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邊界戰役

鎖定
邊界戰役:印度支那人民抗法戰爭期間,越南人民軍在中越邊境地區實施的一次旨在打破法軍封鎖、溝通越南北部根據地與中國聯繫的進攻戰役。
中文名
邊界戰役
發生地點
中越邊境

邊界戰役事件經過

印度支那人民抗法戰爭期間,越南人民軍在中越邊境地區實施的一次旨在打破法軍封鎖、溝通越南北部根據地與中國聯繫的進攻戰役。
戰役於1950年9月16日發起,10月13日結束。1949年底~1950年初,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廣西、雲南,兵臨中越邊界。為阻止中國對越南抗法戰爭的影響和援助,法國殖民當局企圖憑藉東起芒街、西至老街的封鎖線,長期阻隔中越之間的聯繫。在法軍加緊部署時,越共中央也在積極準備反攻。1950年春夏,越南人民軍派遣5個主力團共2萬多人在中國境內接受裝備和訓練,從而具備了實施較大規模運動戰的實力。8月,越軍總部決定採納中國顧問團的建議,在越桂邊境的高平地區發動進攻。當時,法軍在亭立至高平一線配備了13個營又2個連的守備兵力,而越軍則集中了20個營又9個工兵連的兵力。法軍部署分散,越軍可以集中力量形成各個局部的絕對優勢。
9月16~18日,越軍首戰東溪,全殲法軍2個連。10月1~6日上午,越軍又將自七溪北上的法軍4個營圍殲於東溪附近。6日下午~7日下午,越軍發揚連續作戰精神,轉移主力將自高平南逃的法軍3個營全部殲滅。7日當天,法軍又組織了4個連的部隊由七溪北上,企圖接應被圍法軍突圍。越軍立即抽調兵力,於8日下午將其擊潰。當越軍準備攻打七溪時,法軍連續放棄七溪、那岑等地。由於越軍對法軍主動撤退估計不足,追擊行動遲緩,未能繼續擴大戰果。10月23日,越軍進佔那岑後停止追擊,主力部隊轉入休整。為了避免邊界沿線各據點的守軍被逐一殲滅,法軍開始全線收縮。至11月上旬,法軍先後放棄同登、諒山、祿平、亭立、安州,以及與中國雲南接壤的老街、沙巴等地。至此,法軍經營多年的邊境封鎖線全面崩潰。此次戰役,越軍全殲法軍7個營,重創2個營,殲敵8000餘人,繳獲各種槍支2106支、火炮51門,擊毀飛機3架,收復了5個城市和17個縣鎮,解放了擁有35萬人口、長達750千米的中越邊境地區,使越北根據地與中國連成了一片。戰役期間,越軍傷亡1720人。

邊界戰役事件結果

此役是抗法戰爭爆發以來越南方面取得的一次空前的勝利,也是越南人民軍首次以師級單位發動的進攻戰役。從此,越南人民軍開始掌握越北戰場的主動權,抗法戰爭也由被動防禦轉入主動進攻的新階段。
發佈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