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邪哭

鎖定
邪哭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xié kū,是謂心傷的人無故而哭。 [1] 
中文名
邪哭
拼    音
xié kū
含    義
謂心傷的人無故而哭
出    處
《金匱要略》

目錄

邪哭解釋

1.謂心傷的人無故而哭。
邪哭者,指由於心氣不足,血液虧虛或五臟空虛,導致心神失養、神不歸位,此時遇“邪”則精神離散,魂魄不安,從而引起以“神志異常”為主要表現的痴癲病。

邪哭出處

“邪哭”一詞,見於中醫經典《金匱要略》。
《金匱要略·五臟風寒積聚病》雲:“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氣少也。血氣少者屬於心,心氣虛者,其人則畏,合目欲眠,夢遠行而精神離散,魂魄妄行。陰氣衰者為癲,陽氣衰者為狂。”
清·吳謙等《醫宗金鑑·訂正金匱要略注》:“邪哭,謂心傷之人無故而哭也。”
參考資料
  • 1.    邪哭  .在線漢語字典[引用日期2019-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