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邊章

鎖定
邊章(?~186年),一名邊元(一説邊元是“邊允”之訛 [21]  ),涼州金城人,漢末涼州軍閥之一,早年與同郡韓遂俱著名西州,朝廷封為為督軍從事 [11]  (另一説邊章本名邊允,在加入叛軍後改名邊章 [3] 
中平元年,涼州宋揚北宮伯玉李文侯等反,推舉邊章、韓遂為首領,殺死太守陳懿起兵反叛,擁兵十多萬,先後連敗皇甫嵩張温董卓孫堅等名將。 [1-2] 
中平三年,韓遂發動兵變,邊章與北宮伯玉、李文侯等叛軍首領都被殺死,結束了短暫輝煌的叛軍之旅。
邊章之亂史稱“天下騷動” [1]  ,東漢大臣劉陶將他與黃巾起義的領袖張角並列。 [18] 
全    名
邊章
別    名
邊元
所處時代
東漢末年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涼州金城郡(今甘肅永靖東北)
逝世日期
186年
主要成就
殺死太守陳懿,攻燒州郡 [10] 
擁兵十餘萬,震動天下 [1] 
最高官職
新安令、涼州督軍從事
本    名
邊允
叛軍官職
軍帥、首領 [12] 

邊章人物生平

邊章西州叛逆

邊章,金城人,又名邊元(裴松之注劉艾《靈帝紀》記載邊章一名邊元,趙一清潘眉則認為“元”是“允”之訛。 [21]  ),與同郡韓遂知名於涼州,任督軍從事。 [11] 
漢靈帝中平元年(184年)十一月,羌人北宮伯玉李文侯反叛,自立為將軍,殺死護羌校尉泠徵。北宮伯玉等人又劫持邊章與韓遂,讓兩人統領軍政,一同作亂隴右。涼州刺史左昌蓋勳率軍駐守阿陽縣,邊章等人見阿陽縣無法攻破,便轉向攻打金城郡,斬殺金城郡太守陳懿,攻燒州郡。 [2]  [9-10]  [12] 
注:《獻帝春秋》則記載:邊章本名邊允,與韓約(韓遂)同為涼州大人,曾任新安縣令。當時涼州義從宋建王國等作亂,假意投降金城郡,求見邊允、韓約,太守陳懿讓兩人前去,邊允、韓約等數十人前去後,王國便把他們劫持。金城郡大亂,陳懿離開郡治,王國等人將他帶到護羌校尉營殺害,又釋放了邊允、韓約等人。隴西聲稱邊允、韓約是叛賊,懸賞千户侯逮捕二人。邊允、韓約不得已加入叛軍,邊允改名邊章、韓約改名韓遂。(此書稱陳懿之死與邊章無關,與後漢書記載不同) [3] 
邊章又率軍包圍州治冀縣,左昌向蓋勳求援。蓋勳率援軍抵達冀縣,斥責邊章等人背叛朝廷。邊章等人都説:“左使君當初要是早聽您的話,派兵來救援金城郡,或許我們還能改過自新,如今罪孽深重,不能再投降了。”於是,邊章等人哭泣而去,解除對冀縣城包圍。後又包圍護羌校尉夏育 [13]  [22] 

邊章騷動天下

中平二年(185年)三月, 邊章等率領數萬騎兵打着誅殺宦官的旗號入寇三輔,侵逼園陵。漢靈帝遣左車騎將軍皇甫嵩及中郎將董卓征討,不能取勝,而邊章、韓遂等實力進一步擴大,擁十萬之眾。 [1]  [4]  [14] 
叛軍勢大,司徒崔烈向朝廷提出‘放棄涼州’的建議,但因為議郎傅燮力諫才沒有成功。 [15] 
同年七月,皇甫嵩以無功免歸。八月,朝廷再次命司空張温為車騎將軍、假節,執金吾袁滂為副,破虜將軍董卓與蕩寇將軍周慎都歸張温統帥。連同諸郡兵步騎共十多萬人,屯駐在美陽,來保衞皇家園陵。邊章、韓遂也進兵美陽。張温、董卓與邊章交戰,不利。 [5]  [16] 
羣英7 羣英7
十一月,在夜晚有流星如火,長達十餘丈,照亮邊章營中,驢馬都發出叫聲。韓遂、邊章軍隊都認為這是不祥的預兆,想要退回金城。董卓聽説後大喜,第二天,便與右扶風鮑鴻等合併進攻,大破韓遂、邊章軍,斬首數千級。邊章等敗走榆中。張温於是派周慎率軍三萬追擊,引軍包圍榆中城。而韓遂、邊章分兵駐守葵園峽,反而將周慎軍的糧道截斷。周慎感到恐慌,便丟棄輜重撤走。 [6] 
漢朝任命趙岐等人為涼州諸郡太守,結果諸郡太守都被邊章擒獲。涼州叛軍打算脅迫他們為帥,趙岐詭辭才得以免難。 [20] 
中平三年(186年),韓遂殺死邊章和北宮伯玉、李文侯,自掌兵權。 [7]  [17] 
注:《典略》則稱邊章被推為主,不久後就因病去世,與此記載不同。 [11] 

邊章主要影響

邊章、韓遂之亂史稱“天下騷動”。 [1]  東漢諫議大夫劉陶稱邊章的部下多為段熲故吏,曉習戰陣,識知山川,變詐萬端,並將他與黃巾起義的領袖張角並列。 [18] 

邊章人物評價

孫堅:“章、遂跋扈經年。” [19] 

邊章史料記載

范曄後漢書》將邊章等涼州軍閥的事蹟附在了《董卓傳》中
《後漢書 卷七十二 董卓列傳第六十二》 [8] 
參考資料
  • 1.    《三國志·卷一·武帝紀》:金城邊章、韓遂殺刺史郡守以叛,眾十餘萬,天下騷動。
  • 2.    《資治通鑑·卷第五十八·漢紀五十·孝靈皇帝中》:北地先零羌及枹罕、河關羣盜反,共立湟中義從胡北宮伯玉、李文侯為將軍,殺護羌校尉泠徵。金城人邊章、韓遂素著名西州,羣盜誘而劫之,使專任軍政,殺金城太守陳懿,攻燒州郡。
  • 3.    《後漢書 卷七十二 董卓列傳第六十二》李賢注引《獻帝春秋》:涼州義從宋建、王國等反。詐金城郡降,求見涼州大人故新安令邊允、從事韓約。約不見,太守陳懿勸之使往,國等便劫質約等數十人。金城亂,懿出,國等扶以到護羌營,殺之,而釋約、允等。隴西以愛憎露布,冠約、允名以為賊,州購約、允各千户侯。約、允被購,‘約’改為‘遂’,‘允’改為‘章’。
  • 4.    《資治通鑑·卷第五十八·漢紀五十·孝靈皇帝中》:北宮伯玉等寇三輔,詔左車騎將軍皇甫嵩鎮長安以討之。
  • 5.    《資治通鑑·卷第五十八·漢紀五十·孝靈皇帝中》:皇甫嵩之討張角也,過鄴,見中常侍趙忠舍宅逾制,奏沒入之。又中常侍張讓私求錢五千萬,嵩不與。二人由是奏嵩連戰無功,功費者多,徵嵩還,收左軍騎將車印綬,削户六千。八月,以司空張温為車騎將軍,執金吾袁滂為副,以討北宮伯玉;拜中郎將董卓為破虜將軍,與蕩寇將軍周慎並統於温。張温將諸郡兵步騎十餘萬屯美陽,邊章、韓遂亦進兵美陽,温與戰,輒不利。
  • 6.    《資治通鑑·卷第五十八·漢紀五十·孝靈皇帝中》:十一月,董卓與右扶風鮑鴻等並兵攻章、遂,大破之,章、遂走榆中。温遣周慎將三萬人追之。參軍事孫堅説慎曰:“賊城中無谷,當外轉糧食,堅願得萬人斷其運道,將軍以大兵繼後,賊必睏乏而不敢戰,走入羌中,併力討之,則涼州可定也!”慎不從,引軍圍榆中城,而章、遂分屯葵園峽,反斷慎運道,慎懼,棄車重而退。
  • 7.    《資治通鑑·卷第五十八·漢紀五十·孝靈皇帝中》:韓遂殺邊章及北宮伯玉、李文侯,擁兵十餘萬,進圍隴西,太守李相如叛,與遂連和。涼州刺史耿鄙率六郡兵討遂......夏,四月,鄙行至狄道,州別駕反應賊,先殺程球,次害鄙,賊遂進圍漢陽......遂麾左右進兵,臨陳戰歿。耿鄙司馬扶風馬騰亦擁兵反,與韓遂合,共推王國為主,寇掠三輔。
  • 8.    卷七十二 董卓列傳第六十二-後漢書(唐)李賢等注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7-13]
  • 9.    《後漢書 卷五十八 虞傅蓋臧列傳第四十八》:中平元年,北地羌胡與邊章等寇亂隴右,刺史左昌因軍興斷盜數千萬。勳固諫,昌怒,乃使勳別屯阿陽以拒賊鋒,欲因軍事罪之,而勳數有戰功。邊章等遂攻金城,殺郡守陳懿,勳勸昌救之,不從。
  • 10.    《後漢書 卷七十二 董卓列傳第六十二》:其冬,北地先零羌及枹罕河關羣盜反叛,遂共立湟中義從胡北宮伯玉、李文侯為將軍,殺護羌校尉泠徵。伯玉等乃劫致金城人邊章、韓遂,使專任軍政,共殺金城太守陳懿,攻燒州郡。
  • 11.    裴松之注《三國志 卷一 魏書一 武帝紀第一》:【典略曰:遂字文約,始與同郡邊章俱著名西州。章為督軍從事。遂奉計詣京師,何進宿聞其名,特與相見,遂説進使誅諸閹人,進不從,乃求歸。會涼州宋揚、北宮玉等反,舉章、遂為主,章尋病卒,遂為揚等所劫,不得已,遂阻兵為亂,積三十二年,至是乃死,年七十餘矣。劉艾靈帝紀曰:章,一名元。】
  • 12.    《後漢書 卷八 孝靈帝紀第八》:湟中義從胡北宮伯玉與先零羌叛,以金城人邊章、韓遂為軍帥,攻殺護羌校尉伶徵、金城太守陳懿。
  • 13.    《後漢書 卷五十八 虞傅蓋臧列傳第四十八》:邊章等進圍昌於冀,昌懼而召勳。勳初與從事辛曾、孔常俱屯阿陽,及昌檄到,曾等疑不肯赴。勳怒曰:“昔莊賈后期,穰苴奮劍。今之從事,豈重於古之監軍哉!”曾等懼而從之。勳即率兵救昌。到,乃誚讓章等,責以背叛之罪。皆曰:“左使君若早從君言,以兵臨我,庶可自改。今罪已重,不得降也。”乃解圍而去。昌坐斷盜徵,以扶風宋梟代之……時叛羌圍護羌校尉夏育於畜官。
  • 14.    《後漢書 卷八 孝靈帝紀第八》:北宮伯玉等寇三輔,遣左車騎將軍皇甫嵩討之,不克。
  • 15.    《後漢孝靈皇帝紀下卷第二十五》:司徒崔烈欲棄涼州,議郎傅燮進曰:「斬司徒,天下乃安!」有司奏燮廷辱大臣。有詔問本意,對曰:「昔冒頓至逆也,樊噲為上將,雲:『願得十萬眾,橫行匈奴中。」憤激奮勵,未失臣節也,不顧計之當與不當耳。季布猶廷斥曰:「噲可斬!」前朝是之。今涼州天下之衝要,國家之蕃衞也。堯舜時禹貢載之,殷周之世列為侯伯〔四〕。高祖平海內,使酈商別定隴右;世宗拓境,列置四郡,議者以為斷匈奴之右臂。今牧御者失理,使一州叛逆,天下騷動,陛下不安寢食。烈為宰相,不念思所以緝之之策,乃欲棄一方萬裏之土,臣竊惑之。左衽之虜得此地,為患數世。今以勁士堅甲利兵,姦雄因之為亂,此社稷之深憂也。且無涼州則三輔危,三輔危則京都薄矣。若烈不知憂之,是極弊也;知而欲棄,是不忠也。二者擇而處之,烈必有之。」遂從燮議,亦不罪烈。
  • 16.    《後漢書 卷七十二 董卓列傳第六十二》:朝廷復以司空張温為車騎將軍,假節,執金吾袁滂為副。拜卓破虜將軍,與蕩寇將軍周慎並統於温。並諸郡兵步騎合十餘萬,屯美陽,以衞園陵。章、遂亦進兵美陽。温、卓與戰,輒不利。
  • 17.    《後漢書 卷七十二 董卓列傳第六十二》:其冬,徵温還京師,韓遂乃殺邊章及伯玉、文侯,擁兵十餘萬,進圍隴西。
  • 18.    《後漢書 卷五十七 杜欒劉李劉謝列傳第四十七》:是時天下日危,寇賊方熾,陶憂致崩亂,覆上疏曰:“臣聞事之急者不能安言,心之痛者不能緩聲。竊見天下前遇張角之亂,後遭邊章之寇,每聞羽書告急之聲,心灼內熱,四體驚竦。今西羌逆類,私署將帥,皆多段熲時吏,曉習戰陳,識知山川,變詐萬端。臣常懼其輕出河東、馮翊,鈔西軍之後,東之函谷,據阸高望……”
  • 19.    卷四十六 吳書一 孫破虜討逆傳第一-三國志(晉)陳壽(南朝宋)裴松之注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7-13]
  • 20.    《後漢書 卷六十四 吳延史盧趙列傳第五十四》:車騎將軍張温西征關中,請補長史,別屯安定。大將軍何進舉為敦煌太守,行至襄武,岐與新除諸郡太守數人俱為賊邊章等所執。賊欲脅以為帥,岐詭辭得免,展轉還長安。
  • 21.    《三國志集解卷1》:劉艾靈帝紀曰:章,一名元。【趙一清曰:元是允之訛。潘眉説同。】
  • 22.    《後漢孝獻皇帝紀卷第二十六》:涼州刺史左昌因軍法斷盜數千萬,勳諫不聽,乃怒勳,使屯〔阿〕(河)陽,欲因軍法罪之。而勳數有戰功,詔書勞勉焉。邊章之反,圍昌逼急,昌以檄召勳。勳初與從事辛曾、孔常俱屯阿陽,曾、常疑,不肯應檄。勳怒曰:「昔莊賈後期,穰苴奮鉞。今之從事,豈重於監軍哉!」常懼,乃從勳至冀。親責數章等,責以背叛之罪。皆曰:「左使君若早從君言,以兵臨我,得自分明。今我罪已重,不可復降也。」皆泣涕而去。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