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邊際生產力遞減規律

鎖定
在技術給定和其他要素投入不變的情況下,連續增加某一種要素的投入所帶來的總產量的增量在開始階段可能會上升,但遲早會出現下降的趨勢,這就是邊際生產力遞減規律,也稱之為邊際報酬遞減規律。邊際生產率遞減規律體現的是某一種要素投入與其總產量之間的反向關係。
中文名
邊際生產力遞減規律
定    義
邊際生產力遞減規律
提出者
安鴻章、嶽威
類    型
管理學術語
先請看(安鴻章、嶽威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基礎知識.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出版.P10)圖表。
通俗理解為企業TP(總產量)總是隨着勞動要素的增加而產生遞增,在前期未成規模時,邊際成本較大,邊際收益較小;企業俱備規模後,邊際成本急劇下降,銷售單價不變,邊際收益加大,總收入上升較快;當企業的資本存量利用接近飽和,再增加勞動要素將導致平均邊際成本上升,邊際收益下降,總收入下降。所以整個TP應為傾斜S型曲線。
MP(邊際產量),在企業初始創業階段,受社會及個人心理等因素影響,各勞動生產力的MP值總是大於AP(平均產量)值。在MP經過一段極速增長期,企業步入穩定生產過程後,開始下降,直至和AP曲線相交。此時為AP最大值,企業發展最快。在第三階段,每增加一個勞動要素,邊際收益越來越少,導致平均收益也開始降低,但總體收益仍成上升階段。當每增加一個勞動要素所產生的勞動成本與邊際收益執平時,即MP等於0,企業TP增長為0,並開始倒退。此時,企業TP最大,即企業利潤最大化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