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邪毒內陷證

鎖定
內陷為瘡瘍陽證疾患過程中,因正氣內虛,火毒熾盛,導致毒邪走散,正不勝邪,毒不外泄,反陷入裏,客於營血,內傳臟腑的一種危急疾病。因多由有頭疽患者併發,故名疽毒內陷。根據病變不同階段的臨牀表現分為三種:火陷、幹陷、虛陷。
中醫學名
邪毒內陷證
所屬科室
內科 - 普通內科
主要病因
瘡瘍陽證疾患過程中,因正氣內虛導致
多發羣體
老年人

目錄

邪毒內陷證簡介

內陷為瘡瘍陽證疾患過程中,因正氣內虛,火毒熾盛,導致毒邪走散,正不勝邪,毒不外泄,反陷入裏,客於營血,內傳臟腑的一種危急疾病。因多由有頭疽患者併發,故名疽毒內陷。根據病變不同階段的臨牀表現分為三種:火陷、幹陷、虛陷。 [1] 

邪毒內陷證診斷

多見於老年人,或以往有消渴病史者。局部症狀為瘡頂不高或陷下,腫勢平塌,散漫不聚,瘡色紫滯或晦黯,瘡面膿少或乾枯無膿,膿水灰薄或偶帶綠色,腐肉雖脱而瘡面忽變光白板亮,新肉難生,局部灼熱劇痛或不痛。全身症狀有高熱寒戰,或體温不升,頭痛煩躁,或精神不振,甚至神昏譫語,氣粗喘急;或氣息低微,胸悶胸痛,咳嗽痰血,噁心嘔吐,腹脹腹痛,便秘或腹瀉,多汗肢冷,或痙厥,或黃疸等。一般而言,火陷辨證為邪盛熱極證;幹陷辨證為正虛邪盛證;虛陷辨證為脾腎陽衰證或陰傷胃敗證。 [2] 

邪毒內陷證分型

一般而言,火陷辨證為邪盛熱極證;幹陷辨證為正虛邪盛證;虛陷辨證為脾腎陽衰證或陰傷胃敗證。

邪毒內陷證治療

須中西醫結合綜合救治。內治邪盛熱極證,以清營湯合黃連解毒湯、安宮牛黃丸或紫雪散加減;正虛邪盛證以托里消毒散、安宮牛黃丸加減;脾腎陽衰證,以附子理中湯加減;陰傷胃敗證,以益胃湯加減。外治可以參照“有頭疽”。其他療法可參照“走黃”處理。 [3] 
參考資料
  • 1.    蔡鐵如.《袁長津病證辯治實錄》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07年8月
  • 2.    陳無澤.《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07年8月1日
  • 3.    馬斌 、王建國.《證病辨治解讀》:人民軍醫出版社,201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