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避罪

鎖定
避罪,漢語詞彙。拼音是bì zuì,釋義是避免獲罪;懼怕獲罪。
中文名
避罪
拼    音
bì zuì
出    處
《管子·霸言》
含    義
避免獲罪

目錄

避罪解釋

1.避免獲罪;懼怕獲罪。
2.謂犯罪者逃避懲處。

避罪出處

《管子·霸言》:“折節事彊以避罪,小國之形也。”
《漢書·董仲舒傳》:“民不樂生,尚不避死,安能避罪。”
《水滸傳》第四五回:“ 石秀 卻在側邊看了,也自冷笑道:‘似此有甚功德,正謂之作福不如避罪。’”
《東周列國志》第二回 :“虢石父奏曰:‘臣聞母以子貴,子以母貴。今太子避罪居申,温清之禮久廢。況既廢其母,焉用其子?臣等願扶伯服為東宮。社稷有幸!’”
《初刻拍案驚奇》三四:“就是強制得來,原非他本心所願。為此就有那不守分的,污穢了神堂佛殿,正叫做作福不如避罪。”
《孫子·地形》:“故進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合於主,國之寶也。” 何延錫 注:“退豈避罪也,見其蹙國殘民之害,雖君命使進而不進,罪及其身不悔也。” [1] 
宋·蘇軾 《雜纂》:“去親戚家避罪--怕人知。”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