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邙山陵墓羣

鎖定
邙山陵墓羣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是中國最大的陵墓羣遺址, [1]  號稱“東方金字塔”; [3]  也是中國埋葬帝王最多、最集中的地方,被譽為“中國帝王谷”。 [4] 
邙山陵墓羣彙集着各個時期、各種類型的古代墓葬數十萬個,傳言“無卧牛之地”。 [6]  這裏是歷代帝王貴胄、顯赫人物趨之若鶩的葬地,自東周迄五代有40多個帝王埋骨在此,葬在此的達官貴人多達千餘名。 [5]  現已探明的帝陵包括東漢帝陵5座,曹魏帝陵1座,西晉帝陵5座,北魏帝陵4座,五代後唐帝陵1座。
2001年6月25日,邙山陵墓羣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 
中文名
邙山陵墓羣
地理位置
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
所處時代
漢至北魏
佔地面積
756 km²
保護級別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9:00-17:00
門票價格
免費
景點級別
AAAA級
著名景點
古墓博物館
建議遊玩時長
2-3小時
適宜遊玩季節
全年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5-0171-2-027

邙山陵墓羣歷史沿革

邙山陵墓羣
邙山陵墓羣(5張)
邙山,蜿蜒於洛陽孟津偃師三境,其“背山面河”、地勢開闊、土層深厚,被認為是死後長眠的理想之地,有“生在蘇杭,死葬北邙”一説。故而,邙山之上古墓眾多,“無卧牛之地”。
據考證,邙山已出土墓誌6000餘方,出土的大量墓誌,內容涉及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外交往、民族關係等,為歷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資料。邙山陵墓羣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境內邙山上。有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四朝十幾個帝王的陵墓及皇族、大臣的陪葬墓,總數在千座以上,為東漢(25年~220年)至三國(220年~280年)時期的古墓。邙山陵墓羣是中國面積較大的國家文物保護單位,也是世界上古代陵墓分佈較為集中的地區之一。有“東方金字塔”之稱。
2002年5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立項,開始對邙山各時期的古代陵墓進行考古調查,勘測。
2003年10月,第一階段古代墓冢的普查工作正式啓動,歷時近4年,2007年6月,普查工作基本完成。通過文物普查,獲得了邙山古墓冢的基礎資料,瞭解了邙山古墓冢的保護狀況,初步掌握了各個時期陵墓羣的分佈規律。 [9] 
2006年7月起,結合鄭州至西安高速鐵路建設工程,考古人員首次發掘東漢帝陵陵園遺址——白草坡陵園遺址。 [3] 
2010年,配合連霍高速洛陽段改擴建工程發現曹休墓。 [8] 

邙山陵墓羣遺址特點

邙山陵墓羣綜述

邙山陵墓羣位於洛陽市的北部、東部和東北部。這裏屬低山丘陵地帶,海拔高度120米~340米,地勢起伏平緩,高亢空曠,土層深厚,黃土粘結性堅固緻密,適於營建墓塋。陵墓羣年代從東周到東漢、曹魏、西晉、北魏,一直延續到五代的後唐。佔地面積756平方千米,地跨洛陽市所屬的西工區、老城區、澗西區、瀍河區、洛龍區、偃師市、孟津縣七個區縣的20餘個鄉鎮、360多個自然村,文物保護區內人口約20萬。陵墓羣東西長50千米,南北寬20千米,大致分為4段:西段(北魏陵區)、中段(東周、東漢、後唐陵區)、東段(西晉、曹魏陵區)、夾河段(東漢、西晉墓羣)。 [8] 
根據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已知在邙山地區埋葬着6代共24座帝王的陵墓。其中東周時期王墓8座,東漢帝陵5座,曹魏帝陵1座,西晉帝陵5座,北魏帝陵4座,五代後唐帝陵1座。東漢帝陵分別是光武帝原陵、安帝恭陵、順帝憲陵、衝帝懷陵、靈帝文陵;曹魏帝陵為文帝首陽陵;西晉帝陵分別是宣帝高原陵、景帝峻平陵,文帝崇陽陵、武帝峻陽陵、惠帝太陽陵;北魏帝陵分別是孝文帝長陵、宣武帝景陵、孝明帝定陵、孝莊帝靜陵;五代後唐帝陵為明宗徽陵。整個陵墓羣可以分為五個陵區: [9] 

邙山陵墓羣東周陵區

東周陵區 東周陵區
東周陵區,位於洛陽郊區白馬寺鎮金村附近。據文獻記載,公元前510年周敬王出居成周,子朝居於王城,敬王以後十一王均居於成周。所以這些周王的葬地應在成周附近。東周時期成周城即為漢魏故城。金村大墓位於故城內北部。 [9] 

邙山陵墓羣東漢陵區

東漢陵區 東漢陵區
東漢陵區,位於中段的東部,漢魏故城西北方。這裏是邙山地區地勢最為平坦開闊的區域。這裏墓冢分佈密集,而且是大小墓冢結合。墓冢的年代絕大部分為東漢時期,其規模也相對較大,與《帝王世紀》《古今注》等文獻記載的邙山五陵的方位等一致,應為東漢帝陵的核心區域。整個陵區西側與黃河兩岸的北魏陵區銜接,其間約有數千米的過渡地帶,墓冢較少。東側有鳳凰山、首陽山與曹魏西晉陵區相隔。核心區域西南、東南邙山山麓,以及北部黃河沿岸也有一些屬於東漢時期的墓冢。這些墓冢的規模和分佈密度要小,缺少大型墓冢。 [9] 
東漢定都洛陽196年,歷12帝,有11帝葬於洛陽,其中,在東漢洛陽城西北邙山(北郊兆域)有5帝陵,即光武帝劉秀原陵、漢安帝劉祜恭陵、漢順帝劉保憲陵、漢衝帝劉炳懷陵、漢靈帝劉宏文陵。 [10] 

邙山陵墓羣曹魏陵區

曹魏陵區 曹魏陵區
曹魏陵區。位於東段,漢魏故城東北方,邙山東部的首陽山南北兩側。 [9]  曹魏定都洛陽46年,歷5主,其陵均在洛陽。其中魏文帝曹丕,黃初三年(222年),選定首陽山東為壽陵,黃初七年(226年),崩,葬首陽陵。依其生前所作“終制”,應是依山為體,地面不封不樹,無陵園,無神道。《水經注》説:“首陽山,即邙山最高處,日出先照,故名,山之南,魏文帝陵在焉。”其址應在今偃師市西北首陽山火車站北一帶,邙山腳下。魏明帝高平陵,不在北邙山,《洛陽縣誌》説“在茹店東二里許霸陵山下”即在今汝陽縣茹店村東南霸陵山下。地面有夯土冢,高約15米。
廢帝高貴鄉公曹髦墓,嘉平六年(254年),齊王曹芳被廢,曹髦即帝位於太極前殿。甘露五年(260年),被司馬昭指使心腹成濟殺死,葬於“(曹魏)洛陽西北三十里癯澗之濱”。澗,應指古金谷澗;高貴鄉公墓,應在今洛陽老城東北15千米癯河附近邙山以北一帶。 [10] 

邙山陵墓羣西晉陵區

西晉陵區 西晉陵區
西晉陵區,位於東段,漢魏故城東北方,邙山東部的首陽山南北兩側。 [9]  西晉定都洛陽52年,歷4帝。除晉懷帝、晉愍帝死於平陽(今山西臨汾)外,晉武帝、晉惠帝均崩於洛陽,加上追封的晉宣帝(司馬懿)、晉景帝(司馬師)、晉文帝(司馬昭)共5帝,其陵均應在洛陽。 [10] 

邙山陵墓羣北魏陵區

北魏陵區 北魏陵區
北魏陵區,位於西段的全部、東段的西半部,漢魏故城的西北方。整個區域內東漢墓冢數量很少,説明當時北魏陵區在規劃時有意避開了東漢陵區。《洛陽出土石刻時地記》中北魏時期墓誌的材料比較集中,年代相對準確,所以陵區的範圍較為清晰。北魏陵區範圍較東漢陵區大,但墓家少,有50餘座。帝陵多位於瀍河西岸,陪葬墓則集中在瀍河東岸。1991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漢魏洛陽城考古隊和洛陽古墓博物館對景陵進行了考古發掘,北魏帝陵的墓葬形制基本清楚。2004年,對孝文帝長陵進行了調查和鑽探,首次發現了北魏帝陵陵園遺址,確定了陵園的範圍,佈局、結構和規模,並發現了許多重要遺蹟。 [9] 
北魏定都洛陽42年,歷6帝。除節閔帝、孝武帝二陵不詳外,其他四帝陵情況如下。
孝文帝長陵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文昭皇太后山陵志”在今孟津縣朝陽鎮官莊村東小冢內被盜出,志稱“附高祖(孝文帝)長陵之右”小家之東南,恰有一大冢,大小二冢之距,與《魏書》所載“六十步”基本相合,研究者推定大家即為長陵(而非龔松林所定之“漢靈帝文陵”)。
2004年2月至5月,文物考古工作者對孝文帝長陵陵園進行了全面勘察,得知陵園為長方形,圍牆外有壕溝,寬3米~4米。長陵冢高30米,直徑100米。由封土形狀、墓道朝向等,勘察者認為長陵繼承了東漢皇陵葬制,是孝文帝漢化改革的反映,但較之東漢皇陵又有所變化。 [10] 
宜武帝景陵
宜武帝景陵位於邙山鎮冢頭村東,今洛陽古墓博物館內西部,陵冢高大雄偉,已經過考古發掘,現正式對外開放。 [10] 
孝明帝定陵
孝明帝定陵位於今洛陽市北郊,西山嶺頭村南。民國年間,這裏出土的張寧葛志稱“葬於孝明皇帝陵西二里”,王悦墓誌稱“合葬芒嶺定陵西崗”,均提供了定陵地望線索。 [10] 
孝莊帝靜陵
據載,孝莊帝手刃權臣爾朱榮於明光殿,爾朱榮從子爾朱兆舉兵由晉陽向洛陽,擒莊帝於式乾殿,囚送晉陽,縊於三級寺。至太昌元年,迎梓宮返京師,葬靜陵。今邙山鎮上寨村南,有冢高15米,直徑40米。這裏曾出土高大的北魏石翁仲,研究者推測應是靜陵。 [10] 

邙山陵墓羣五代後唐陵區

五代後唐陵區。宋代王明清《揮座前錄》記有“明宗葬徽陵,在洛陽東北”。清乾隆《洛陽縣誌》記載:“後唐明宗微陵在洛陽東北十里,今查在東北路護駕莊。”今洛陽孟津縣送莊鄉護莊村西南有1座覆鬥形大冢,地望和文獻記載相符,其封土也是唐以來帝陵通常採用的形制,可以確定此為後唐明宗徽陵。 [9] 

邙山陵墓羣陪葬墓

已發現的王侯將相及名士墓葬
冉耕周先賢,墓在白鶴村南。
呂不韋墓:洛陽市東約20公里的偃師區南蔡莊大冢頭村東:
樊崇赤眉軍首領,墓在白鶴鄉雷灣村西,俗稱漢赤眉墓。
樊噲,漢舞陽侯,墓在王良鄉落駕溝村。
賈誼,漢太傅,墓在平樂鎮新莊村東。
鄧晨,漢西華侯,“葬於北邙”。
鄧騭,漢羅侯,“葬洛陽北邙舊塋”。
祭彤,漢太僕,墓在朝陽鎮一帶。
劉寬,漢逯卿侯,墓在朝陽鎮,名大尉冢。
班超,漢定遠侯,墓在朝陽鎮,稱班墓。
裴潛,三國魏河南尹,墓在橫水鎮會瀍村。
石崇,晉衞尉,墓在送莊金谷園遺址。
馮熙,北魏駙馬都尉昌黎王,墓在鳳凰山。據説,此山因埋馮熙而稱馮王山,後傳訛為鳳凰山。
元懌,北魏太尉清河王。墓位於洛陽市北行2公里、洛孟公路東。俗稱“青菜冢”,曾被訛傳為“司馬懿墳”。
元召巳,北魏常山王,墓在蟠龍冢村南。
元乂,北魏侍中、江陽王,墓在朝陽鎮。其墓高20米,內有“天象圖”,聞名遐邇。
苗蕃,唐太原參軍,墓在朝陽鎮小梁村
劉幽求唐徐國公,墓在送莊鳳台村
孟郊,唐著名詩人,墓在送莊鳳台村,唐大文學家韓愈為其親撰墓誌。
李虛中,唐殿中侍御史,墓在朝陽鎮卦溝。
狄仁傑,唐宰相,墓在梁周寺村。但白馬寺一帶亦有狄仁傑墓,待考證。
李承休,唐吳房令,墓在王良鄉河清谷。
魏威信,宋駙馬都尉,墓在平樂村南。舊時墓前有虎、馬等石雕,現白馬寺山門前的石馬即為該墓故物。
張詠,宋左僕射,墓在平樂鎮天皇嶺。
伯顏察兒,元薊國公、行中書省平章政事,墓在平樂村。
朱諟鋢,明伊定王,與妃沈氏合葬於長華鎮上店村
朱訐漈,明西鄂恭靖王,墓在朝陽鎮。
朱常洵,明福王,墓在麻屯鎮廟槐村。朱常洵為明神宗寵幸鄭貴妃所生,深受溺愛,欲立為太子,大臣們阻之,無奈封福王,就藩洛陽,“費2800萬兩銀”置官邸,“中央財政為之一空”。因此,當時福王府巍峨壯觀,富麗堂皇。後李自成攻破洛陽,殺朱常洵,火燒王宮三日不絕,其子朱由崧即位上諡恭宗孝皇帝,陵曰熙陵。
李天寵,明浙江巡撫,墓在孟津老城
陸坦,明大名府教授,墓在孟津老城。
王鐸,明清大書法家。其葬時四門出棺,在孟津城四門各置疑冢,真棺潛葬家中。
楊玉珂,清通政司參議,墓原在白鶴四冢村,乾隆五十二年遷孟津老城扣馬村
李際期,清太子少保工兵尚書僖平,墓在孟津老城村南。墓前保存有碑銘、供案、土闕、翁仲、石虎、石馬、石羊、望柱等全套神道石刻,神形兼備,動靜有致,因此,被稱作“李兵部墳神道石刻”,是我國神道石刻藝術的精品。

邙山陵墓羣文物遺存

20世紀80年代,北魏宣武帝景陵經國家批准後進行了科學發掘,專家用墓室中殘存的碎片,現已復原出青瓷盤口龍柄壺、陶硯、殘石燈等十餘件文物。 [12] 
2009年,考古發掘出土遺物主要有陶器、銅器、鐵器、金銀飾等。陶器有四系罐、碗、盤、奩、耳杯。銅器有帶鈎、鋪首、泡釘,鐵器有釘、鈎、鏡、刀削。後室北側出土銅印1枚,異常重要。銅印,邊長約2釐米,瓦鈕,篆書白文“曹休”二字。另外,前室出土1件鎏金銅帶鈎。 [11] 

邙山陵墓羣文物保護

2001年6月25日,邙山陵墓羣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 
2001年,市委、市政府投資1700萬元實施了“漢光武帝陵環境整治工程”,使其文物資源得到了有效的保護和利用,再現了漢光武帝陵氣勢恢弘的歷史景觀,促進了北部旅遊線路的形成。 [1] 
2021年10月12日,邙山陵墓羣入選國家文物局《大遺址保護利用“十四五”專項規劃》“十四五”時期大遺址”名單。 [2] 

邙山陵墓羣歷史文化

  • 相關藝文
北邙山頭少閒土,盡是洛陽人舊墓。
舊墓人家歸葬多,堆著黃金無買處。
天涯悠悠葬日促,岡坂崎嶇不停轂。
高張素幕繞銘旌,夜唱輓歌山下宿。
洛陽城北復城東,魂車祖馬長相逢。
車轍廣若長安路,蒿草少於松柏樹。
澗底盤陀石漸稀,盡向墳前作羊虎。
誰家石碑文字滅,後人重取書年月。
朝朝車馬送葬回,還起大宅與高台。
這是唐代詩人王建所作詩歌《北邙行》。 [8] 
  • 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
1987年,博物館開館,當年叫“洛陽古墓博物館”,這個名字一直使用到2008年。博物館依託北魏宣武帝景陵,遷建復原自西漢到宋金9朝25座古墓,據稱是世界第一座古墓博物館。2009年,據説有遊客因為避諱館名,博物館更名為“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
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由三部分構成:歷代典型墓葬展、北魏皇家陵園、古墓丹青精粹展。歷代典型墓葬展,仿漢式三座大殿外立着鎮墓的天祿辟邪,中間大殿介紹洛陽地區古墓分佈情況,兩側配殿有“夏商周典型墓葬模型”“漢代帝王出殯儀式羣塑”等展覽。 [5] 

邙山陵墓羣旅遊信息

邙山陵墓羣地理位置

邙山陵墓羣位於洛陽市的北部、東部和東北部。 [1] 

邙山陵墓羣交通信息

1、乘27路、83路到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站下可參觀洛陽古墓博物館及附近的北魏景陵。
2、由於古墓羣分佈分散,若有興趣多遊覽幾個建議包車前往。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