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遼寧大學法學教學綜合實訓中心

鎖定
遼寧大學作為遼寧省唯一的綜合性大學和“211工程”重點建設的院校,一直將人才培養質量作為立校之本,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專業素養,結合學校特點及時代發展需求,不斷探索資源優化、專業相通、理論與實踐互融的辦學道路。法學專業的發展具有典型的示範意義,在人才培養方面發揮着獨特的功能。
中文名
遼寧大學法學教學綜合實訓中心
創辦時間
1980年
類    別
綜合性大學和“211工程”重點建設的院校
所屬地區
中國遼寧
根據法學專業的實踐性特點以及社會對法學人才的特殊要求,遼寧大學成立法學專業伊始(1980年),就加強法學實驗室建設,成立了刑事偵查實驗室,承擔偵查學的實驗教學任務,重點培養學生對刑事證據形成過程的認知能力及實踐應用能力。1998年,在刑事偵查實驗室的基礎上又建立了物證技術實驗室,實驗教學涵蓋偵查學、物證技術學、證據學等專業領域,實驗項目擴展到法學三大核心主幹課,重點培養學生對程序法證據部分的認知能力。2000年以後,根據建設“教學—研究型大學”的目標定位,我們進一步明確了以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為主旨的實驗教學設計思路:(1)加大實驗室建設投入力度,2004年和2005年學校累計投資達256餘萬元,儀器設備在全國同類專業建設中處於先進行列;(2)擴大實驗室建設空間,增設8個實驗空間,實驗室使用面積擴大到1416多平米(見圖1);(3)增加實驗(實訓)內容,實驗(實訓)項目達到24個;(4)完善實驗(實訓)教學體系,設計完成三個層次的實驗(實訓)教學體系,即基礎性實驗教學、綜合設計性實驗、研究創新性實驗;(5)加快推進校內實驗教學與校外實習活動的有機結合,使校外實習課程化和實踐能力培養多元化。2005年,學校又整合經濟學、管理學、生命科學、環境科學以及計算機科學等學科資源,成立了法學教學綜合實訓中心 [1]  ,形成了輻射全校、服務多學科的法學綜合實驗(實訓)教學體系。中心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目標,以獨立設課和輔助實驗共存的實驗教學體系為基礎,以法學實驗、實訓、實習教學為依託,以仿真課程訓練、模擬法庭實驗室、法律診所為載體,以中聯律師事務所教學實習基地為外延,構建了開放多元的發展格局和新型的教學實驗體系,取得了明顯效果。經遼寧省司法廳批准,2006年成立了以實訓中心為依託的遼寧大學司法鑑定中心,將實驗教學與社會需求相銜接,開始發揮重要的社會輻射功能。2007年6月,該中心被評為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也是當時唯一文科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007年12月通過了“中央地方共建特色優勢學科實驗室”的省級評審(已經報財政部,計劃投入230萬元)。2008年,修訂了實驗教學體系,新增儀器設備130台,接受社會捐贈90餘萬元,擴大實驗空間330平米,新增實驗輔助人員2人。目前,在實驗教學體系、實驗教學項目、實驗室規模、管理、運行等方面均處國內先進行列。在教育部召開的法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年會上,中心實驗教學作為經驗在大會上交流,受到高度關注。經過近30年發展,遼寧大學法學實驗教學提前完成了實驗室建設從單一實驗室向綜合實訓的轉變,實驗教學由單一認知能力培養嚮應用與創新相結合綜合能力培養的轉變,實驗範圍從單一服務法學向以法學為中心、輻射文理工諸專業的法學綜合實驗實訓教學的轉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