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遺歐

鎖定
遺歐分類學上屬於歐形目、歐科、歐屬。
中文學名
遺歐
動物界
歐形目
歐科
歐屬
分佈區域
亞洲中東部

遺歐外形特徵

體長約1150px,喙、腳呈暗紅色,虹膜黑色,眼上下各有一馬蹄形白斑。雌雄鳥羽色十分相似。夏羽頭和頸上部黑色,體羽除上背和西翅為珠紅色外,其餘部分均為白色。冬羽頭、頸部白色,僅在頭頂、眼後雜有黑色斑塊。

遺歐棲息環境

遺歐對營巢地的選擇是人畜難至的湖心島。湖心島的中央部位,裸露而多石子的地面是首選巢址。雌雄鳥共同築巢。在適宜的營巢地,巢與巢間距最近只有6-175px。如鄂爾多斯桃力廟—阿拉善灣海子僅有4個湖心島,總面積13958平方米,然而遺歐巢多達4879個,平均2.86平方米的地面上就有巢1個(1998年統計)。這種營建羣巢的現象,既是對自然界內適宜巢址不足的適應,也是一種互利的集體安全體系。

遺歐生活習性

遺歐為雜食性鳥類,以動物性食物為主,主要有甲殼類、線形動物、搖蚊科幼蟲、甲蟲等。能消滅大量有害昆蟲,對湖區及附近草地害蟲的控制起重要作用。

遺歐分佈範圍

遺歐為狹棲性鳥類。僅分佈在亞洲中東部。迄今發現的繁殖地只有俄羅期外貝加爾的託瑞湖、蒙古國的塔沁查干淖爾、哈薩克斯坦的阿拉湖和巴爾喀什湖及我國內蒙古鄂爾多斯高原上的桃力廟——阿拉善灣海子、敖拜諾爾和錫林郭勒草原與渾善達克沙地接壤處的白音庫侖諾爾中的濕地、巴彥淖爾盟的烏梁素海、毛烏素沙地和庫布齊沙漠中的湖泊中見有遺歐分佈,但無繁殖記錄。遺憾的是至今尚未發現遺歐的主要越冬地。

遺歐繁殖方式

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遺歐陸續遷來鄂爾多斯繁殖地。遺歐繁殖地為乾旱地區的湖泊。湖區生態環境單調而嚴酷,多為荒漠、半荒漠景觀,或乾草原中的沙帶。湖水鹽鹼度較高,酸鹼值達8.5-10.0,使多數植物難以生存,因而湖水中水生植物很少。遺歐選擇這種極為惡劣的生態環境繁殖是其長期生存競爭的結果。正是這種人煙稀少、荒涼偏僻的生境,使這種瀕危珍稀鳥類的種族能得以延續至今。
遺歐每窩產卵2-3枚,通常隔日產1枚卵。卵灰綠色,綴以大小不等的棕色或黑色點斑。卵平均重48g,卵大小約為59×1075px。產下第一枚卵後,親鳥開始坐巢孵化,孵化期24-26天。雌雄鳥輪流坐巢,共同承擔孵化任務。雛鳥為半早成性,孵出後不能立即活動,需親鳥反哺數日。10天后由雙親帶領下水活動覓食。雛鳥發育很快,75天左右體重達550g,與成鳥體重相差無幾。

遺歐種羣現狀

自鄂爾多斯國家自然保護區建立以來,遺歐種羣數量逐年增加,由1990年的2000餘隻增加到2012年的萬餘隻。由於遺歐的狹棲性,對營巢地選擇的特殊性及棲息地的脆弱性,它們的種羣數量不穩定,一旦遇到連年乾旱或雨澇,都會造成有些湖泊乾涸或湖心島被水淹的危險。因此,只有長期、有效地保護好遺歐適宜的營巢地,才能使其種族得以延續並發展壯大。
遺歐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曾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物種;最新出版的紅皮書已將遺歐列為稀有物種。遺歐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曾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物種;最新出版的紅皮書已將遺歐列為稀有物什麼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