……
邯鄲(戰國時趙國所都,自敬侯始都之。有叢台、洪波台。亦漢舊縣。邯,山名。鄲,盡也。漢趙王如意温明殿在此焉。) [4] 
《太平寰宇記》卷五十六
邯鄲縣。東北七十里,原三鄉。本衞地,後屬晉。七國時為趙都。趙敬侯章自晉陽始都邯鄲,至幽王遷降,秦遂滅趙,以為邯鄲郡。山名單,盡也,邯山至此而盡。城郭從邑,故單字加邑,魏以為縣,屬廣平郡 [5] 
乾隆《邯鄲縣誌》卷二輿地·沿革
邯鄲名,蓋周以前無考,其始見於春秋《左傳》,是為晉地,後入戰國為趙之都城,秦滅趙置邯鄲郡,漢初廢郡為縣屬趙國。景帝三年復改為邯鄲郡,尋復為縣。 [6] 
參考資料
  • 1.    連廷書.邯鄲縣誌:中國人事出版社,1993年12月:45-47頁
  • 2.    譚其驤 等.中國歷史地圖集:中國地圖出版社,1982年10月1日
  • 3.    [漢]班固撰.漢書:中華書局,1990年:卷28
  • 4.    杜佑(唐).通典:中華書局,1988年:卷178
  • 5.    [宋]樂史.太平寰宇記:中華書局,1985年:卷56
  • 6.    邯鄲縣誌  .國家圖書館[引用日期2017-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