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遼粳454

鎖定
遼粳454,粳型常規水稻,遼寧省稻作研究所選育,適宜瀋陽、遼陽、鞍山、營口、盤錦及錦州地區種植。 [1] 
中文名
遼粳454
親本來源
遼粳326(♀)  84-240(♂)
選育單位
遼寧省稻作研究所
品種類型
粳型常規水稻
審定編號
遼審稻[1996]53號
適種地區
瀋陽、遼陽、鞍山、海城、盤錦、營口及錦州等地
完成人
李玉福、邵國軍、李德華、顧義明、張秀茹、邱福林、韓勇、劉連晉、洪光男、祁亢

遼粳454特徵特性

苗期葉色濃綠,秧苗健壯,分櫱力較強,後期活稈成熟不早衰。株高95-100㎝,穗長19㎝,穗為半鬆散型,每穗100-120粒,千粒重25-26g,穎殼黃白,着有稀短白芒。經中國水稻所化驗分析,糙米率82.6%,精米率76.1%, 整精米率74.8%,堊白率12%,堊白度1.0%,透明度1級,糊化温度7級,膠稠度73㎜,直鏈澱粉16.8%,蛋白質7.0%,食味及適口性好,綜合評價米質良好。抗稻瘟病MR-R級,紋枯病輕,輕感稻曲病、二化螟和稻飛蝨。耐肥、抗倒、適應性強。生育期158天,屬於中晚熟品種。

遼粳454產量表現

1990-1991年品比試驗平均畝產612.6㎏,比遼粳5號增產12.6%。1992-1993年省內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85.7㎏,比遼粳5號增產6.3%,居首位。1992-1993年北方區試,平均畝產516.6㎏,比對照增產12.1%,居首位。1994-1995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46.1㎏,比對照增產12.8%。大面積試種一般畝產650-700㎏,最高畝產884.3㎏。

遼粳454栽培要點

稀播種育壯秧,一般4月上旬播種,播種量每平方米150-200g。合理密植,行穴距30×13.3㎝或30×16.7㎝,每穴插3-4苗。後期斷水不宜過早,以防早衰。及時防治二化螟、稻曲病和稻飛蝨。

遼粳454適應範圍

瀋陽、遼陽、鞍山、營口、盤錦及錦州地區。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