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邢先進

鎖定
從事新聞報道工作10年來,連續被《聊城日報》、冠縣縣委宣傳部授予“優秀通訊員”,“十佳新聞工作者”,前後獲得了40多本榮譽證書。在《聊城日報》、《聊城晚報》、《大眾日報》、《農村大眾》、《山東法制報》、《農民日報》、《人民公安報》、《人口導報》等國家、省市報刊上發表新聞作品3600多件。2002獲得了年度山東省地市報好新聞三等獎,被多家報社聘為特邀記者或通訊員。
中文名
邢先進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山東冠縣
性    別
價    格
山東冠縣人

邢先進我的簡介

作者簡介:邢先進,
男,籍貫:山東冠縣人
職業:自由職業(新聞撰稿)
從事新聞報道工作10年來,連續被《聊城日報》、冠縣縣委宣傳部授予“優秀通訊員”,“十佳新聞工作者”,前後獲得了40多本榮譽證書。在《聊城日報》、《聊城晚報》、《大眾日報》、《農村大眾》、《山東法制報》、《農民日報》、《人民公安報》、《人口導報》等國家、省市報刊上發表新聞作品3600多件。2002獲得了年度山東省地市報好新聞三等獎,被多家報社聘為特邀記者或通訊員。

邢先進農民“土記者”

十年,對於一個人來説不算短暫;十年,把寫作作為一項愛好並一直堅持下來更不容易。既不耽誤自家的農活,又積極熱情地採寫了大量新聞,他就是當地人常暱稱的“土記者”、冠縣的農民邢先進。
在家務農,一邊種好家裏的“責任田”,一邊業餘時間耕耘自己的“方塊”田。天長地久,一些不理解他的村民嘲笑他不務正道:“農民農民,種地為生,何必夜點明燈下憨苦!”。面對這些不理解或諷刺挖苦,邢先進我行我素,執着迷戀在“方格”中。
剛開始寫新聞報道的時候,家裏生活困難甚至沒有桌椅,他就利用晚上時間趴在炕上寫,腹部下墊着枕頭,爬格子的樂趣使他自得其樂,寫累了伸伸胳膊,揉揉眼睛,繼續再寫。深入採訪時夏天烈日燻烤、蚊蟲叮咬;冬天冰霜雨雪、凍僵手腳,但看到一篇篇反映當地經濟發展、農村新風、農民增收等典型報道帶着油墨的清香展現在面前,他樂此不疲。
與正牌記者不同,邢先進是在用農民的視角和樸實的人生經歷採寫一篇篇謳歌農村建設,農村、農民變化的鮮活報道。因此十年來,他的收穫頗豐:在國家、省市級報刊上發表新聞作品千餘件。《小本本趕走了“官老爺”作風》獲得了2002年度山東省地市報好新聞三等獎,他也被幾家報社聘為特邀記者或通訊員。
邢先進生活在一個偏遠的鄉鎮,近年興起的網絡信息時代對他產生了嚴峻的挑戰。傳統的用稿紙謄寫再通過郵局郵寄已遠遠適應不了現代信息化的要求,為了買電腦和支付每個月50元的上網費,他省吃儉用,花了2000多元,湊合着買了一台舊式的電腦,有了上網的電腦,他用電子郵箱發稿,更加準確、快捷,上稿率也大大提高。農民的“土記者”邢先進,在自己的夢想舞台上譜寫着生動的人生之歌。
來源:聊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