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遵義市氣象局

鎖定
遵義市氣象局前身為遵義氣象站,是1941年浙江大學遷到遵義後建立的校辦測候所,1946年併入貴州省氣象所建制,改名為遵義測候所,1949年改稱遵義氣象站。
中文名
遵義市氣象局
業    務
天氣監管預測

遵義市氣象局主要職責

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氣象事業發展規劃、計劃以及氣象事業建設組織實施;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氣象活動進行指導、監督和管理。
組織管理本行政區域內氣象探測資料的採集、審核、上報、氣象科研、培訓和指導產品的應用,依法保護氣象探測環境。
在本行政區域內組織對重大災害天氣的監測、預報,及時提出氣象災害防禦措施,並對重大氣象災害作出評估;為本級人民政府組織防禦氣象災害提供決策依據。
管理本行政區域內大眾氣象服務預報、災害性天氣預報、農業氣象預報、城市環境氣象預報、火險氣象等級預報的發佈和專業氣象諮詢服務。
根據《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制定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方案,並在本級人民政府的領導和協調下,管理、組織和實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
根據《防雷減災管理辦法》組織管理雷電災害的防禦工作,會同有關部門對可能遭受雷電襲擊的建築物、構築物和其它設施安裝的雷電災害防護裝置進行檢測。
負責向本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提出利用、保護氣象資源和推廣應用氣候資源區劃等成果的建議,組織氣候資源開發利用項目進行可行性論證。
根據《施放氣球管理辦法》依法對灌充、施放氫氣球活動的管理,防止發生意外安全事故,保障航空飛行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按照省、市政府要求做好我市農業綜合經濟信息網絡工作。
組織開展氣象法制教育,負責監督有關氣象法規的實施,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貴州省氣象條例》等有關規定的行為依法進行處罰,承擔有關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
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計劃財務、人事勞資等工作,會同縣級人民政府對所轄氣象機構實施以部門為主的雙重管理體制,會同地方黨委和人民政府做好當地氣象部門精神文明建設的思想政治工作。
承擔貴州省氣象局遵義市人民政府交辦的其它事項。 [1] 

遵義市氣象局機構設置

遵義市氣象局負責全市氣象行政管理、氣象基本業務、天氣預報服務、人工影響天氣、氣象防災減災、氣象行政執法、氣象科技服務等工作。局內設正科級管理機構4個:辦公室(政策法規科、防雷減災辦公室)、業務科技科(應急管理辦公室)、計劃財務科、人事教育科;直屬業務單位6個:氣象台(氣象信息與裝備保障中心)、防雷減災中心、氣象科技服務中心(農村綜合經濟信息分中心)、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指揮中心)、天氣雷達觀測站、遵義市地面氣象觀測站。全市下設12個縣(市)氣象局(台、站),其中1個國家氣候觀象台(國家基準氣候站),7個國家氣象觀測站一級站和6個國家氣象觀測站二級站。
遵義市氣象局以“強化硬件,提升軟件,以人為本,拓展服務,全面發展”為基本思路,以氣象服務“五個滿意”為發展目標,不斷提高天氣預報準確率,加快氣象現代化建設,拓寬氣象業務服務領域,加強氣象文化建設,努力推進氣象依法行政工作,氣象事業呈現蓬勃生機。
“三星級”台站2個,“二星級”台站6個,曾榮獲“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文明服務示範單位”、全國汛期重大氣象服務人工影響天氣軌道“先進集體”、“貴州省文明單位”等多項稱號。 [2] 

遵義市氣象局獲得榮譽

2015年2月,獲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的“第四屆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3] 
參考資料