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那加黃堇

鎖定
那加黃堇(Corydalis borii C. E. C. Fisch.)是罌粟科紫堇屬 植物,直立草本,高25-50釐米。主根圓柱形,延長,上部粗約5毫米,具少數側根和多數纖維狀細根;根莖粗壯,長2-3釐米,密蓋多數葉殘基。莖1-2條,下部裸露,上部生葉和具少數分枝。分佈於景東、印度阿薩姆那加山脈和緬甸。生長於海拔2100-2500米的混交林下。
中文名
那加黃堇
拉丁學名
Corydalis borii C. E. C. Fisch. [2]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毛茛目
罌粟科
紫堇屬
那加黃堇
分佈區域
中國雲南,印度,緬甸

那加黃堇形態特徵

那加黃堇線稿圖 那加黃堇線稿圖
直立草本,高25-50釐米。主根圓柱形,延長,上部粗約5毫米,具少數側根和多數纖維狀細根;根莖粗壯,長2-3釐米,密蓋多數葉殘基。莖1-2條,下部裸露,上部生葉和具少數分枝。基生葉數枚,葉柄長9-17釐米,基部擴大成披針形的鞘,葉片輪廓寬卵形,長7-20釐米,寬5-16釐米,三回羽狀分裂,第一回裂片4-6對,對生,下部者卵形至寬卵形,具柄,上部者長圓狀狹橢圓形,無柄,第二回裂片4-5對,對生或近對生,羽狀深裂或淺裂,先端鈍,基部下延,邊緣具圓齒狀粗齒,背面具白粉,葉脈在背面隆起;莖生葉3-5枚,疏離,互生,具短柄或近無柄,葉片長4-14釐米,寬0.2-1釐米,羽狀分裂,裂片3-4對,對生,頂生者披針形,側生者狹橢圓形,最下部1對極疏離,其餘裂片沿中脈下延,邊緣具不規則的粗齒,其他同基生葉。總狀花序生於莖和分枝先端,長3-6釐米,果時達8(-17)釐米,有8-10(-18)花;苞片狹卵形至披針形,長2-5毫米,全緣;花梗勁直,與苞片近等長。萼片鱗片狀,近圓形,具撕裂狀齒;花瓣黃色,上花瓣長2-2.5釐米,花瓣片舟狀長圓形,背部具極矮的雞冠狀突起,距圓筒形,平伸,長於花瓣片,下花瓣舟狀狹倒卵形,長0.9-1釐米,先端鈍,背部具矮雞冠狀突起,內花瓣提琴形,長約8毫米,花瓣片倒卵形,具1側生囊,基部一側具耳垂,爪線形,與花瓣片近等長;雄蕊束長約7毫米,花葯極小,花絲披針形,蜜腺體貫穿距的4/5;子房狹橢圓形,長約2毫米,具2列胚珠,花柱長約3毫米,柱頭四方形,上端2裂、具6乳突,基部兩側各具1乳突。蒴果狹倒卵形,長1-1.3釐米,粗3-4毫米,有6-10枚種子,排成2列,成熟時自果梗基部反折。種子圓形,直徑1.5-2毫米,黑色,具光澤。花果期7-11月。 [1]  [3] 

那加黃堇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100-2500米的混交林下。 [1] 

那加黃堇分佈範圍

分佈於景東、印度阿薩姆那加山脈和緬甸。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