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還魂湯

(金匱要略)

鎖定
還魂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金匱要略》卷下。主治卒死、客忤死,諸感忤卒厥暴死,及客忤、鬼擊、飛屍,奄忽氣絕,不覺口噤。
名    稱
還魂湯《金匱要略》
別    名
追魂湯(《三因》卷七)
出    處
《金匱要略》卷下
組    成
麻黃、杏仁、甘草

還魂湯歌訣

仲景還魂湯,麻杏甘草匡;卒中因客忤,通陽庶可康。

還魂湯組成

麻黃(去節)三兩,杏仁(去皮尖)七十個,甘草(炙)一兩。

還魂湯用法用量

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令咽之。

還魂湯主治

1.《金匱》:卒死、客忤死,諸感忤。
2.《三因》:卒厥暴死,及客忤、鬼擊、飛屍,奄忽氣絕,不覺口噤。

還魂湯方義

外寒引起表衞閉鬱,升降失調,急宜開宣肺氣,令表衞宣通而出入無阻,則裏氣亦通而升降和調。方用麻黃、杏仁宣肺氣之痹、降肺氣之逆,甘草以緩其急,通過宣降肺氣,達到通陽目的。故《醫宗金鑑》謂:“中惡客忤,便閉裏進而實者,仲景用備急丸,可知無汗表實者,不當用備急丸通裏,當用還魂湯以通表也。通裏者,抑諸陰氣也;通表者,扶諸陽氣也。昧者不知,以麻黃為人太陽發汗之藥,抑知不温覆取汗,則為入太陰通陽之藥,陽氣通動,魂可還矣。”此方治療中寒氣閉,不行氣而用宣發之品,是一特點;不三焦並治而獨取肺,是另一特點。不理肝脾之氣,獨取肺者,蓋此因卒感寒邪,表衞陡閉,肺失宣降,而與肝脾無關故也。

還魂湯文獻摘要

原方選錄
《蘭台軌範》:“還魂湯。救卒死、客忤死。麻黃三兩,去節,一方四兩,杏仁去皮、尖,七十個,甘草一兩,炙,上三味,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分令咽之,通治諸感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