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邢瓷

鎖定
邢窯是中國白瓷的發祥地。中國古代最早的官窯之一。唐代邢窯白瓷遠銷海外。邢窯古代窯址位於今邢台市臨城縣與內丘縣一帶。邢瓷從瓷質上分成三個品種:粗白瓷、細白瓷和透影細白瓷。其中透影細白瓷工藝最為精良,彌足珍貴。唐後期,由於制瓷原料匱乏等原因,邢窯逐漸衰落,直至被定窯所取代。然邢窯白瓷對後代彩繪瓷器影響深遠,其在中國陶瓷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視。 [1]  邢白瓷的發明與製作,打破了自商代以來青瓷為主一統天下的局面,形成了我國陶瓷史上有名的“南青北白”(南指越州,北指邢州即邢台)的新格局。邢州瓷窯是唐代七大名窯之一,因產在邢州而得名,是華夏白瓷的鼻祖,在中國陶瓷史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稱為陶瓷史上一座輝煌的里程碑,邢窯的所在內丘被當稱為瓷都,內丘現有如今位於河北省內丘縣的邢窯博物館、邢瓷文化體驗館、邢窯遺址博物館
[1] 
中文名
邢瓷
發祥地
中國白瓷的發祥地
窯    址
邢台市臨城縣與內丘縣一帶
品    種
粗白瓷、細白瓷和透影細白瓷
類    型
瓷器

邢瓷歷史典故

歷史典籍對邢窯的記載是比較多的。唐人在《國史補》中寫道:“中丘白瓷,端溪紫石,天下我無貴賤通用之。”陸羽在《荼經》裏寫道:“邢瓷、越瓷以十有二,擊之如馨響。”談到邢瓷釉時,陸羽説:“類雪、類銀”。唐代大詩人皮日休寫道:“邢客與越人,皆能造瓷器。”形容其造型“圓似月魄隨”,輕盈則如“輕如雲魄起”。形容其色彩説“越瓷如玉,邢瓷如銀;越瓷類冰,邢瓷類雪”。當時內邱縣燒製瓷器規模,徐慎在《全唐詩》中稱:“烘透內丘城”。在唐代文獻《新唐詩》、《大典六典》、《樂府雜錄》、《長慶集》中都有記載。其中段慶節《樂府雜錄》中載唐大中初時樂師郭道源用“越甌、邢甌十二,旋加減水,以盤擊之,其音妙於萬方。”這段文字説明邢瓷的質量之高,擊時有金石之音。陸羽説明邢瓷的地位時説“或以邢州處越州之上,殊為不然。”可見,陸羽拿邢窯比越窯,邢窯也動搖了越瓷一統天下的地位。《陽敬壺錄》中稱:“品荼用甌,白瓷為良”,素瓷傳靜夜,氣滿閒軒庭”也。 [1] 

邢瓷邢窯珍品

邢瓷白瓷品種

透影細白瓷,不論胎體薄厚,遮光而視,均可見後面的手影。這樣的效果與瓷土的材料有關。透影細白瓷的胎體潔白細膩,輕叩有金屬聲,燒製温度在1200°C以上。釉色純白,與傳説中的"夾雪"相一致,器物足部做工精細,有邢窯標誌性的一圈刀削痕,器物的做工、燒製精細,很少有變形。在內丘古窯址出土有一件殘破的隋代白瓷深腹實足杯,其不足1毫米厚度的薄胎已達到半脱胎的地步,將我國薄胎細白瓷的創燒時間從明永樂年間提前了近10個世紀。 [1] 

邢瓷透光顯影

邢窯白瓷是個創舉,邢窯透影瓷更使中國白瓷的“質”達到了登峯造極的程度。19世紀中葉,(唐大中五年)古阿拉伯商人蘇萊曼(su lagman)寫了一 部遊記,其中記述道:“中國人用瓷土燒製成白瓷,從外面能夠看到裏面的液體。”蘇萊曼雖然沒有明確記載它是邢窯白瓷,但就我國當時的白瓷工藝水平而言,非邢窯莫屬。1988年河北省考古隊在內丘縣西關隋代窯址發現了大量的影透細白瓷殘器。無論胎體薄厚,遮光而視均能看見後面的手影。白如凝脂,半透光中呈暖色調,光潔瑩潤。有的甚至薄如蛋殼,其瓷化程度,給人一種胎釉合一、內外不分的感覺,其工藝水平可想而知。在此之前,許多專家普遍認為,薄胎透影瓷始於明永樂時期(當時歐洲稱“中國白”),而邢窯隋代透影瓷的發現,將我國薄胎瓷創燒時間提前了近十個世紀。 在伊拉克、埃及、巴基斯坦等國古代遺址中都曾發現有邢窯白瓷。邢窯的白瓷樸素無紋,以潔白、細膩、滋潤、類銀類雪的色調及樸素大方的造型見長。時人贊之謂:"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白如雪"。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