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遵義會議

(彭彬創作油畫)

鎖定
油畫《遵義會議》是由彭彬繪製的,真實的再現了遵義會議的勝利召開,確立以毛澤東為中心的黨的領導集體後,全軍上下如釋重負的真情實感。表現的是遵義會議剛剛結束,毛澤東等領導人從會議室裏走出來的情景。 [1] 
中文名
遵義會議
外文名
[名]Zunyi Conference
創作年份
1977年
油畫作者
彭彬
油畫尺寸
388×223釐米

遵義會議油畫信息

油畫《遵義會議》
作者:彭彬
尺寸:388×223釐米
材質:布上油畫
創作年代:1977年 [2] 

遵義會議油畫背景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貴州遵義城召開擴大會議,即遵義會議。會議討論總結了第五次反“圍剿”以來的經驗教訓,批判了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冒險主義在軍事上的錯誤,開始確立毛澤東在紅軍和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使中國共產黨重新走上了馬克思主義的正確道路,從而在最危急的關頭,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黨,併為勝利完成長征,開創中國革命新局面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礎。遵義會議的勝利召開,標誌着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的成熟,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油畫《遵義會議》,真實再現了遵義會議勝利召開,確立以毛澤東為中心的黨的領導集體後,全軍上下如釋重負的真情實感。 [2] 

遵義會議油畫賞析

油畫《遵義會議》選
彭彬作品:《遵義會議》 彭彬作品:《遵義會議》
取會議閉幕後,以毛澤東為首的領導人步出會場,與等候在門外的戰士與羣眾相見的情節。作者藝術地將原本較為狹窄的走廊拓寬,把毛主席刻意安排在中間位置,周恩來、王稼祥、張聞天朱德劉少奇等人物刻畫得形象逼真,左側的一組戰士頗具戲劇化的造型,表達了紅軍戰士對毛澤東的信賴和擁護。“遵義會議”是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用這樣一個想象的、理想化的場面來反映這一歷史事件,具有十分典型的時代烙印。樸素的繪畫語言和真摯的情感投入,使這幅作品成為同類題材中為人熟悉的作品之一。作者彭彬曾介紹説,為了形象地展現遵義會議,他多次到遵義地區採風、寫生。他還保留着當年的這些寫生稿。這幅油畫,他醖釀的時間比較長,創作完成於1977年, 1996年又進行修改,使畫的內容進一步完善。

遵義會議油畫作者

彭彬(1927-)江蘇呂四人。擅長油畫。1940年參加新四軍在魯迅藝術學院學習,1953 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專修科。曾任解放軍原總政治部文化部創作室創作員,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美術創作員。主要作品有《遵義會議》《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巍巍長城一代風流》等。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