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邊人

鎖定
邊人,漢語詞語,拼音是biān rén,意思是邊民。 [1] 
中文名
邊人
拼    音
biān rén
出    處
《國語·魯語上》
注    音
ㄅㄧㄢ ㄖㄣˊ

目錄

邊人解釋

亦作“邉人”。1.指駐守邊境的官員、士兵等。2.指邊民。 [1] 

邊人出處

《國語·魯語上》:“晉人殺厲公,邊人以告。”韋昭注:“邊人,疆埸之司也。”
南朝·宋·劉義慶《世説新語·賞譽》:“張天錫世雄涼州,以力弱詣京師,雖遠方殊類,亦邊人之桀也。”
唐·王建《送人》詩:“邊人易封侯,男兒戀家鄉。”
明·劉基《關山月》詩:“願得馳光照明主,莫遣邊人望鄉苦。”
《東周列國志》第一百七回:“忽邊人報道:‘秦王遣大將王翦,北略地至燕南界。代王嘉遣使相約,一同發兵,共守上谷以拒秦。’”
清·李基和《登代郡城晚眺》詩:“西風落日聲颼颼,風吹沙起邊人愁。”
《漢書·匈奴傳下》:“又邊人奴婢愁苦,欲亡者多。”
唐·張籍《隴頭行》:“驅我邊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
宋·王安石《本朝百年無事札子》:“邊人父子夫婦,得免於兵死,而中國之人,安逸蕃息。”
明·陳霆《渚山堂詞話》卷三:“宋二帝北狩,金人徙之雲州,一日夜宿林下,時磧月微明,有邊人吹笛,其聲嗚咽。”
參考資料
  • 1.    邊人  .在線漢語字典[引用日期2019-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