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避聖諱

鎖定
避聖諱即“為賢者諱”,亦即對封建社會所推崇的聖人賢者的名諱。聖諱並不像國諱、家諱那樣嚴格、那樣廣泛。
中文名
避聖諱
類    型
傳統
定    義
為賢者諱
隸    屬
封建

避聖諱基本信息

諱:
1. 避忌,有顧忌不敢説或不願説:~言。~匿。~飾。忌~。隱~。直言不~。~疾忌醫。
2. 古時稱死去的皇帝或尊長的名字:名~。
聖諱:
即“為賢者諱”,亦即對封建社會所推崇的聖人賢者的名諱。聖諱並不像國諱、家諱那樣嚴格、那樣廣泛。在封建時代,既有朝廷規定的聖人諱,又有人們自發的為聖賢避諱。聖諱各朝略有不同,一般有孔子、孟子、老子、黃帝、周公等。漢以後皇帝之名有時也稱聖諱。
皇帝的名諱叫“聖諱”或“國諱”,舊時代不小心犯了“聖諱”,罪名叫“不敬”,可不是件小事,故“聖諱”要嚴格地迴避。這就是所謂的 “避聖諱“。
有關朝廷所規定的聖人諱,最早大概是在宋代,而且這時所説的聖人的範圍大大擴大。它包括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宋代帝王賜封的“至聖先師”孔子以及亞聖孟子,甚至還有周公等也列入避諱之列。以“道君皇帝”自稱的宋徽宗,迷戀道教,因此把老子也列入避諱之列。

避聖諱歷史傳説

宋大觀四年,為避孔子諱,朝廷規定改瑕丘縣為瑕縣,龔丘縣為龔縣。甚至,連孔子的母親的名“徵在”,在列入避諱之列。從宋代一直到清代,從皇帝表平民百姓,從和麪到口頭,無不對這個“丘”字避而遠之。寫起來或缺一筆成“”,或寫作“某”,或用硃筆圈之。讀起來或讀為“區”,或讀作“休”,不一而足。從宋代起,姓丘的就因為犯了孔子的諱而被迫多掛了一個耳朵,寫作“邱”,一直到五四運動以後,在“打倒孔家店”的呼聲中,一些姓“邱”的學者才憤憤不平地把這個掛了近千年的耳朵去掉,重新姓了“丘”。
在民間也有自發地對聖賢避諱的現象。
宋人鄭誠非常敬仰詩聖孟浩然,有一次他經過郢州浩然亭時,感慨地説:“對賢者怎麼能夠直呼其名呢?”於是把浩然亭改為孟亭。俄羅斯人的姓名由三個部分構成:名、父名和姓,不僅把父親的‘名’作為兒子名字的一個組成部分,而且呼人以父名還表示尊敬,這與中國人的習慣真不可同日而語了。傳統教材《捕蛇者説》的末句為“故為是説,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人風”當為“民風”,作者為唐人,為避太宗李世民的名諱改“民”為“人”。這種現象在封建時代叫“避諱”。皇帝的名諱叫“聖諱”或“國諱”,舊時代不小心犯了“聖諱”,罪名叫“不敬”,可不是件小事,故“聖諱”要嚴格地迴避。唐朝開國勳臣徐世績也即《説唐》中瓦崗寨的著名謀士徐茂公入唐後改名徐績;唐人修的《北史》改前代的“民部”為“人部”,都是為的要避太宗的“聖諱”的緣故。

避聖諱傳承與發展

有趣的是,避聖諱的人越來越少,“沾聖諱”卻日益興盛起來了。比如説“李世民”的“民”、“關羽”的“羽”,在我們周圍的名字裏經常聽到。

避聖諱其它相關

國有“國諱”,家有“家諱”,不光皇帝的名字,父祖乃至尊長的名字都要避諱。關於“家諱”,文學史上還有一個有名的掌故。唐代有位有名的詩人李賀李長吉,這個深為毛澤東喜歡的年輕而又早夭的詩人,一生遭際坎坷,因為他的父親名字叫李晉肅,於是競爭者大造輿論,李賀就不能夠參加進士考試了。“進”“晉”同音,如果你中了‘進士’,稱呼你不就犯了你父親的名諱了嗎?就像今天一個出類拔萃的高材生不給考大學,等於把一生求上進的路都堵死了。
為此文壇的泰斗韓愈,還專門為他寫了篇名文叫《諱辨》,引經據典,説古代“二名不偏諱”、“不諱嫌名”,即尊長名為兩個字,遇其中一個字可以不避,同音字也可以不諱,並且扛出儒家老祖宗的牌子,説孔子作《春秋》不避“徵”與“在”(孔子母親名“徵在”),周公作《詩》不避“昌”與“發”(周文王名姬昌,武王名姬發)。他反問道:如果父親名“仁”,那兒子就不能為人了嗎?這位老夫子是“凡是派”,不看現實,即使抬出周公孔子也無濟於事——李賀還是不能考進士。可見彼時“避諱”觀念之根深蒂固。今人曰入鄉問俗,古代未入其門要先了解人的家諱,否則要出麻煩。東晉的怪傑桓温之子桓玄,一次宴客,一客不能喝冷酒,説道“温酒來”,犯了桓玄家諱,於是主人馬上掩面而哭,搞得大煞風景。
魏晉人太怪誕,到了《紅樓夢》時代,賈雨村在林府做家庭教師,他無從知道女主人的名字,後來冷子興説起黛玉之母在孃家時名叫賈敏(古代婦女出嫁後名字就不用了,只叫×氏或××氏),雨村才恍然大悟:怪不得平日學習時遇到“敏”字,黛玉就讀“密”或少寫一筆呢,那是故意讀寫的錯別字。這些都是避“家諱”的例子。
有趣的是,避聖諱的人越來越少,“沾聖諱”卻日益興盛,家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