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那林卡拉組

鎖定
主要為石英砂岩、紫紅色泥岩、暗灰色與灰色復礦砂岩、鈣質砂岩夾長石砂岩、粉砂岩、砂質灰巖,個別地段夾煤線。
中文名
那林卡拉組
時    代
C1
命名者
李啓新、李佩基
命名時間
1960年

目錄

那林卡拉組命名

新疆第三區域地質測量大隊李啓新、李佩基等,1960年命名。

那林卡拉組特徵

含菊石: Beyrichoceras sp.,Michelinoceras sp.,Prolecanites cf. serpentinus;珊瑚:Caninia sp.,Cryptophyllum cf. hibernicum,Zaphrentites sp.,Lophophyllum sp.,Carcinophyllum sp.,Rotiphyllum sp.;腕足類:Dictyoclostus sp.及植物:Archaeocalamites sp.,Mesocalamites sp.等。為一套海陸交替相或濱海相-陸相沉積地層。與上覆吉木乃組整合接觸;與下伏薩吾爾山組不整合接觸。厚214-1281米。 [1] 

那林卡拉組同物異名

清水組、卡姆斯特組、妖魔梁組、散都克塔什組、巴爾幹巖系、達蘭卡林巖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