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選擇性心血管造影

鎖定
選擇性心血管造影:通過心導管將造影劑快速注射於待觀察心腔的局部,將造影劑隨心臟收縮、血液播散的影像記錄下來,以分析心臟血管系統某個部位的解剖和功能狀況。
名    稱
選擇性心血管造影
所屬分類
X線

選擇性心血管造影正常值

用選擇性心血管造影可作以下檢查: (1) 觀察各心腔及大血管的形態、位置和相互連接關係; (2) 觀察心內與心外缺損、畸形的形態; (3) 觀察心瓣膜的位置、解剖、活動情況; (4) 粗略估計瓣膜狹窄和(或)關閉不全的程度; (5) 觀察心室(特別是左心室)的舒縮運動功能,計算其收縮末期、舒張末期容積,每搏排血量和射血分數。

選擇性心血管造影臨牀意義

異常表現:上下腔靜脈造影可觀察上、下腔靜脈與心房的異常連接,腔靜脈阻塞等;右心房造影可觀察心內膜、 心肌疾患、埃佈施泰因畸形及三尖瓣閉鎖等;右心室造影可觀察右室流出道、肺動脈瓣狹窄、法洛氏四聯症,大血管轉位、右心室雙出口、陶西格―賓二氏綜合徵及動脈共乾等;肺動脈造影可觀察肺血管血栓―栓塞病變、肺動脈狹窄、肺動脈畸形、 肺動―靜脈瘻、肺靜脈畸形引流及房間隔缺損等;左心房造影可觀察二尖瓣狹窄、房間隔缺損等;左心室造影可觀察室壁瘤、 室間隔缺損、二尖瓣關閉不全、主動脈瓣―左室流出道狹窄、大動脈轉位、動脈共乾等;升主動脈造影可觀察主動脈畸形、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主動脈瘤、主動脈縮窄、主肺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主動脈竇瘤、冠狀動脈瘻及冠狀動脈畸形等。 適宜人羣:先天性心臟病術前明確診斷;確定心臟雜音的性質,以便指導治療;心臟手術後再度出現症狀,需再行手術者。反覆發作的嚴重心絞痛,或心肌梗塞後的心絞痛;冠狀動脈搭橋術後複查;冠狀動脈先天性畸形;臨牀懷疑冠心病,但症狀不典型者。

選擇性心血管造影注意事項

檢查前:3-4小時禁食。認真練習醫生教給的檢查中所需要做的動作,如吸氣、閉氣,以配合檢查。 術後:心血管造影患者回到病房後,最初4-6小時內,尚應觀察心率、呼吸、血壓、體温的變化,及時發現心功能的變化,心律失常,及造影劑不良反應等,以便及時處理。清醒的患者應鼓勵多飲水,麻醉未醒的患者應給予適當的靜脈補液以促進造影劑排出,以減少對腎臟的影響。並須觀察患者傷口是否有滲血。股靜脈刺的患者需卧牀24小時,股動脈穿刺的患者需卧牀36小時,避免過早下地造成穿刺部位血腫或夾層動脈瘤形成。 不適宜人羣: (1) 急性腎炎、嚴重肝臟病變、嚴重心力衰竭。 (2) 碘過敏。 (3) 孕婦和月經期。 (4) 甲狀腺功能亢進、支氣管哮喘和過敏性疾病。 (5) 身體極度衰弱者。

選擇性心血管造影檢查過程

術前應備皮,作碘過敏試驗又青黴素皮試。為避免造影劑引起噁心、嘔吐以致誤吸,術前禁食6小時。 術前可給一些鎮靜劑,如巴比妥類或安定,年長兒及成人用1%普魯卡因或1%利多卡因局麻。嬰幼兒需用靜脈或強化麻醉配合1%普魯卡因局麻。 操作時一般經皮穿刺股動、靜脈送入心導管,幼兒穿刺有困難者,亦可切開大隱靜脈或貴要靜脈將導送入,或切開皮下穿刺動脈。將導管送到選擇造影的部位。導管在血管及心腔中時要用肝素鹽水(500ml中含肝素40mg)沖洗滴注於心導管內以防導管凝血,如做左心繫統造影,導管置入動脈系統中即應從導管中推入0.5ml/kg的肝素進行抗凝,防止血栓形成和栓塞。 造影完畢後退出心導管在要穿刺部位按壓止血,至不再出血後加壓包紮,尤其動脈穿刺應注意止血徹底,以免形成血腫。如為切開插管,靜脈可把遠端血管結紮,動脈則應用無創血管縫線縫合血管破口,然後疑合皮膚切口。

選擇性心血管造影相關疾病

心絞痛,三尖瓣下移畸形,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二尖瓣和主動脈瓣的疾患,主動脈瓣閉鎖不全,原發性直立性低血壓,小兒先天性主動脈瓣狹窄,妊娠合併動脈導管未閉,主動脈瓣狹窄合併關閉不全,主動脈瓣膜部狹窄

選擇性心血管造影相關症狀

心脈痹阻,氣陰欲脱,刺痛,心口灼熱痛,心臟刺痛,近迫性心肌梗塞,不穩定性心絞痛,心肌膿腫,心肌壞死廣泛,心肌梗死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