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還珠瀝村

鎖定
還珠瀝村,位於常平鎮的南部,距鎮政府3千米,緊鄰常平鎮中心。相鄰自然村有金美村、橋瀝村、朗貝村、大朗鎮沙步村、袁山貝村,全村面積5.5平方千米。元朝葉姓始祖叢剡,自茶山水埗頭遷於此地而形成。相傳還珠瀝初名為“隔嶺”,因有“合浦還珠”之傳説,又因村前多水瀝(水溝),故取名“還珠瀝”。
中文名
還珠瀝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東東莞市常平鎮
面    積
5.5 km²
電話區號
0769
郵政編碼
523000
車牌代碼
粵S
元朝,屬東莞縣。明朝至清初,屬東莞縣文順鄉第三都。清中後期,屬京山司。民國時期,屬第五區廣裕鄉。1952年,屬第一區廣裕鄉;1953年屬第五區金還鄉;1961年,屬常平人民公社還珠瀝生產大隊;1983年,屬常平區還珠瀝鄉;1987年,屬東莞市常平鎮還珠瀝管理區;1999年,屬常平鎮還珠瀝行政村。
世居村民姓葉。
2015年末,户籍人口2872人,其中男性1434人,女性1438人;80歲以上82人,最年長者96歲(女)。外來暫住人口1.1萬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1000多人。世居村民為漢族,廣府民系,使用粵方言。
傳統經濟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水稻,兼種荔枝、橙、柑、橘等果樹。改革開放後,村中經營行業涉及毛織、電子、模具、塑膠等。2015年,全村企業及個體户570家,其中工業企業150家;村組兩級資產總額1.27億元,經營純收入1713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等。
特色農產品有荔枝、龍眼。傳統節慶食品有紅團、炒米餅以及鬆糕。
鄉道常平大道和鎮環城路經過村內 。20世紀60年代通電,90年代先後通電話、自來水以及互聯網,2000年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化。
村中有小學2所、幼兒園4所,籃球場4個、廣場1個、公園2個;農家書屋1座和電子閲覽室1間,2015年藏書1000冊。
村內傳統民居為廣府民居,無存。葉氏宗祠,始建於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修,2012年重建。佔地面積560平方米,以青磚、木料為建築材料。仍用作宗祠,同時作為老人活動中心。存有古井1口,建於元朝元統元年(1333年)。
楹聯“基開大圃;派衍還溪”,2013年重修之後全為複製品,存於葉氏宗祠。匾額“葉氏宗祠”,書於2013年,存於葉氏宗祠。
2007年,制定《還珠瀝村民手冊》;2012年纂修《還珠瀝村族譜》。
村裏每年清明節、重陽節、春節等,有拜祭活動。
該村代表性人物:
葉瑞琪(1916—1948),革命烈士。中國人民解放軍粵贛湘邊縱隊班長,1943年參加游擊隊,1948年8月在東莞縣富竹山作戰犧牲。
葉陳德(1918—1944),革命烈士。1942年夏參加游擊隊,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小隊長,1944年5月在東莞縣與土匪作戰時犧牲。
葉劍輝(1956—1979),革命烈士。1976年3月參加解放軍。任53559部隊班長,1979年3月4日在對越自衞反擊戰中犧牲。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